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官性状词“凉”的词义发展研究

2019-04-21汪怡波

文教资料 2019年36期
关键词:隐喻

汪怡波

摘    要: 汉语感官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对外在世界的直接体验。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从历时角度考察汉语感官性状词“凉”的词义演变脉络,并基于现代社会价值理念背景,对“凉”的新词义和新用法进行解读。

关键词: 汉语感官词    隐喻    词义演变

1.引言

新媒体时代下,语言形式的翻新速度日渐加快。2018年末,《咬文嚼字》编辑部进行了新一轮十大流行语评选活动,“命运共同体”“锦鲤”“佛系”等耳熟能详的用语悉数在榜。不过,一年中盛行于网络平台中的新词新语远不止此。其中,有一类形容词的身份十分特殊,如“凉、糊、甜、苏(酥)”等。根据自身的语义特点,这类词被划分为一个范畴性集合——汉语感官词,曾在近年引起语言学家的大量关注。如今,随着新时期语义内涵进一步的推陈出新,这些词被注入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词义色彩,其流行现象的背后,不仅反映了词义演变的普遍认知规律,也彰显了新社会背景下鲜明的时代风格。本篇文章以感官性状词“凉”为例,探讨这类词如何在隐喻认知的作用下进行词义系统的更迭和演变。

2.感官性狀词与感官隐喻

2.1感官与感官词

人的身体是人类最先认识的对象,在人类认知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基础地位。早在人类产生之初,人类已经能够自觉使用自身的眼、口、鼻、耳和肤这五种基本的感觉器官与外部世界产生直接性互动,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客观事物特性在人类的大脑中引起相应的认知反映,即所谓“感觉”。感觉是感官的产物,感官是获得感觉的媒介。根据五种基本感觉器官,可将感觉对应区分为: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1]。不过,这种“感觉”仅作为认知主体对目标对象的最初级感性认知存在,是大脑处理加工高级理性认知的重要信息基础。

众所周知,语言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认知经验这一重要中介。对感觉体验的记录和描绘逐渐构成了语言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词汇集聚——感官词。感官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原初社会时期,限于人类的认知发展水平,最早的感官词只涉及狭义范畴,指代那些表示感觉器官的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思维认知的进步,人们对感官机能的认识也由具体向抽象发展,广义感官词不仅记录了感觉器官,也对感官获得的感知动作和感知性状进行描绘,从而进一步区分为感官行为词和感官性状词[2]。本文考察词“凉”在性质上归属于汉语感官性状词,其词义演变的发展脉络印证了人类认知经验的发展脉络。

2.2隐喻与感官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出发,隐喻是语言词义演变的核心理论之一。在传统的隐喻理论中,仅仅将隐喻视作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与明喻形成对立的修辞手段,起到修饰语言形式的作用。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指代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它更代表着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不仅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和形成概念赖以依存的认知机制,更是语言系统发展重要手段。隐喻的认知领域研究始自美国语言学家Lakoff & 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该书将隐喻定义为:“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mapping)之间的投射。”[3]这里所涉及的两种不同的认知领域,前者是人们已知并具体存在的概念领域,而后者则是抽象且陌生的。当人们面对这种全新而无法理解的抽象性概念时,认知机制会自发、无意识地搜寻大脑中已经形成的经验基础,并基于二者的相似性建立关联“通道”,试图利用对已知事物的认知对全新概念进行合理解释。

这种隐喻机制成为语言系统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所考察的汉语感官词的更迭,同样离不开隐喻的催化。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感官词经历着从单义向多义的演变过程,由于代表了人身与外在世界的直接性互动经验,汉语感官词所包含的范围极大,但仍然无法对那些在生理认知中难以捕捉的抽象经验进行合理的解释,因此只能借助于隐喻。在面对陌生的抽象概念时,人们基于已知经验寻找相似性,并通过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用表达自身感官或感觉属性的语言符号对抽象的心理体验进行描绘,使得汉语感官词从身体领域投射到精神领域,在不失去本来意义的基础上,获得了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喻义。

3.触觉词“凉”的词义演变

3.1“凉”的早期词义发展

“凉”是汉语感官词中最基本的触觉性状词,多表示外界刺激物接触皮肤表面所产生的“微寒、稍冷”的感觉。然而,在旧有汉语词中,“凉”最早并不作为一个触觉性状词出现。古汉语“凉”的字解始见于《说文解字》,《说文》曰:“凉,薄也。”段玉裁注:“许云‘薄也,盖‘薄下夺一‘酒字,以水和酒,故为薄酒。”如:

(1)水浆醴凉医酏。(《周礼·天宫·浆人》)

又注:“薄则生寒,又引申为寒……至字林乃云‘凉,微寒也。”

(2)北风其凉。(《诗·邶风·北风》)

从上述释义可知,现今“凉”最常使用的义项并非其本义,而是作为一种引申义发展而来的。而“凉”最初指代的事物与酒有关,在古代,酒作为一种浓烈可口的饮品,不仅现身于国家上层大型盛典宴席等场合下,也出现在平民老百姓的饭桌上,是广大民众乐于品尝的佳肴。而将无色无味的白水兑入浓酒当中,必然稀释了纯酒的浓度,使酒水的口感和品质大打折扣。如此,“酒味淡薄、不浓烈”成了“凉”的原型意义,不同于常用词义,本义的“凉”与酒的口感味道有关,应归属于味觉域。那么,“凉”的词义究竟是如何从味觉域转移到触觉域的呢?这不得不提到隐喻的一种特殊模式:通感。有关研究表明,人体的感官机制并非各司其职,而是一个彼此相通的整体,来自某一感官范畴的刺激会导致另一感官范畴产生相似的感受性经历。通过通感式隐喻,就可以实现词义从一个感知域向其他感知域的挪移。从本义出发,“凉”最初与五官中的味觉产生心理联系,表示“酒味兑水后不浓”,但基于生活常识可知,酒在古代之所以能够成为广受欢迎的饮品,不仅因为其味浓厚香甜,更重要的是酒水辛辣,能够起到驱寒暖身的效果。往酒水中兑入白水,不仅会影响其口感的纯正,也会大大削减其御寒的功效。饮下这样半掺半杂的勾兑酒水,人们在味觉上的消极体验逐渐与触觉所感的寒意联系起来,实现了两个感官领域的迁移,“凉”也从本义的“薄”引申为常用义“微寒”,并作为义项固定于辞书当中。

到了现代,“凉”的词汇义项早已大大扩充,而这些基于隐喻而产生的引申义项大多为人类感官经验在心理认知领域的外在延伸。在《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中,“凉”的释义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① 温度低,比“冷”的程度浅:~水;~快;

② 形容灰心或失望:心~;

③ 悲伤,愁苦:悲~;凄~;

④ 冷落,人烟稀少:荒~;苍~;

⑤国名,指东晋十六朝时期在今甘肃省区域建立的政权:西~;

⑥姓;

观察以上释义,在将专词“国名”和“姓氏”排除后,我们发现,“凉”的本义“薄”早已在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消失,取而代之为大众所接受的则是其基于本义引申而来的基本义“温度低,微寒”。我们已完全将“凉”视作一个通过触觉感知而来的感官性状词,而忽略了它曾经在味觉领域的生理体验。目前,“凉”的其他义项,都是在基本义“微冷”的基础上通过隐喻的方式映射产生,表达了人在心理活动领域的认知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凉”是大众用以表达触觉感受的常用词汇,对北大BCC语料库进行检索后,可以找到大量语料证明,如:

(3)今晚上也没刮风,天气怎么这么凉?(张恨水《夜深沉》)

(4)大家都知道,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气温从转暖-最热-转凉-最冷,每年都按这个周期变化着。(《人民日报》1994年4月2日)

(5)他打牌也是这样,当牌气不大顺的时候。他摔牌,他骂骰子,他怨别人打的慢,他嫌灯光不对,他挑剔茶凉。(老舍《四世同堂》)

(6)水很凉,许秀山身上起了鸡皮疙瘩,但他心里却是热乎乎的。(《人民日报》1968年8月17日)

在大量语料中,“凉”多作为形容词出现,用以表达当人的身体表面或舌头与温度较低的刺激物接触时传递到大脑皮层中的非条件生理反射。而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通过隐喻认知的迁移,“凉”逐渐由外界事物与感官接触而生的感受特性转向指代具象事物本身,具有了名词性的使用方法,如:

(7)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汪曾祺《职业》)

(8)而我之所以费好大的劲从凳子上站起来……我很想到什么地方去冲个凉。(玛丽·达里厄塞克《母猪女郎》)

上述两例中,“凉”都作为名词成分出现。例(7)指代“不受太阳直射可供避暑的背阴区域”;例(8)指“温度不高的洗澡水”。我们发现,这些事物都可以使人体感官有降低温度的感受,其背后仍然隐含着“凉”的中心意义。不仅如此,在高度的使用频率下,“凉”也逐渐具有了陈述性的特征,出现充当谓语成分的倾向,表示“使感官本身或外界事物降低温度的行为”,如:

(9)他想利用看报的工夫让这杯咖啡凉一凉。(海明威《那片陌生的天地》)

韩礼德将由隐喻引起的语法功能的变化的现象称为“语法隐喻”,但语法功能的改变并没有导致词义发生跨义项的结果。在“凉”的基本义项下,通过接触而产生相应生理特性的双方都是具象而有形的,比如“皮肤”和“空气”接触,“舌头”和“茶水”接触等。随着认知进入高级阶段,生理感官的刺激激发了人们的心理联想,人们逐渐将外界事物对身体表面造成的生理体验投射到抽象的内心世界。触觉的感受器官——皮肤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因而触觉词也与人的精神心智相联系,友好的触觉给人以温暖、热情的感觉,而不友好的触觉则带给人冷淡的感觉。例如,人多趋温,温暖的自然环境使人感到安逸舒适;与“温”对立,“凉”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消极负面的主观感受。在这种隐喻认知下,“凉”便从感官域投射向心理情感域,词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引申出“失望”“悲伤”“恐惧”等义项。如:

(10)在这热腾腾的气氛中,蒋丽莉的心却有点凉。程先生分明在与她接近,她倒觉得是远了。(王安忆《长恨歌》)

(11)顏少春退回院子里来。满院里散着腊梅的幽香,寒风发出唦唦唦的响声如泣如诉,叫人心里发凉。(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12)然而我害怕了,忽然停止了攀登,站在云梯上,觉得心里一阵发凉……(史铁生《绵绵的秋雨》)

人的心境感受往往是对外部环境的内化反映。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凉”常常伴随空旷而萧索的事物景象,例如,中国人强烈的集体意识使他们倾向择群而居,倘若面对万物凋零或是人烟稀少的景象时,总会感到“凉从心生”。随着这种认知相似性显化,“凉”便进一步隐喻出“不热闹,人烟稀少”的义项,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背后,反映的仍旧是抽象的心理经验,如:

(13)松花庄园看上去满目荒凉、杂草丛生,田间的松苗也已开始发芽,宅院内一派颓败荒废、杂乱无章的景象。(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14)西域大漠的苍凉、博大、深邃,古丝绸之路悠扬的驼铃,塔克拉玛干神秘的地貌,拂云摩天的雪峰……这一切,都给他们的艺术风格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人民日报》1994年08月11日)

3.2“凉”的词义再发展

语言学家陈原(2002)在其著作《社会语言学》中指出:“凡是社会生活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体现出来。”[4]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心理产生重大的认知重组,遵循隐喻结构的联想映射规律,语言系统也随这种认知发展而不断更新,出现更具灵活性和能产性的词义演变,常常以网络为依托,发展为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流行新词。

感官性状词“凉”作为流行语,最早出现于2017年某些网络游戏直播平台的主播用语中,一些主播在游戏操作出现重大失误或游戏局面对己方不利时,会使用口头语“凉了凉了”来表达对自己的戏谑调侃,随着网友使用频次的上升,这一新词开始“走红”网络,并进一步结合一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凉凉》,衍生出一种新的流行语体式“一首凉凉送给XX”。“凉凉”一词于2018年1月起广泛出现于各大网络新闻标题中,“凉了”“凉凉”这一系列新词迅速成为年度热词[5]。

“凉了”和“凉凉”在成为网络流行词之前早有使用,但旧词的意义与如今有很大区别。对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语料库进行检索发现,“凉了”在古代文献中未有记载,而“凉凉”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下》:“行何为踽踽凉凉。”朱熹集注:“凉凉,薄也,不见亲厚于人也。”即表示“冷冷清清、孤独寡合的样子”。到了现代汉语中,“凉了”“凉凉”大量使用,基本以感官性状词“凉”的短语形式或叠音形式出现,其语义特征仍处于“凉”的基本义项系统中,但在描写上更加形象、细腻,语法特征也更具多变性,如:

(15)他站起来,转过身烘烤后背,但刚把后背烤热,前胸又凉了。(莫言《檀香刑》)

(16)上次见面的时候,奥里维已经发觉她态度突然变得冷淡,目光显得残酷,甚至有敌对的意味。他看了心都凉了。(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17)她把口香糖递给端午的同时,顺手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她的手凉凉的。(格非《江南三部曲》)

(18)小怜一抬头,佩芳已经回来了。便笑着说:“屋里太热,绣得出了一身的汗,我现在到外面来凉凉。”(张恨水《金粉世家》)

直到在现代新媒体发展的催动下,“凉了”“凉凉”二词虽形式不变,却基于当代人的认知发展产生了新的词义内涵,基于对网络的基本检索,大致包括:

①没有希望,事态向注定失败的局面发展(常用于电竞游戏中);

②人死后体温下降,形容人或事物反应冷淡,没有消息;

③形容事物发生得太迟或太晚。

经过对比发现,旧有的“凉X”仅是以感官词“凉”为语素的形式变化,仍然表示“由热转冷,温度降低”的原型义,只发生于具象事物中,如“人体”“食物”等,但在语言的运用和创造中,人们利用隐喻,将这种直接经验领域的感觉形象转移到抽象的经验领域中,“由热转冷”的过程由现实客体映射到说话者的大脑中,反映抽象的事件或现象由“火热”到“冰凉”,暗含了言者不好的、消极的内心倾向,比如“结果失败”“没有消息”“太迟太晚”等,如:

(19)美国上千高校取消SAT强制性要求,中国考生真的要“凉凉”吗?(《钱江晚报》2018年7月25日)

(20)咪蒙系凉凉,自媒体“知否”?这个“知否”,当包含两重含义:一是“知否”自媒体垃圾式发家的好日子或许已经到头?二是“知否”严惩自媒体违规违纪的制度板子大概只会加码又加量?(《中国青年网》2019年2月22日)

(21)票刚买一个月 温泉馆就关了门,300消费者30万张票就这么“凉了”?(《东方今报》2019年2月28日)

从上面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凉X”并非真的是指一个“由热到冷”的转变过程,而仅仅是指某种抽象事物消极性的发展。“考生凉凉”是指中国学生受到美国高校政策影响,出国留学的难度大幅提升;“咪蒙系凉凉”是指以咪蒙为代表的自媒体团队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发布虚假内容,制造网络谣言,导致该行业乱象丛生;“门票凉了”是指由于温泉馆的不正当营业,高价购买的门票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价值……感官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一类词群,人们在认知领域中更容易对它们进行隐喻性的认知联想,从而转化为与社会更新相辅相成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理念,在广泛的传播使用中保持长久的活跃度和生命力。

4.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举例的方法探讨了汉语感官性状词“凉”的词义演变特征,文章只大致梳理了“凉”在隐喻作用下的演变脉络,并未穷尽式地列举“凉”的所有词义,且有些地方也含有主观臆断的成分。但通过如上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隐喻机制对人们认识事物、拓宽认知体验和形成新概念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以“凉”为代表的汉语感官词进行词义扩展的重要手段。即使到了现代社会,隐喻机制仍然是词汇系统适应人们快速更迭的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网络流行语的层出不穷在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同时,也满足了当代人的求新心理。

汉语感官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范畴,本文仅仅基于隐喻的角度对汉语感官性状词“凉”的词义发展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实际上,不论是从汉语感官词内部,还是认知隐喻的内涵机制抑或是新词新语的流行发展,都还有许多可供研究的领域和内容。语言的演变是一个不断更新、永无止步的课题,许多新词仍处在发展变化当中,新产生的词义可能在不久后消亡,也可能隐喻出更多创新性的用法,对这类语言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对词汇系统发展的考察,更是對人类复杂的认知思维的持续性关注。

参考文献:

[1]缑瑞隆.汉语感觉范畴隐喻系统[J].郑州大学学报,2003,36(5):108-112.

[2]娄爱华.汉语感官词模糊性和隐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

[3]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er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辛慧.火热的“凉凉”[J].语文建设,2019(1):72-73.

[6]薛敬敏.现代汉语感官动词的隐喻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7]杨波,张辉.跨感官感知与通感形容词研究[J].外语教学,2017,28(1):16-21.

猜你喜欢

隐喻
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隐喻探析
汉韩“风/바람”的隐喻对比研究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足”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兼评Charles Forceville 的隐喻研究
从“隐喻意义”的流变看尼采和德里达的隐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