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识形态”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权困惑与思考

2019-04-21李朝源

现代交际 2019年1期
关键词:权威性话语权意识形态

李朝源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功能是意识形态教育,这是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体现。近几年高校意识形态功能式微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话语权的权威性认知不够准确:话语权主体不清晰、狭义化,话语体系不一致,为教学任务而无原则地放弃意识形态教育,等等,都在削弱主体话语权的权威性。为了保障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应从话语权主体界定、话语语境打造、教学手段整合等方面进行审慎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意识形态 话语权 权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024-02

意识形态是不同社会制度的灵魂区别,更是不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心的价值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重新考量一个思维盲点——高校中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话语权权威性应如何体现。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现实困境

(一)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归属主体界定存在悖论

话语权,即说话的权利,就是发言者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力。马克思认为:“话语有神秘的力量”。[1]构成话语权必然有控制者和受众两方面,控制者虽然允许受众参与话题的讨论,但却不可能允许受众挑战其话语权威,这种参与话语沟通的平等性与控制力的不平等性构成了话语主体方面的悖论关系。这种悖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为话语权控制主体界定的模糊化。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控制者与受众的角色错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功利的育人目标、至上的学生本位思想,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性日益形式化。学术界未雨绸缪的反思是从改革教学手段、转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等理论焦点开始,但这种重表象的理论研究的先天不足,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健全、完整的人的基本功能。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功能研究强势出现,并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完美契合。这虽然冲击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为强制灌输主体,学生为被动接受客体的状态,却无意地衍变为对于学生需求无原则地迎合,并使教师群体失去了对话语权的控制力。

在对这种极端式转化的反思中,追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动态平衡的主体间性视域思想政治教育则独辟蹊径,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进的目的观。这种价值指向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精神实质,也指出了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症结所在,构建了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型。但是如果将这种困境归结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具理性的滥觞与价值理性的日渐式微则有失偏颇:在打出“人文关怀”原则牌,将话语权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取得平衡的同时,却可能在实践中造成弱化意识形态工作引导者权威性的后果。用话语权的概念解释就是在强调受众参与话题平等性的同时,无形降低了引导者对话题的控制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权控制主体边界界定狭义化

从话语权的权威性和主导性来看,控制者必须将话题展开的全过程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内。传统认知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有效的渠道,思政课教师自然是思政工作的话语主体。这显然是缺乏辩证思维,仅以此规定思政课教师即是话语权归属主体,狭隘性和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向同行”四个字,清晰地反映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尴尬现象:思政课老师讲授的内容被他人随意否定,学生在课上听到的和课后接触到的完全是两种价值导向。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者,所有教师和高校工作人员不论从事任何工作和课程的教学,都应肩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从广义上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权主体,应该是高校全部工作人员,也就是“全员育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权展现形式的本末倒置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功效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形式单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的确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波动,甚至衍化为教师群体的集体性心理认知——“学生不爱学,我也没办法”。改革传统教学是势在必行的,“慕课”“微课”“混合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手段在不断冲击着高校教育,挑战传统课堂教学。但是对新型教学方式的质疑也没有停止过,争论的焦点其实是最根源的问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育,应该是师生间的精神碰撞、灵魂交流。如果说传统教学恰恰就是忽略了这一点,才引起反思,那么完全甩脱课堂教学,而仅仅依靠一些技术手段,更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要通过人与人的沟通来达到感同身受的唤醒效果,那么把“慕课”“微课”尊奉为可以取代传统教学手段的论点,是否可以被理解为恰恰与此南辕北辙呢?并且,采取少数教师主讲,多数教师助教的授课方式来制作网络资源,在无法有效实现思政课的时效性同时,是否也等于同时扼杀了多数教师的上升空间?这种网络资源的重复使用和碎片化学习过程,又会否产生教学效果的递减呢?忽视思政课的个性,一概而论地全面铺开这些新教学手段,既违背课程教学规律,又不利于教學队伍建设。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困境的反思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权必须掌握在教师手中

话语权的第一个要素:话语权的主体要处于核心位置。那么无论是基于教育的共性特征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特征,都决定了教师才是展开话题的控制者。如果仅仅为了人文关怀而强调学生本位或者双主体并进,势必要造成话语权主体不明确。如果受教育者对于思政教育的基本理念都不能把握,是不可能构建有效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其与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并进。因此,必须明确话语权主体是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

为保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教师不能为突出“人文关怀”“素质培养”而放下身段,随波逐流于趋炎学生所欲。这种话语权利归属的必然性是源自于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精神实质、价值定位的深刻理解和学生群体对这些方面的“浅思考”。而将师生“换位”实践为“错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的良莠不齐。当下思政课教师的中坚力量,正是在我国改革转型期,受到社会价值观念变化影响较大的人群。价值观模糊化、道德观多元化、职业观功利化势必会使部分教师发出的声音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却容易产生大范围的“霉变”效应。所以,师德建设比教学素养培养更重要。

(二)高校要形成全体教师共同发声的常态机制和效能

话语权的第二个要素:主体发声的强度和范围要足够大。为此首先应该扩大发声的主体范围。高校要形成一个基于思想政治工作良性循环的发声环境,着力打造一个话语体系一致的“大话语权主体”。这种“大思政”教育氛围能够铲除“阳奉阴违”式教育的土壤,杜绝学生因为话语体系的不同产生认知错觉。高校应建立校党委统领下的全员育人工作体制,提高相关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对全体人员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档案,在政策导向坚持鼓励性原则,纳入考评体系,采取一票否决制。

其次是要增强对话题的自信心,以提高主体话语权的震撼力。为实现上述的话语体系一致,必须严肃、严谨地打造思政教育工作的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意识形态角度回归至本源,是思政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恰恰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应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受众不应局限在学生群体,而是应将所有教师和工作人员都纳入教育范围,这是实现话语权一致的根本保证。

(三)探索传统与新型教学手段在话语权控制上的耦合

基于网络技术和数据共享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但一旦形成固态的網络资源,就无法实现课程的时效性(实现现课程与时俱进只能通过人来进行)。传统教学忽视了教学手段的感染力,限制了学生放眼天下、心怀家国的视野和心胸,新型手段则缺乏灵活性和艺术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判断力;传统教学是从“教”的方面强调控制者的权威性,新型教学则是在“学”的立场降低受众参与的门槛。两种方法都是在将“教法”和“学法”对立起来。实现双方的耦合,传统教学就要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和解决他们最关心的社会和个人问题,要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新型教学则要摒弃“贪小便宜”的思维,无原则的内容堆砌毫无教学营养。将“大道理”回归到“小问题”,用“小问题”来描绘“大道理”,并用最直观感性、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献给学生,这才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有一点非常重要,创新要有底线有担当。特别是在网络空间中,对意识形态多有质疑之声,其破坏力之巨,有目共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真空地带……阵地的争夺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尖锐激烈的”。[3]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最后的防线是所有参与者的社会良知。意识形态并不只是严肃的社会斗争,它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在每个人的身边,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只有整个社会都形成正能量的话语氛围,才能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权威性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究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25(2).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权威性话语权意识形态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民主的悖论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