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019-04-21王志丰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苏霍姆口诀语言

王志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70-01

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受系统的数学学习,根据这一年龄段的特点,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魅力,培养初步的数学能力尤为重要。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養数学能力从发现数学信息入手

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处处都是数学信息,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与生活相结合,给学生布置收集数学信息的作业,在收集数学信息的基础上发现数学问题。如在讲授二年级乘法口诀时,我没有让孩子单纯、枯燥的背诵口诀,而是在课前布置孩子和父母去市场一起买东西的作业。要求学生记录他们一家在市场都买了什么东西,单价是多少,数量有多少,记录的时候就用整数记录。平时家庭购买日常用品,基本上单价和数量都在10以内,到课上的时候,我就分小组让他们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展示完以后,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利用学到的乘法口诀来计算出价格。通过课堂反馈,学生参与热情特别高涨,明白了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乘法口诀能帮助我们快速的计算,从数学信息中提炼出数学问题,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数学能力培养要注重数学语言的运用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学习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交流是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因此数学语言学习、运用十分重要。数学语言主要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对数学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都普遍存在数学语言方面发展的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就能大幅提高学生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一是在接触数学语言之初,多说,多练,反复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语言做到简洁、精炼,用最少的话表述清楚数学问题;二是平时的数学活动,能用图像语言表述的一定用图像语言。比如,让学生用统计图来记录自己的考试成绩,用圆形统计图记录自己一天的活动,作为数学日记上交;三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公式定理,用数学符号记录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如每天记录自己上学路上用的时间,计算上学路程S与步行速度V、时间T的关系,观察V的变化,感受自己身体的成长。

3.数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数学阅读的支持

一提阅读,都感觉是语文学科需要重视的事情,殊不知,在很多已经抛弃数学的学生中,正是理解能力的欠缺,才造成不解其意,不会做题现象的出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一个案例:一个叫菲家的孩子,从三年级开始数学学习就非常困难,搞不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做题的时候就同一团乱麻一样。针对这一类孩子的情况,苏霍姆林斯基编有一本书,叫《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习题集》,这个习题集中记录大量的数学小故事,能够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慢慢的菲家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觉得学习数学不是那么可怕的事了,接下来苏霍姆林斯基还给菲家开列了200本的阅读书目,渐渐的,随着菲家数学阅读量的增加,到了五年级的时候,他的数学成绩就追了上来,到了七年级的时候考上了一所专业技术学习。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就不难发现,数学阅读对数学兴趣、数学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对于数学学困生,我们不能一味单独辅导、补习,而是要另辟蹊径,换一个思路和方法,唤醒孩子内心的兴趣,用阅读阅读向学生展示一个不同的数学世界。

4.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组合作模式越来越被广泛运用,在小组中通过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组合,相互补充,相互质疑,小组展示,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小组合作形式,一是要提前布置好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有了充分准备,课上对关键学习点展开小组讨论。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讲授给别人,知识留存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二是小组展示环节必不可少。小组全员性的展示,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三是小组评价要客观、及时,使学生充满探索的热情和展示的欲望。

总之,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还需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搞好课堂教学,落实新课程标准,不断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让核心素养培养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苏霍姆口诀语言
口诀与加法
口诀中的规律
怎样熟记口诀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巧用口诀求积商
苏霍姆林斯基学前教育思想探析——基于“快乐学校”教育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