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
2019-04-20
多项数据超预期
经济企稳信号强烈
《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经济一季度成绩单出炉。首季经济“开门红”,多项宏观数据超预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4%,工业、消费、投资、进出口增速加快,回暖迹象显著。市场预期和信心也在增强。一些国际机构、国际投行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业内指出,“六稳”、逆周期调节等政策已显效。不过,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在内的更多提振实体经济举措还在路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或加大,增值税率下调配套细则出台在即,5月1日,社保费率下调将落地,随着二季度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中国经济企稳信号将更加强烈。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平稳,积极因素逐渐增多。国内生产总值213433亿元,同比增长6.4%。“GDP增速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市场预测有的是6.2%,有的是6.3%。”毛盛勇说。事实上,一季度不少宏观数据均超市场预期。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比1-2月份飙涨3.2个百分点,是66个月以来最高的。制造业的表现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好。”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表示。“一季度,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外需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得比较好。”毛盛勇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6.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3.7%,增速比1-2月份加快3.0个百分点。对于宏观数据超预期原因,毛盛勇称,政策效应在累积显现,特别是2018年四季度以来,“六稳”政策、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居民消费政策、逆周期调节政策陆续推出,更大规模、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不断落地。在政策效应带动下,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发展信心也在增强。这从一些先行指标可以看出来: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后重回扩张区间;5个分类指数全部回升,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回升3.2个百分 h点和1.0个百分点。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4.6,比上年四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外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也在好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将中国2019年经济增速预期从6.2%调高到6.3%;一些国际投行也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标题
国务院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增加、成本下降,促进就业扩大和新动能成长。一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规模,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针对融资难融资贵主要集中在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问题上,要将释放的增量资金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推广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确保2019年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规模均超过2018年水平。二要推动银行健全“敢贷、愿贷、能贷”的考核激励机制,支持单独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带头,确保2019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在2018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实质性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三要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降低企业融资费用。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资金,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年度支持小微企业2000亿元担保贷款、户数10万户以上。各地要尽早实现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担保费率不超过1%、500万元以上不超过1.5%的目标。四要引导银行提高信用贷款比重,降低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清理规范企业抵押登记、资产评估、过桥等附加费用,有关部门要对企业融资中的不合理和违规收费联合开展专項检查,减轻企业负担。
社科院预警养老金
没等80后退休就花光
4月1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报告》预测,未来30年中国的制度赡养率翻倍,2019年当期结余总额为1062.9亿元,不过到2028年,当期结余可能会首次出现负数,为负1181.3亿元。《报告》指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到2027年有望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尽累计结余的可能性。2035年看似遥远,其实不然。即使年纪最大的80后,到那时还依然没超过退休年龄。简单说,2019年由接近2个缴费者赡养一个离退休者,到2050年前后几乎是1个缴费者需要赡养一个离退休者。此外,各省份养老金的当期结余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2019年当期结余排在第一位的广东高达2000.7亿元,几乎等于排在第二到第十位即北京、湖南、四川、福建、云南、贵州、新疆、安徽和天津当期结余的总和,而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则会高达16个。《报告》建议,应尽快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建立外汇型主权养老基金,完善精算制度,引入财务动态调整机制。
持续买入ETF
成一半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
就在世界聚焦贸易局势之际,日本央行似乎正悄然将日本股市“收归国有”。日本央行最近公布的持股情况显示,2019年3月底,日本央行共计持有的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规模达到28万亿日元(约合2500亿美元),相当于东京证交所第一板总市值的4.7%。根据最新的日经指数计算,日本央行不仅通过持有ETF成为了尼得科(Nidec)、发那科(Fanuc)、欧姆龙(Omron)等23家公司的最大股东,而且截至第一季度,日本央行已是日本49.7%的上市公司排名前十的股东,这一比例在一年前仅为40%。早在两年前,调查就发现,日本央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持续买进股票,并已持有日本所有ETF的75%。截至2018年3月,日本央行已经成为四成日本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根据当时的日经指数计算,在日本全部3735家上市公司中,日本央行是1446家公司排名前十的股东。日经指数进一步计算表明,日本央行最早将于2020年成为一家国营养老基金的最大股东。如果日本央行继续以每年6万亿日元的速度购入ETF,那么到2020年11月末,其持有总额可能会达到40万亿日元,成为日本股市第一巨头,在东交所第一板持股比例将比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还高出6%。批评人士担心,央行这样大比例持股可能会扭曲市场,过度推高股价。但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本月16号表示,购买ETF是为了维持物价稳定,达成通胀目标,不会给股市带来太大影响。有意思的是,在讲话时,黑田东彦一度将“物价稳定”错误表述为“股价稳定”。除了大举购入ETF外,日本央行的国债购买步伐也没有停止。日本央行目前持有价值数万亿日元的日本政府债券,总额超过日本GDP,占已发行债券的43%。此前,黑田东彦还表示,日本央行保持以灵活的方式购买日本国债的承诺,使得央行国债持有量以每年约8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长。
或解除美家禽进口禁令
增购猪肉应对需求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表示,中美两国贸易谈判取得良好进展。华盛顿希望中国就农产品放宽市场准入,并降低相关的关税、取消入口禁令;中国可能会取消美国的家禽进口禁令,并增购更多猪肉以解决因“非洲猪瘟”而导致供应短缺问题,但中方不愿进口含有瘦肉精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的猪肉。2002年起,中国禁止在牲畜使用莱克多巴胺,认为对人体有害,而欧盟亦禁止使用,但美国认为是安全的,且现时有约半数猪只使用有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