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一反三,让数学计算丰富多彩

2019-04-21吴艳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计算能力思维能力

吴艳

摘要:数学的计算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比例最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在数学计算的学习中,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计算,还应该在知识的运用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加强培训,让学生在数学计算的学习中能够学到举一反三的能力,由一个知识点可以想到另一个知识点,把数学计算的知识和老师教的方法变成自己的能力,如何让数学计算更加丰富多彩,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举一反三的实例加以说明和分析。

关键词:数学计算;举一反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41-01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时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数学的基本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为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综合发展,所以对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锻炼也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重视。计算能力体现着学生的综合能力,计算能力也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但是,小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总是出现太多的失误,从而导致在数学整体教学中,计算题的错误率非常高。所以,相较于传统的数学学习,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锻炼以及举一反三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小学数学计算方法的研究,帮助小学生找到出错的原因,找到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举一反三这个词语出自《论语·述而》,它的意思是说从一件事情类推,从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我们可以理解成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中对新学习的知识产生影响,从而快速的对新知识产生认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认知是学习的基础,从学过的知识对新知识产生认知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联系是能在知识中运用举一反三的关键。

例如在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計算”内容的时候,让同学们分别计算一下23×33和23×30两个数学式子,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根据之前学过的竖式计算方法先写出计算过程,然后对比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这时就会发现,30的个位数字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零,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在计算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十位数字算,最后再在结果后边填一个零,两种方法结果相同。由此可以推断出对于其他末尾有零的因数或者是有两个以及更多零的数字,都可以先不管后边的零,得出结果以后,在结果末尾加上未参加计算的零的个数。这是一个简单的举一反三的小实例,但是对于同学们来说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寻找知识之间联系的思考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2.加强科学的练习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学生快速的学习和理解教材中的疑难点问题,一直都是老师想要突破的主要困难,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老师首先要知道学生的学习内容的疑难点在哪里,然后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疑难点细讲精讲,与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意识。

例如在规律计算题中,让同学们计算1+3=,1+3+5=,1+3+5+7=…,通过直观来看我们只知道这是奇数相加的计算,但是怎样找出他的规律呢,我们可以将式子转化为图形来看,分别让白点和黑点交替代换数字,让同学们在纸上画出1+3等于一个白点加上三个黑点,可以组成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1+3+5等于一个白点加三个黑点加五个白点,可以组成一个边长为3的正方形,以此类推,得到式子的答案分别为22、32、42…。从这个例题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看似不相关的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联系,所以数学知识之间都是互通的,通过这样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将难题变简单,既让同学们易于理解,也能锻炼到举一反三的思维。

3.加强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能力

数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个特征不仅仅只体现在高年级的数学中,小学数学作为教学基础,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因此更应该学会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从具体事物中再学习知识,这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建立起抽象化实的能力,积累基础知识,夯实抽象化实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四边形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了解各个事物的特点,之后引出课本中的抽象概念,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同学们已经对事物有了一些印象,在学习课本中抽象的图形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很好的将课本知识与客观事物进行对比,从而对图形的学习更加的深入,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同学们准备一些长短不同的小木棒,让同学们根据图形的特点,讨论用哪几根小棒可以摆出什么样的图形,不能摆出的图形是为什么呢?学生们根据这个问题,通过自己的尝试,既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对抽象与实物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很好的认知,在今后的学生中就能很好地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的计算能力问题上,一定要将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到底,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数学计算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其他问题上也能够运用到举一反三的思想,首先要在学习上建立起举一反三的意识,在将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才能更好更快的想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老师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多的将知识进行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秀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

[2] 赵雪涛.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J].新课程,2010.

[3] 徐枫.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2012.

[4] 郑伟.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迁移能力[J].新课程,2011.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计算能力思维能力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