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驱动下的产业变革分析

2019-04-20王莎莎卢山冰郭立宏

人文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驱动互联网+

王莎莎 卢山冰 郭立宏

内容提要“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的标志,是对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本文总结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的主要类型,对“互联网+”驱动下的产业变革机理进行分析,提出 “互联网+”在我国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在“互联网+”驱动下引起的产业变革,将推动新常态下我国未来经济走向新的征程,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和谐、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产业融合产业变革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9)04-0090-09

一、引言

1.“互联网+”的提出背景

近年,“互联网+”已成为诸多行业最为热门的名词,各行各业均在试图解析这一新兴名词的内涵,并积极想方设法融入其中。2015年3月,马化腾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提出应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促进跨界融合,鼓励产业创新,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同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李总理在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自此,“互联网+”行动計划上升成为国家战略。①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发表6个“互联网思维”的主旨演讲,并提出全面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计划。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将会不断地加速渗透至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互联网+”形成的创新驱动机制也将受到持续关注。

2.“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是在创新2.0时代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新业态,是互联网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形成的成果,在新的领域创造的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资源中的优化配置和集成作用,从而在社会各领域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的,自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进入了中高速增长期,在经济的转型期,需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带动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促进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与此同时,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优化升级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互联网+”研究现状

关于“互联网+”对产业变革影响的研究是近几年学术研究和政策层面热议的话题。众多经济学者主要从产业融合、产业集群、企业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

众所周知,“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最基本的影响体现在产业融合上,而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制造业经历着一次全新的产业模式变革,逐渐形成的 “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体系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战略性的机遇。肖静华、毛蕴诗、谢康:《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智能制造体系与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经济评论》2016年第3期。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业也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业相互独立,将建立自己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与银行成为竞争对手,对金融业影响巨大。何师元:《“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改革》2015年第7期。在大数据推进下,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创新,体现出典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结构与特征,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启了“自金融”的发展方向。赵燕、张成虎、王雪萍:《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12期。对于传统的旅游业,近几年来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在线旅游服务商,这些服务商以顾客满意度为总目标,从消费者因素、支撑平台因素、产品与服务因素等指标建立了衡量消费者意愿的信任评价体系。吉小叶、彭佑元、杨丽:《在线旅游服务供应链视角下消费者信任度的模糊评价》,《旅游经济》2015年第12期。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技术进步和创新、消费者的各类需求、旅游相关产业的关联性以及旅游市场外部变化的环境等因素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旅游业的相互融合,为我国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徐金海、王俊:《“互联网+”时代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6年第3期。

在“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驱动下,产业集群构成要素的性能和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并改善了与集群外部环境的关系,其目的是要建立信息空间邻近的“互联网+”型产业集群。柳洲:《“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第8期。从实质上分析,“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也可以说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一种融合,是在“跨界经营”视角的基础上使 “互联网+”模式在生产生态圈、研发生态圈和商业生态圈实现三重报酬递增的经济循环。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0期。同时,“互联网+”是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驱动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推动着不同行业迅速融入全球价值链,这种多层面、跨产业、具有创新性的信息技术知识外溢也是推动传统企业实现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的过程。黄鸣鹏、户国栋、高照军:《新常态下互联网产业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机制》,《管理现代化》2015年第5期。

综上所述,以往的文献对“互联网+”的研究主要是以产业融合、产业组织、企业升级转型等相关具体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尚没有以全产业的整体产业变革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对“互联网+”进行研究。本文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出发,梳理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主要类型,对“互联网+”驱动下产业变革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路径选择,这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基于“互联网+”的产业融合

“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的标志。产业融合是“互联网+”对产业变革最直接、最根本、最深入的影响,近几年来,“互联网+”已经改造并影响了许多传统产业,先是产品营销渠道的互联网化,再是产品本身的互联网化。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首先,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竭尽所能透明一切信息;其次,对传统产业中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使用互联网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现今,“互联网+”已经与众多传统产业全面融合,这些产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互联网+零售业”

传统零售业是受互联网冲击最大的行业,电子商务的兴起打破了传统零售业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了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成本。

2015年5月12日,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京东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个用于评估电子商务、“互联网+”等信息要素集聚程度及绩效表现的综合性指数——《复旦-京东信息消费指数研究报告》,“复旦-京东信息消费指数”是第一个系统全面地量化分析“互联网+零售业”的综合指数,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价值发现体系。报告选取2014年第二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为依据,首次对“互联网+零售业”给出了测评结果(见表1)。数据来源于2015年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与京东研究院联合公布的《复旦-京东信息消费指数研究报告》。

指数以50为基准值。如果本期指数大于50,表示该指标本期的值大于上一期的值,反之则相反。表1显示,从2014年第二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四个季度中,信息消费指数分别为52.92、52.38、53.49、5016,由此可见,“互联网+零售业”的综合指数总体呈上涨趋势,线上零售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在三个子指数中,只有电子商务行业景气指数在2015年第一季度低于50,分析得知,由于2014年第四季度,“双十一”等大型促销活动引爆了线上线下的消费狂欢,而春节期间是零售行业的低谷期,因此,2015年第一季度的电商行业景气指数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信息消费指数未来将引领和推动“互联网+零售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以“互联网+”促进传统零售业的升级和转型,而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的兴起也将或已经带来传统零售业的新一轮变革。

2.“互联网+金融业”

“互联网+金融业”是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打破各种信息壁垒,实现支付、资金融通、投资等金融服务。从产业链看,“互联网+金融业”包括资金募集、理财、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金融信息服务等多个环节,与传统的金融机构有着显著区别。

由表2可看出,“互联网+金融”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的优势了解客户的融资需求,缓解了传统金融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信息流带动资金流,通过数据分析在线为客户提供授信服务,审批后给予匹配的融资额度。2015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突破万亿元,达到11805.65亿元,同比增长258.62%;历史累计成交额达16312.15亿元;日均成交额32.34亿元,较前一年的9.02亿元增加了23.32亿元。数据来源于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2016年4月24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465756.html.

“互联网+金融”的实践改写了传统金融业的竞争格局,通过对传统金融的局限性和弊端进行改进,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率、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3.“互联网+制造业”

“互联网+”可为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提供平台和支撑,这种融合将传统制造业变成了智能制造业——智造业。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物理设备相互融合,从而产生化学反应,使物理设备具有自动控制、远程管理、即时通信等功能,实现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方式的变革。智能制造业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智能化”:生产的智能化、销售的智能化、产品的智能化、企业的智能化(见图1)。

在这四个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全面融合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从根本上促进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实现智慧生产,构建新一代的智慧工厂,同时从网络众包、协同设计、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对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体系进行重塑,促进组织创新,实现智能制造。

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智能制造定位为中国制造业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力图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这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智能制造的这一战略定位,本质上与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全球智能制造合作计划,及欧盟IMS2020计划的定位是一致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

4.“互联网+旅游业”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下,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种融合主要是以提高游客便利度水平和提升游客满意度为出发点,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整合促进互联网+旅游业的战略资源,实现各类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化载体在旅游业的深度应用,利用大数据、O2O、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推进旅游业的全面升级。一种新的旅游供应商OTA(在线旅游服务商)作为“互联网+”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产物应运而生,线上预定、线下消费的方式作為旅游业新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众多消费者旅游时的主要选择。

易观智库、百度旅游、百度大数据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自由行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已达到4237.2亿元,互联网渗透率突破10%。数据来源于易观智库、百度旅游、百度大数据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自由行市场研究报告》。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趋势预测2014-2017》(见图2),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交易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到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4983.4亿元人民币。数据来源于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趋势预测2014-2017》。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之外,医疗、公共服务、通信、交通、教育等传统行业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展现出产业融合新发展的态势。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互联网必将与更多传统产业实现深度融合,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助力。

对于传统产业来说,与“互联网+”相互融合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实现新经济形势下从传统产业到新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互联网产业来说,其本质是以生产有形产品的实体企业为依托,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互联网产业,都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使有形的技术、商品与无形的互联网不断融合、改造创新,推动“互联网+”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互联网+”驱动下产业变革的机理分析

“互联网+”影响深远,“互联网+”驱动下产业变革的机理分析首先从产业融合开始,不仅影响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产业结构,也带动了战略要素、管理方式和竞争能力的变化。在产业融合的驱动下,产业变革中融入了信息技术的变革和创新,知识的创造和流动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形成,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并进一步催生了新的产业,这对产业布局、产业链、产业组织等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最终促使产业变革成为现实。

1.加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使得信息要素融入传统产业各个环节中,利用信息交换节约时间成本,减少重复环节,提升效率,促进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这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原因。“互联网+”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动力,简化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沟通障碍,改善消费者生活习惯,推动实体经济能够在信息对称的时代中向上发展,实现了各个传统产业的转型换代。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见表3),我们可以看到,从2010年到2015年以来,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50%。这几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使我国产业结构由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确,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在不断培育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同时,也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其中2015年的数据来源于2015年10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的发言,为前三季度的数据统计。

2.构建新的产业链,打破原有的产业链布局,促进产业链智慧升级

在“互联网+”时代,实际上就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产业链进行解构和重构。“互联网+”解决了传统产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会更有效果。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去中间化,消灭产业链中的中间环节,然后利用“互联网+”对产业链进行重组,让原有的生产和服务模式,由定点采购和定点服务变成多点采购和多点服务。在传统产业的产业链中来看,就是“互联网+”打破了旧的区域选择和区域界限,产业供需链发生了重组,同时重新解构产业价值链,利用“互联网+”来重构价值,让供需双方做到更科学、更精准的匹配,“互联网+”实际上是在做“产业链-”,产业链依托“互联网+” 大幅度降低了交易成本,实现了创新升级。

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对产业链的各类信息进行有效集成,实现数据互通有无,高度融合的大数据平台将使产业链中各级企业从研发设计阶段到全寿命周期维护都实现协同工作,使产业链变得更加紧密。对于原有的产业链来说,“互联网+”不仅是一个营销的渠道,还是一种产品设计的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流程和决策准确性,在产业链中发挥领头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整个产业链效率,促进了产业链的智慧升级。

3.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和产业协作将成为中国所有行业和企业实现业务拓展、变革和转型的重要支柱。其中以云计算为平台、大数据为核心、物联网为手段,三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创新。与此同时,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必须加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互联网+”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具有较高的外部特征,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由于“互联网+”本身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平台经济效应以及对于长尾理论的应用,使得相关产业在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条件下达到量和质的飞跃,加速促进了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大趋势下,迅速与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实现融合创新,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为中小企业的智能化提供支撑环境,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成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深化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

“互联网+”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范式,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方面所受的约束,提升产业集群的资源配置能力并改进价值增值模式,在信息空间中整合不同企业竞争优势,形成规模优势和外部经济效应,使得一些地理邻近的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柳洲:《“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第8期。

“互联网+”使得产业发展的模式发生了巨变,正在推动着产业的融通和创新。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传统产业的创新附加值也将被激发出来,单一类型的企业很难获得全方面的成功,以“互联网+”为基点,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互联网对经济主体、影响范围没有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域的人只要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可以参与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同时,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升级、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升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业集群的跨界融合水平。

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力,同时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区域内产业集群的价值优势,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国际性区域升级,提升了区域资源的协同配置能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5.融入“互联网+”思维,改变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从企业的决策层来看,“互联网+”对企业的影响最核心的是要求决策层对企业管理模式观念的转变。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中,所谓企业管理,不只是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组合和使用,更是要求决策层思维方式和理念的转变。由于“互联网+”的技术力量推动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许多企业的管理模式远远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这就需要加快企业转型的步伐,企业组织架构的变革、商业模式的改变、工作流程的重组、行业价值链颠覆、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决策要求等等都是促进企业尽快适应“互联网+”大环境的有效手段。

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的驱动下主动进行变革是适应当前经济转型期的迫切需要,企业需要根据新时期顾客的多种需求调整所在行业的前期产品和后期服务,跟不上“互联网+”时代脚步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因此,善于整合利用传统企业的现有资源优势,通过集约型经济手段找到所在行业的“互联网+”,形成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就成为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企业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形成分散用户、多场景、跨平台相结合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使之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秩序,力促融入互联网经济圈,从而开展海内外全球经济一体化。

五、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互联网+”的驱动下,我国各产业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产业融合和产业变革的过程都不是单向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互相影响,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因此,正确选择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路径,能为我国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对实现我国经济跨越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 各级政府部门需高度重视,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自从“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以后,“互联网+”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当前,“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来临,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也需要划入各级政府部门近几年的工作重点,政府指定的公共政策对“互联网+”的发展具有支持性、主导性作用,从而实现政府主力引导、企业协同合作,支持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大面积部署新信息基础设施,引进“互联网+”关键技术,重点针对中小型企业,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职业培训,通过改进服务模式促進管理创新,加快推动“互联网+”深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提质增效,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助力“互联网+”服务商形成,推进实现普惠金融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一批以“互联网+”服务为主要业务的第三方服务企业将会出现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这些企业本身不会从事互联网+传统企业的生产、制造及运营工作,但是会提供很多涉及“互联网+”技术的第三方服务,例如大数据、云系统、电商平台、O2O服务商、CRM等软件服务商、智能设备商、机器人、3D打印等增值服务,更多的是做双方的对接工作。“互联网+”服务商的兴起,有助于实体企业、政府部门等在协同合作中寻求“互联网+”的经营模式或者管理模式,进一步扩大“互联网+”影响的范围,推动其进入产业互联网化时代。

在“互联网+”服务商兴起的同时,众筹、P2P网络信贷、数字货币、微金融、第三方支付等的快速发展,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根本是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传统产业跨界融合、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而自金融时代即将来临。自金融是自媒体、互联网金融、社交网络等相互融合,进而产生的金融新形态。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到2020年,在我国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因此,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助力“互联网+”服务商形成,将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和覆盖率,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要,从而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从根本上全面实现普惠金融。

3.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协同,加快创新驱动下的产业新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大数据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是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相当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库”。云计算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类似于互联网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直白的讲是相当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将大量的硬件资源虚拟化后重新分配使用。物联网相当于互联网大脑的感觉神经系统,物联网产生大数据,大数据助力物联网。“互联网+”的实质是互联网的进化和扩张,是一个互联网与现实世界从广度到深度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只有做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协同,才能促进“互联网+”的和谐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体验与诉求让企业真正开始关注消费者的体验质量和满意程度,使得创新越来越民主化,从而实现了消费推动经济的有利格局。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合作逐步形成,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也逐渐延伸与扩展。以创新驱动推进产业的自主创新,加快“互联网+”驱动下产业的新发展,必将助力经济新常态下产业优化升级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张礼立:《“互联网+”推动发展的九大途径》,中国经济网,http://blog.ce.cn/html/83/656483-1920148.html.

4.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

人才资源是推动“互联网+”时代产业创新升级的关键因素,而“互联网+”时代是对传统产业时代高度分工的人才资源配置模式的创新升级。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综合化、高水平化,要求具有跨学科性、复合型、创新性的全面人才。实质上来看,创新驱动就是指人才驱动,创新复合型人才将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要提高“互联网+”创新复合型人才的综合能力,需要加快传统教育改革,实施创新型教育,优化并形成跨学科的学习环境。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教育和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我国科技人才资源的创新和融合,建立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推进“互联网+”长期高速有效地发展。

5. 加快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开创网络安全治理新局面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逐渐加深,以及众多移动终端的普遍使用,接入到网络中的设备、信息将会面临新的安全风险,保障互联网系统安全的设备、技术和服务的需求将会大幅增长,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实现智能化防御手段保障网络安全,并加快促进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首要的工作重点。由此,互联网安全治理体系的构建将初步形成,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之间的多方协作治理机制需要逐渐完善,增强全民網络安全防范意识,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网络安全应急系统,推进网络安全政策法律建设,在实际应用中创造一个安全、绿色、和谐的网络技术环境,使网络安全技术标准形成共识,加快专业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开创网络安全治理的新局面。

六、结语

“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道路,变革和创新是“互联网+”的重点。传统产业的变革不仅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变革,也带动了要素分配、管理方式、产业重组和竞争能力等的变革,这些变革促进了我国传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呈现出更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新兴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在“互联网+”驱动下产生的,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快速转向创新驱动。

目前,“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上升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战略。在大数据和信息化的平台上,“互联网+”将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下,“互联网+”将与“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助力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引领中国“十三五”经济创新发展,提高我国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牛泽东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驱动互联网+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