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班级管理
2019-04-21朱崇敬
朱崇敬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光靠教师的独“管”很难解决问题,学生是具有独特人格个性的主动发展个体,是权力的主体,班主任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营造平等、和谐的自主型班级管理氛围。
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自主;班级管理;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33-01
班主任和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两大元素,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时也相互促进,当今的学生教育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是具有独特人格个性的主动发展个体,是权利的主题,独生子女在家里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一家好几口绕着转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责任感差,普遍出现喜欢被表扬,怕批评,虚荣心强,怕失去权利等心理,要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成长历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角色也应该随着社会现实的改变而转换。
1.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差异
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老师认为教师应该有崇高的地位,要求学生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反之就是不尊重老师,其实并不如此,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人格的个体,不可能什么都言听计从,他们有着各自的思维,不可能把几十个学生进行“标准化”地塑造。
1.1 因材施教。在班级中,学生不可能整齐统一,因此才有因材施教的说法,在班级管理中,我关注每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独立发展能力,我给每个学生自我选择和主动发展的机会。如:我班有名学生可忆(小名)刚接手时。她做事很慢,不愿意做作业,个性够犟的她怎样也不开口说,经过几次的私聊,才开口说:她不愿意在学校做作业。我给她分析了为什么要按时交作业,按时完成的重要性,最后,我同意她回家完成作业,可条件有两条:①完成作业的速度要加快;②只是给半个月的时间习惯。半个月后,她遵守了承诺,跟上了队伍,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1.2 关注学生的差异。作为教师,我深深感到:要给那些上进心強、学习习惯好的孩子找优点,激励他们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是不难的。难的是为那些学习习惯较差、对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孩子找优点。因为他们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又往往被老师忽略,老师对他们当然批评、指责多于表扬、赞许;而这种批评和指责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的行为常常起到负强化的作用,有时候是越指责错误越多。我班有一个女同学,右手先天残缺,只有外形,并没有实际用途,家长跟她的指引是:你的手是不能用的,所以做事慢是很正常的。就是因为这,这女生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做的一切都应该不如别人,事情作不好也是应该的,结果她所的事都只有一半。在班上经常受同学的欺负,家长经常投诉。我就利用这些机会,引导家长,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女生建立自信。在女生只要有些进步,马上在全班面前表扬,做作业能跟上同学,在她的作业本上打上红花,课间多与她谈话,上课时终于可以看到她举手回答问题,再不用追她交作业了。
2.理解、宽容学生的行为习惯
2.1 理解学生的行为意向。现在在读的小学生,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他们,有高度的自尊心、自信心与独立倾向,他们对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充满信心,更容易接受真实的自我,不回避自己的冲动情绪和思想,能让自己的思想自然流露出来,他们的行为有时可能会被老师认为“稀奇古怪”、“别出心裁”,但他们往往能用创造性的观念发现事物的真正本质。
2.2 宽容面对学生的行为。作为教师,我觉得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的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指导。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妥善机智地“包容性评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保持探索的兴趣。学生犯错心情沮丧时,拍拍他的肩膀,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有时候可能要比批评的话语更能催人改正,激人奋进。
3.明确纪律要求
全班同学要树立严明的纪律观念,确立守纪光荣、违纪可耻的思想,为全班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如下:
(1)团结友爱,相互包容。
(2)进室即坐,入座即学。
(3)课堂发言,少说废话。
(4)作业不拖,认真完成。
4.积极引导,宽严适度
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我们的爱心是这二者之间基石。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自主班级管理,既要严格要求,规范行为,也要还学生相对的“自由”,先要让学生学会尊重,懂得自我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是班级集体中平等的一员,都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都应受到尊重,这是学生交往、合作的基础。老师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实现理想,完善个性;同时学生也帮助老师进一步完善自己,改善工作、完善人生。
参考文献:
[1]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样听 孩子才肯说》 中央编译出版社.
[2] 《素质教育在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
[3] 《现代中小学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NO.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