APP下载

余华小说《活着》中的生与死

2019-04-21凌心怡

文教资料 2019年36期
关键词:余华

凌心怡

摘    要: 在余华的创作中,死亡一直是一个不可割舍的主题。在《活着》这本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段笔墨来描写死亡,但他所映射的,是活着的真正意义。本文通过对《活着》的细致探讨,来分析小说带给读者对于生与死的启示。

关键词: 余华    《活着》    生与死

余华在小说《活着》的自序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小说主人公徐福贵年轻时本是地主家的少爷,念过三年私塾,结果嗜赌成性,留连青楼,挥霍家产。后来随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的经受着苦难,所有的亲人、朋友都先后离他而去,最终仅剩下一头老牛与暮年的福贵相依为命。

明明题目是“活着”,但就针对富贵的悲惨人生而言,这其实是一个残忍的玩笑,败家子福贵的前半生是何等荒唐,后半生又是何等悲凉,然而作者不按常理出牌,让最有理由先死去的人却一直活着,就跟他买的那头老牛一样,是村里人口中的“两个老不死的”,他身边那些不计前嫌、勤劳向上的人却通通都不得善终,每一次变故的发生,都让人会以为福贵会接受不了而选择自我了结,可偏偏最扛得住的人就是他。作品对于“生”的刻画并不是很多,相反,死亡一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本文将通过对《活着》中对于生与死描写的分析,结合余华的写作背景,探究《活着》在生死方面对于读者的启示。

生与死是追随着人们一生的话题,也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所探讨的问题。每个人的人生观各不相同,对于生死的看法也不一样,因此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死观。孔子认为:“杀身成仁”;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本文就小说的内容分析、作者的生长环境、写作背景等方面来探讨《活着》中的生与死带给读者的启示。

一、《活着》中对于生与死的描写

明明题目是“活着”,作者却运用了大段笔墨来描写死亡:一开始徐富贵的父亲在家中遭到剧变后半夜上茅坑摔死;母亲因病未能及时得到救治不幸去世;儿子友庆跑去给县长夫人输血,被活生生地抽死在了医院;女儿凤霞在生孩子大出血死在了同一所医院里;妻子家珍因患上了软骨病,最后也不幸离开了人世;女婿二喜在一次工地事故中被两块水泥板活活压死;孙子苦根也因豆子吃多了而撑死……

这些对于死亡的描写大多带有一种荒诞的气息,例如:友庆被拖去救县长夫人而被活活抽死,医生也没有当回事儿,冷漠地骂了一句“你真是胡闹!”转头就走;苦根竟然因为家里太穷,吃了太多豆子而撑死。当读到这些细节描写时,我并非认为这些描写有多么的夸张,相反,我能够十分深刻地体会到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作者以時间为主线,描述福贵如何从游混于社会的阔少爷变成一无所有的佃农;如何从刚开始无所事事的“败家子”到最后持家生活的“顶梁柱”;如何从刚开始的淡漠亲情到后来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等等。整片文章作者对于“死亡”的安排得非常匠心独运。

二、余华的创作背景及其自身背景

余华之所以能对将死亡刻画得如此“引人入胜”,我认为这和他的自身经历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写这本小说的当时,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作者经历各种苦难,更加不幸的是,作者也一次次地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后来,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影响了他:“幸福伴侣,如今东飘西散,怀中爱儿,早已离我去远方,他们已到我所渴望的乐园。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我来了,我来了,我已年老背又弯,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于是就有了小说《活着》。

同时,小说中也有许多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的描写:在土地改革后,当上地主不到四年的龙二被人民政府称作是“恶霸地主”抓了去,在被枪毙之前流着泪大声嚎哭:“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解放战争幸存下来的春生,当上了城里的县长,在“文革”时期被批斗、被羞辱,最后因忍受不住压力,吊死在了家里;人民公社成立后,队长带着人挨家挨户砸锅,还为了烧铁将村中老孙家的房子一把烧掉,只留下老人的一句“锅砸了,屋子烧了,看来我也得死了”。

作者能将死亡描写得如此细致、真实,这或许和他的童年时的生活背景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余华的每部作品,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余华的父亲华自治在他1岁的时候,离开了杭州到一个叫海盐的小县城,从而实现了他最大的愿望——他成了一名外科医生。待父亲安顿下来之后,他迫不及待地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将海盐这个地方花言巧语了一番,于是母亲放弃了在杭州的生活,带着哥哥华旭和余华来到了这个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的小县城,渐渐的,余华对医院的环境越来越熟悉,人人都觉得医院的气味难闻,余华却很喜欢闻酒精和福尔马林的气味。在余华读小学四年级时,他们全家搬到了医院的职工宿舍,而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或许是余华自小就看惯了那些死者亲属在太平间门口号啕大哭的情景,他才在自己未来的创作中,对于死的刻画十分透彻、逼真。

三、《活着》对于读者的启示

或许现在的我还未踏入社会,也没有经历太多的生死离别,还是不能理解人们处在社会中的艰辛,也无法懂得余华在他的自序中写下的那句话,更无法去体会死亡带给人的深刻打击。但我觉得,作者之所以运用大段笔墨来描写死亡,是想暗示读者:这些残酷的生离死别,都是福贵坚强活下去的支撑,而像福贵这样悲惨的人都认真地活着,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为生活努力奋斗?

海明威曾经这样写道:“这个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为它奋斗。”或许我们的生活太过平淡,无法理解那些为了活着而拼尽全力的人。在小说中,主人公福贵上城请郎中给母亲看病,却被路过的国民军拉去做了壮丁。在残酷的战争下,人人都想活下来,老全是福贵在战争中认识的战友,“老子大小也打过几十次仗了,每次我都对自己说,老子死也要活着。子弹从我身上什么地方都擦过,就是没伤着我。春生,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老全对于活着有一种执着的信念,也许就是因为他看尽了战争中的生死存亡,所以能将“活着”看得如此透彻。不幸的是,老全最后还是死在了沙场上。

小说中还有一段对于战争中的人物描写:“每当空投粮食和弹药的飞机在天上一出现时,下面的国军就跟蚂蚁似的密密麻麻地拥来拥去,扔下的一箱箱弹药没人要,全都往一袋袋大米上扑……”后来,飞机不再投大米,改投大饼时,“抢大饼比抢大米还难,按说国军每天都在拼命地死人,可当飞机从天那边飞过来时,人全从地里冒了出来,光秃秃的地上像是突然长出了一排排草,跟着飞机跑,大饼一扔下,人才散开去,各自冲向看好的降落伞。大饼包得也不结实,一落地就散了,几十上百个人往一个地方扑,有些人还没挨着地就撞昏过去了,我抢一次大饼就跟被人吊起来用皮带打了一顿似的全身疼。”

对于这些人来说,活着实属不易,或许只有像这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能了解活着的真正意义。经历了战争之后的福贵,在遇到未来的困难时,已经完全可以释然地说道:“家珍说的对,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就连妻子家珍,也能在听到儿子的死讯后,对着走投无路的春生说着:“你还欠我们一条命,你就拿自己的命来还吧。”

四、总结

余华曾经说过,“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觉得,《活着》写了那么多死亡,并不全是告诉人们,生活究竟有多么的残酷,而是告诉人要直面现实生活,努力地活着。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所写的:“我们活着,同时在孕育死亡。不过,那只不过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真理的一部分。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趋于极端的磨难人生中,单纯的活着是如此不易,人的求生欲望是如此的强烈,平平常常地活着就成为人最大的生活理想。人生下来就是在慢慢地死去,勇敢的人并不是没有害怕,而是愿意乐观地面对结局,若是人们无法控制死亡,不如坚强地活着。

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人生的一个念想与信仰,所谓生活只是属于自己的感受,而非别人的看法。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中文版自序[Z].1993.7.27.

[2]舒敏.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死亡与荒诞[J].大众文艺,2019(07):43.

[3]袁跃兴.因为《活着》,我们谈谈中国“作家榜”[N].中华读书报,2019-05-15(008).

猜你喜欢

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的“优点笔记”
那件棉大衣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余华在北师大坦言:警惕把个人嗜好当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