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2019-04-21朱林莉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策略数学

朱林莉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像的学科,特别是一些几何图形,要给学生讲清楚这些图形的特点,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因为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少,空间想象能力差。要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这些图形,设计合乎儿童生活实际和具有儿童情趣的操作实践活动,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39-0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笔者以“圆的认识”一节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激励学生自已动手实践的四环节教学法及其教学理念。

1.重视实践,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亲身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也能开发学生智力,让他们积极的动手、动脑。大胆的去思索、探讨、创新,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识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严肃的。老师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有形有色的学具操作时,他们会倍感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实施观察、探究、发现、猜想、验证等教学环节。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有效地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变得自然且印象深刻,使较抽象的、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获得有力的支持,使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成为可能并得到落实。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知识面拓宽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教学效率提高了。

2.正视问题,加以解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些问题后,不管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就马上组织课堂讨论,有的学生可能对要讨论的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就开始乱说一气,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产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着边际的“题外话”,偏离了讨论的主题。到最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讨论了些什么?因此这个问题是要重视的。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所以,我们可以举例来抓住学生的思想。

3.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细化,是教材中所有的知识因素与能力练习的具体体现,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如果一堂课目标制定明确,就会带动其他的环节顺利进行,如,能定向指引师生的教与学,能有效控制自主高效课堂进行的程序,能协调知识与能力的雙向发展,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不再盲目进行题海战术,而且在统一标准、提高教学质量上有稳定功能。所以说,要达到自主高效课堂就要先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其中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三维目标尤其重要。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制定出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并能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进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在基本能力方面,通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情感教育方面,使学生初步感受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制定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及自学提示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4.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学习

教育界的很多专业人士,在新课程实施以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思维得到启动的主要表现就是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因此,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往往就来自一个有效的问题,所以说,有效问题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应创设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以及很好的解决数学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的重点,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提供了研究平台。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对“创设教学情境”的功效性和必要性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情境创设的实质却发生了偏差,我们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堂上除了情感过剩、热热闹闹、华而不实之外,所产生的实效性却微乎其微,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现在应该端正目标、返璞归真,创设具有真正实效性的教学情境,除了要强调新知识的引入外,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方面:一是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说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的事情和物体,才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三是设计应新颖、独特,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四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瞬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引发其学习欲望;五是注重设计的自然流畅性,能够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之,我们广大教师要以新课改的理念、积极进取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全面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策略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