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04-21葛小明

大理文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尘埃影子蚂蚁

葛小明

1

早晨七点,叶子上的露水准时消失,不留一丝痕迹,这种短暂的停留,让无数路过的事物过目即忘,好像一切都未曾发生,而春天离此还很远,人间已经从模糊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从宿舍到班车所在的文化路32号,也有很远的距离。这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因一座山而得名的县城注定处处充满了起伏,道路或高或低,炊烟或浓或淡,工作或顺或逆,影子爬坡的速度跟着坡度时快时慢。一路上,遇见的事物很多,露水是无法回避的。城里的露水跟山里的略有不同,它们喜欢趴在高高的法桐叶子上,很小的风,就能将它们摇曳到路人头顶。即使凋零,也要落入尘世之中,做一回人间的尘埃。享受露水是一种短暂的过程,如果走得过急,甚至会忽略掉头发上的微弱变化,它们瞬间消失,了无痕迹。露水是最擅长感知世界的,它们懂得刹那即永恒的真理,一风一雨,一聚一散,新世界在不断重生。

会遇见匆匆赶路的蚂蚁。无需格外躲避,这个世上没有哪只蚂蚁会被无意的腳印踩死。蚂蚁的一生,都在收集地上的脚印,它们像人翻过大山一样,翻过一个个巨大的脚印,翻过无数个匆匆而去的背影。走过之后,才属于自己,蚂蚁深谙此道,所以我们看到的蚂蚁都是忙碌状态,它们急于重新创造这个世界。偶尔闲暇的时候,它们会拿这些脚印跟自己的对比一下,从状态和方向上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遇见行人,蚂蚁也不会慌张得不知所措,在它们看来,那不过是些移动的大树,命里同样有枯有荣,冷暖自知。

蚂蚁的记忆有几秒呢?蚂蚁的记忆或许极为短暂,走完这一步,下一步就会忘记之前的来由,会忘记为什么要奔波,蚂蚁的行走,更接近于一种本能。无需过问来由,走到哪里,哪里便是安身之处。在它们的眼里,每一条道路都是全新的,蚂蚁同样创造着这个世界。

路过一家全羊馆。时间尚早,吃大餐的人还在梦中,早起便看到了许多额外的片段。每天早上7点10分,都会有一辆灰白色的面包车停在全羊馆门口。司机事不关己地半躺在驾驶位上,一手叼着烟,一手玩弄着手机。烟有一部分通过车窗跑了出来,在人间盘旋几个来回后,瞬间融化在寂静的空气中,就像早上七点的露水,无影无踪。不一会儿,老板走了出来,简单寒暄,便自行打开后车门,开始处理里面的羊仔。

第一个动作是拉。先把羊仔从里面拉到车门边缘,这需要狠狠地用力,因为羊仔半绑着,非常不配合,它闻到了死亡的气息。第二个动作是抱。羊仔到车门口时,老板很熟练地把它抱下了车,这期间羊没有任何反应。可能所有生命都不会拒绝拥抱吧,短暂的温暖,有时候能融化巨大的事物。羊仔老老实实地躺在屠宰者的怀里,某个瞬间还以为那是母亲的温柔乡,差点睡过去。可是,时间太短暂了。第三个动作仍旧是拉。因为车门到屠宰房是有距离的,老板无法一个人把羊仔抱进去,便用手拉起来。羊的前后两腿分别绑着,无法自如地挣扎,但是它已经意识到接下来的事情了。反抗!反抗是最有力的回应,它首先大声叫了出来,那呼喊绝对不是“咩”,是救命,救命!这声音撕破了黎明的口子,撕破了羊仔一生保养好的嗓子,就是没有撕破老板的心。当然,也没有人见义勇为,离此最近的司机仍然在抽烟,手机上的画面换了一幅又一幅,他在重新创造着自己的世界。羊开始拒绝,它拼命地拉着老板,四蹄用力地踩在地上,它知道这是最后的挣扎了。那步子,是我这辈子见过最艰难的几步。羊仔的力和老板的力显然无法相提并论,就在他们相反的作用力之间,你会清楚地看到有一个微观的世界诞生,这个世界很短暂,这个世界里有眼泪,有喜悦,有盈利,有亏损,有物竞天择,也有大自然无力的慈悲。

死在黎明,或许格外悲壮一些。

那扇门打开了,很少有人看到过,食客们自然是看不到的,羊仔却看到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只是它没有蚂蚁一样短暂的记忆,它是带着恐慌进去的。对羊仔来说,老板轻轻地关上一扇门,这个世界就结束了。生活中无数的门,也是见不得人的,门里面的事情,尽由路人猜测,至于细节,多不为人知。或许是事情的酝酿,或许是生命的死亡,或许是重要的转折,总之不得而知了。

继续往前走,是30秒的红绿灯,这并不稀奇,所有世界都有红绿灯。大自然的红灯在冬天,它们懂得红灯的暗示,也知道停下脚步的必要性。没有这短暂的驻足,将不会有后面精力充沛的行走。闯红灯的是少数,比如雪中绽放的腊梅,比如严冰之下偷偷产卵的河鱼,它们深知这背后的风险,但它们也给安静的世界增添了一份喜悦。绿灯的时候,世界热闹起来,草儿、花儿、人儿,在各自的行道上尽情地行走,绝不随意变道,他们懂得什么是长久之策。至于黄灯,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人们要么走得过于匆忙,忽视了这一微弱的警告;要么又过于懈怠,杵在原地停滞不前,跟不上队伍了。落后不会挨打,但是会被追上来的蚂蚁吃掉影子,那个影子巨大。

人行道的对面是一个小超市,这个位置选得恰到好处,毕竟等红灯的人会多看它几眼。无论走不走进去,都会收到格外的关注,对小超市本身,这已经足够了。马路上的大多数停下来,车子,行人,匆匆赶路的心情,正在思索的事情,都被这30秒限制。久违的天空,突然蓝了一下,为此时此刻抬头的众生。最干净的那片云掉了下来,只会落到更干净的灵魂身上。这个瞬间,世界干净,人间澄澈。

鸟也能打破红灯的限制。它们会轻蔑地将嘴在灯柱上蹭几下,交替着跺一跺爪,然后一溜烟就冲过去了。

鸟儿的红灯不在自己的规划里。它们的红灯是人们为之建立的,或者密密的细网,或者掺了农药的粮食,或者速度惊人的弹弓,总之这些红灯都有些危险,鸟的世界被这些红灯悄无声息地改变着。

2

遛狗的人多了起来,这个世上从不缺狗,缺的是与狗同行的人。有些狗由绳子拉着,有些狗由黎明拉着,对狗来说,这是全新的世界。哪怕昨天它们来过此地,但是昨天的绳子或者黎明,跟今天的略有不同。路过那个拐角时,昨天的太阳正好照到尾巴,而今天却照到了头顶,今天这狗头熠熠生辉起来。绳子的不同,在于昨天的狗和今天的不是同一只,昨天那只已然去往他处,此时此刻的狗,是全新的,陌生的,善变的。绳子硬朗,每天经历不同的落日和黎明,还要遭受无数次挣扎和牵引,在一场又一场的劫难中存活下来,实属不易。

人和其他东西毕竟不太一样,狗儿知道这个同行者,给自己食物、水、一个窝棚,每天几十分钟的自由,已经足够好。其他东西就不同了,比如那棵高大的树,既不能为自己挡风遮雨,也不能供自己吃食,遇到它还得绕开它。当然,树并非一无是处,狗儿喜欢在树的根部撒尿,酣畅淋漓地撒。人有时候也学狗,唯一的不同是,人得偷偷摸摸的,完事还得提一下裤子。狗不会对任何一个路人大吼大叫,早上遇见的人,跟平时来家里的,不一样。主人的呵斥也不一样,家里的呵斥是客套的,而路上的呵斥是真真的,路上不听话还要承担严重后果,狗儿知道。

另有一个同行者,在7点15分到7点25分之间,会经常遇到他,他有好几个角色。在单位里,是我的同事,遇见会客气地称呼彼此。但是如果是在赶班车的路上遇见,他则是另一个角色。这时候,我们会无所不谈,包括其他同事的癖好,某个科室的小秘密,某个文件里的猫腻,甚至某处的房子里住着什么人,曾经发生过什么争执等等,我们就像面对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互相传递着平时不敢说出的秘密。人的角色经常会换,偶然同行时,警惕性往往最低,一则是同道之人,有一定的亲切感;二则同行只是暂时,很快便各往所去,无关痛痒,不会有很深的交集。

我们惬意地走在东去的路上,有时能够看到不小心交错在一起的影子,俨然一对多年失散的老友。我们都装作没有看见,毫无顾忌地行走,路过所有迎面而来的车辆,路过树上熟透而落的露水,路过其他人的纷纷扰扰。真相突然一一大白,世界干净无比。

但是一旦到了班车上,我们又装作很不熟的样子,各自寻找各自的位置,跟其他同事招呼几声,坐下,冷静地望着窗外。

他喜欢抽烟,一米开外,就能闻到那股浓浓的将军牌香烟的味道。他也会客气地拿出一根给其他同事,有时候也给我,虽然我从不抽烟。但我知道,那烟在那个时刻,他是真心想与我分享的,他也是在分享他的故事。生活中,看似多余的客套动作,一点都不多余,虽然我俩私下也曾对此嗤之以鼻。女同志大都習惯了烟味,因为周围的人都抽,避无可避,时间久了,也就喜欢上了。

烟雾渺小。从不同抽烟者的嘴中,一一散开,混入世间消失不见。但是那些运动的烟雾,并不会安安分分,它们也在进行着某种剧烈的反抗。如果仔细观察烟雾的轨迹,就会发现里面隐藏着不甘。它们不住地在空中盘旋,互相推挤,互相拉拢,一会升上去,一会又极力往下撤。它们路过车辆,路过工厂排出的巨烟,路过诗词中少见的袅袅炊烟,无论什么,都不能将之同化,即使掺和在一起,也要分出谁是谁,绝不能就这样沦为奴役。

烟雾在同事的头发上打了几个结,然后随着零下三度的风,一部分冻结,一部分升空,一部分与人融为一体,永不消失。烟雾有烟雾的选择。

3

单位所在地,处某省级名胜区,是一座以石头和松树为主的山脉,景色颇为秀丽,多年前就被开发成景区。对于每天进出的人,面孔最熟悉的就是山里的工作者,而坐班车,成为了进山唯一的方式。走出小城不久,便驶入山区地带,一路颠簸,群山一一退后。青松小了,石头小了,一闪而过的车辆小了,越接近大自然,越会发现周遭一切事物的渺小。

大巴车以偏快的速度在群山中间穿梭着。窗外,熟悉的景色一一闪过,那棵村头的银杏树还在,好像又老了一些,树上的红绸子在冬风中飘扬得格外有力,好像在向游客招手,又好像在拒绝蓬头垢面的人群。

有一位庄稼人在河边洗衣服,跟几千年前浣洗的女子一样,她头上蒙了一块青灰色的布,手里的木杵不时地敲打着青石板上的衣服。那不仅是一家子的衣服,也是入冬以来沾满全身的晦气。有邻里的争吵,有生活的拮据,有儿子不理想的成绩,也有没有时常回娘家看看的不孝。她知道,要细心一点,用力一点,才能彻底让这身皮囊干净。只见她扬起的胳膊,非常有力,带起了一些水,溅到身后的土坡上。坡上有几棵草尝到了水的滋润,来年估计会长得更茂盛一些。而这一切,很快都被高速运转的班车,抛之身后了。

车上年纪大的女同事,想到了自己的往事。也曾在一条类似的水边,也曾在拼命地敲打着脏衣服,男人就在那个时候出现了。男人想这个女子一定擅长持家,看着架势,就适合过日子。不久一桩桩婚事,从水边诞生,那条河,也因此多了一个食尽人间烟火的名字,媳妇河。

媳妇河很长,班车一路与之平行而向,有些山水跟了过来。车身加重,速度开始慢了,这种慢是发自内心的,超然物外的。对于山水,车比人更懂得尊敬。车子小心地经过每一棵树,每一道山梁,车里的人和空气也跟着凝重起来。他们一齐向外张望,突然看到一个从未看到的世界。

再往前是一片水鸟的领地,当地称之为白鹭的鸟,在水边代代繁衍。它们时而捕捉山上水库冲下来的鱼虾,时而对着陌生的游客长啸一番。水鸟是前几年来的,初来之时,得到了当地媒体的大肆报道,很多人不认识,远远地拍照,发到朋友圈,拿给亲戚看,好像发现了奇珍异鸟。后来,白鹭成为日常的事物,再没有人提起,看到梳妆的鸟,就像看到屋檐的麻雀一样自然。山水却不这样认为。白鹭的到来,打破了一汪碧水的宁静,冰封的水面瞬间就融化了,又一个全新的世界诞生。那些梳洗的姿势,足以让沉默的大山兴奋起来,好久没有如此美妙的身影投来,好久没有人来看透自己的心事。山水更加卖力地养育这一方世界,天空巨大,影子干净。

媳妇河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清洗水面的影子。群山和绿树影子干净,简单处理就完事,而路过的车辆和行人则不同。有些拉满欲望的车,有些心事重重的人群,经过媳妇河之后,水面变脏,寸步难行。山水能够养育多少人,就能够包容多少支离破碎的影子,它们忍受的,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大地,只有影子干净,才能行走得有声有色,不为世界遗忘。许多不净的影子,也会风光一时,搞得世界风生水起,但那是迟早要散去的,毕竟黑夜无穷无边。

清洗过的影子,变得很轻,随便跑几步,便能很快追上来人。

一路无话,山水尽在行走中起伏不定。

山水的起伏,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成就影子的婀娜。游人一一登顶,影子映进水中,群山跟着卧倒。且做一会沐浴者,道几句今夕何夕。

4

有些风从外面吹进来,里面的世界开始运动起来。能清楚地看到尘埃躁动不安,它们不安于现状,屋内狭小的空间在风的介入后,显得越发拥挤了。尘埃有自己的野心,它们要冲出去,要自由,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它们亦深知,如果只是简单地冲出去,就显得过于狼狈,好像逃亡,要想个法子,光明正大地出去,甚至要让全世界知道为好。于是,它们找到了地面的散碎的棉絮,确切地说,是另一组尘埃。那些尘埃是从外面向屋内进发时,慢慢形成的。纱窗缝隙小,且有油渍,尘埃挤进来的时候,会被迫粘在一起,越聚越大,很快就成形了。后来,落到屋子的角落里,无人问津,即使有人打扫,也清理不到,数个年月后,它们愈发强大,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野心上。

屋内的新尘埃,终于决定要跟那些旧尘埃一道,走出去。它们不约而同地抱在一起,从某个不起眼的角落,跳到人间最显眼的位置。当你看到它们,会不由自主地去清理。它们很轻,扫帚一凑过去,便粘住了,在扫帚的带动下,它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躁动。出去是自然的,但也要留下点什么,扫帚摆动几下,棉絮便跟着虚晃几下,动来动去,就是不肯顺利地进拖斗。索性使劲抖一抖扫帚,棉絮掉下来,在拖斗二十公分之外,停住不动了。继续摆动扫帚,它们就沾到上面,死也不下来。经过几轮努力,终于安稳地进了拖斗。被抬着扛着,去了新的世界。

那些尘埃最终去了哪里,无人知晓。

办公桌上的中性笔,也是不断行走的。有时它在思考者的手中晃来晃去,有时被摁在纸上划个不停,有时也被愤怒地拍案声写得魂不守舍,反正停不下来。在一次隆重的大会上,笔帽离笔杆而去,再无踪影。那是一次空前的会议,久经“沙场”的老领导都有点紧张,握在手里的笔有些颤抖,当闪光灯的光线挤进眼睛时,他惊了一下,笔就从案上掉了下去。

这一路可谓惊心动魄,掷地有声。经过一秒钟的滑翔,啪的一声,落了下去,那个声音格外刺耳,当然除了老领导,其他人并不这么觉得。老领导慌乱地低下身,摸那只笔,因为没有它在手里,会感觉少了重要的东西。他在地上摸来摸去,五个指头上都沾满了灰,也没有摸到那只笔。终于,他离开座位,蹲了下來。看到了,看到了,那笔跑到邻座的脚下了。邻座是下属,平时对自己倒是毕恭毕敬,但是这次自己竟然在他面前弯腰,真是有点窘迫。就这样,笔走了一程后,回到手里,只是笔帽却不知去了何处。从此以后,这只笔便获得了新生,它开始创造它的世界了。

所谓创造,都是在运动中进行的。这笔回到自己屋里,开始兴奋地动起来,尤其没人的时候。它喜欢跳到书页上,滚来滚去。没了笔帽的枷锁,行动自如多了。那些平时严肃的文字和签名,在此刻显得那么不协调,它滚来滚去,滚来滚去,从造字文化到中庸之道,再到一纸合同的落成。总之,有需要文字的地方,就得有行走的笔。有一次,因为兴奋过头,没有注意到主人的到来,滚到了地面上。啪的一声,让主人想到了什么。

他弯腰捡了起来,习惯性地在纸上划了划,嗯,没坏,还能写字。可是为什么纸上那几道凌乱的线那么刺眼呢,仿佛是被刀劈过一样,是伤口,是窘迫,是不齿!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这决定比平时任何一个都难,扔掉那只笔。匆匆跑了出去,扔到门口的垃圾桶里,回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踏实多了。而他刚刚走的这路,和那些突围出去的尘埃,是同一条。

5

往来于各个局室,办公室的公文被一一传送,那些化了妆的白纸,在途中慢慢蜕变。路过上漆的木门,路过褪色的柏油路,路过庭院的深深草木,路过匆匆赶路的蚂蚁,路过不同的面孔和语言,在一次次“交涉”过程中,纸上的字越来越深,越来越有力,好像要从背面冲出来。

好在有不同的签名摁住,那些跃跃欲试的文字,终究在一场交换过程中变得安分。几轮下来,它们回到档案室,分类,记录,备案,封存。过程像酿酒,一切办妥后,就得老老实实地待在角落里,动弹不得了。但是一生都在行走的事物,不会因为什么彻底停下来,那些文字,躺在白纸上,锁在厨子里,以另一种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个世界。它们知道,总有一天,还会再出来。

送公文的时候,不能走得太慢,慢了会耽误事情,也会让一些人等得局促不安。也不能走得太快,快了后面的失落的影子跟不上,人啊,跟地上的蚂蚁一样,行色匆匆,影子时常丢失。失去影子,走不远的。

每一个科室的领导,为了表示不同,喜欢用一些不同寻常的笔,签名也各有千秋,有的喜欢稍微挽一下袖子,有的喜欢侧一侧身子,有人则喜欢叼着烟,边抽边看,然后匆匆几笔,呼啸而去。但是那些笔在文件上划出的沙沙声,却又那么相似,如果闭上眼睛,便很难分辨得出谁是谁了。笔尖就像路上的行人,匆匆地划过每一张纸,那些痕迹,或深或浅,或明或暗,总之在一下停顿之后,已瞬间黯淡,它们会不会疼?会不会有些不情不愿?我无从得知。

阳光已经开始后退。我看到那些透过纱窗钻进来的阳光,无力地射穿每一张纸,墨迹仿佛要与白纸脱离,影影绰绰,挣扎了起来。刚刚还在纸上得意洋洋的笔,此时老老实实躺在角落,一言不发。仔细看,会发现它的影子病恹恹的,渐渐地与屋子里其他的影子融为一体,再难理清。相比之下,公文上留白的地方,却显得明亮异常。

总之,影子不是可有可无的。

从出生后记忆最深的那个夜晚起,我便明白这个道理。那个夜里,母亲因为父亲的酒话,匆匆离家,同时带走了家里新买的一瓶农药。父亲慌了,平时沉默寡言的他,终于甩开了步子,匆匆跑上街,询问了任何母亲可能去的亲戚和邻居,无果。于是,更多的亲戚加入到了搜寻母亲的行列。月亮很亮,人们的影子比地上的任何一个影子都要厚重,他们急速地匍匐,从村里到村外,再到周围的田里地里,很难找啊,黑夜是个巨大的影子,轻轻松松就藏好了一切,而母亲也在其中。我第一次感到无助,我拼命地喊着“娘”“娘”“娘”,来不及看任何其他的事物,黑暗里,找到母亲,便能获得光明。找到她时,她正坐在我家地的最头上,手里握着药瓶,她很平静地说了一句,来干什么,大晚上的也不怕别人笑话。我和父亲都没有拥抱她,在农村,拥抱是件近乎不可能的事,但是我们都拥抱了那个巨大的黑夜,那时候,我们三人的影子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短时间内静止了下来。

行走的时候,大地上的道路也在行走,它们身形巨大却动于无形,它们懂得什么叫暗流涌动,更懂得动里藏拙。这么多年,山在长,水在涨,一切影子都在变化,停不下来的人间呀。

下班回去的时候,群山后退,夕阳满路,就连平日不起眼的班车,也一下子闪耀起来。这一路,风风光光,每一次车轮的转动都格外有力。车内的人和下班的夕阳一道,越来越安静,越来越遥远,终于消失在世界尽头。

猜你喜欢

尘埃影子蚂蚁
尘埃有多老
我所热爱的是这些尘埃
尘埃
初 春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