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埃利森的融通与坚守
2019-04-20陈珺吴玉鹏
陈珺 吴玉鹏
拉尔夫·埃利森是美国出色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研究者。在美国非裔文学领域,埃利森一手从前辈理查德·赖特那里接过文学火种,另一手举起“弑父”的血刃,以反叛赖特自然主义写作的姿态登上文学舞台。他否认赖特是自己的文学之父,亦毫不避讳自己深受马克·吐温、T.S.艾略特等主流白人作家的影响。他的小说作品融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流派的特色于一体,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锻造出独特的文学思想和艺术风格。他本人亦不固守于知名小说作者的角色,在文学评论、文化研究领域皆有建树。尤其在爵士乐评论方面,埃利森品评精辟、见解独到。在政治愿景上,他倡导黑人与白人的融合,坚信这一融合将使美国成为更美好的国度。笔者以为,“融通”一词是打开埃利森思想之门的钥匙。“融通”的思想成就了作为小说家、评论家和文化研究者的埃利森,也塑造了他的政治理念和人生信仰。
在《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一书中,作者谭惠娟正是抓住“融通”这一关键词,对埃利森背后庞杂的文学谱系抽丝剥茧,对其涉足的文化领域探讨品评。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将埃利森的文学思想置于非裔美国文学传统、美国文化研究视野、美国主流文学传统这三个学术场域中进行考察。上篇剖析埃利森和詹姆斯·鲍德温对于文学前辈理查德·赖特的承继、叛逆与超越,考察埃利森在美国非裔文学史中的位置。中篇探讨埃利森与美国文化、黑人文化的关系,先谈埃利森对于西方神话仪式的解构,再论其作品与布鲁斯音乐的联系,又以音乐为切入点引出埃利森与米哈伊尔·巴赫金在思想上的呼应,层层提炼埃利森的多元文化思想。下篇将埃利森置于美国主流文学传统中,探讨埃利森的创作与拉尔夫·爱默生、马克·吐温、赫曼·梅尔维尔、T.S.艾略特和威廉·福克纳这五位美国文学大家在思想、技巧、风格方面的关联,展现埃利森对于个人族裔身份的超越和对自己艺术思想的坚守。
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埃利森是一位承上启下、跨越多领域、融通黑白种族的枢纽人物。谭惠娟从埃利森的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和文化社会评论人手,从中剥离出与其思想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再以一种类似“桌球”运动的动态结构组织全书。埃利森作为书中的“白球”,与这些人物、事件一一发生对撞。这些碰撞激起的思想火花照亮了一个个文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局部。通过对比式、发散式的分析,本书一方面对埃利森文学作品的特定主题、表现手法等做出解读,一方面以埃利森的文学、文化观点为框架评析了艾略特、马克·吐温等人的思想或作品。两方面互为参照、相辅相成,清晰勾勒出埃利森背后的文学谱系、文化语境和社会图景。作为一部探讨单一作家文学思想的论著来说,乍一看去,这样的行文略显驳杂,然而仔细一想,如此做法正是由“融通”这一埃利森的精神内核所决定的,体现了研究形式与研究内容的统一,亦构成一种颇有新意的多维度研究范式。
“融通”的另一面是“坚守”。在谭惠娟对于埃利森文学思想的解读中,“融通各家”与“坚守自我”构成其文学思想的一体两面。通过对各大文学名家和各个文学流派的兼收并蓄,埃利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思想。埃利森坚决否认赖特是自己的文学之父,正是基于对自己文学独创性的坚持。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六月庆典》一再推迟问世,同样是基于对自己文学理念的坚守。在作品未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文学标准之前,埃利森拒绝让其与读者见面。从一九五二年的初始构思,到一九六七年修订稿毁于大火,再到一九九九年埃利森去世五年后的正式出版,《六月庆典》的问世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漫长崎岖。谭惠娟分别用“弑父”和“难产”来描述这两件埃利森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文学事件,使读者得以一窥埃利森文学生涯惊心动魄的一面,亦使埃利森执著沉静的文学个性跃然纸上。
本书对美国非裔文学研究领域的局限做出突破的尝试。包括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在内的美国非裔研究时常被诟病为一个闭塞孤立的学术领域,既缺乏跨区域、跨文化的研究意识,又少与美国主流文学研究交流互动。美国耶鲁大学的非裔文学教授黑兹尔·卡比曾委婉地批评道:“美国非裔研究似乎是囿于国家界限的,是狭隘的。”我国非裔文学研究者罗良功亦曾指出,美国非裔文学“常常局限于种族界限之内,有意或无意地回避美国文学大语境的存在”。在本书中,谭惠娟借助她的异国人视角,营造出一个较为开放的学术语境。譬如,本书以不小的篇幅分析巴赫金与埃利森的共性,强调二人思想上跨越时空的平行呼应,突出二人共同的边缘身份,挑战了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本土意识,可谓具有跨区域研究的眼光。又如,本书试图拆解文学研究中的种族藩篱,将埃利森与五位声名赫赫的美国主流白人作家联系比较,以此探寻埃利森文学思想中的“白色”基因。
(《拉爾夫·埃利森文学研究》,谭惠娟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