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企业相关的“两会”十大关键词,核心是“振兴制造业”!

2019-04-20任慧媛

中外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两会伦理制造业

任慧媛

3月15日,2019年“两会”落下帷幕。

作为全年几乎所有重大议题的年初检阅,“两会”从《政府工作报告》到焦点提案、议案,再到部长、代表、委员三大通道的实时专访,大量百姓热议、政策关注的2019年重要议题浮上水面。

作为为企业管理者服务的媒体,《中外管理》则在纷繁的“两会”信息中,重点关注那些与企业命运密切相关的“两会”声音——它们不仅在“两会”期间成为讨论议题,更是值得企业管理者全年关注的经营命题。

为此,《中外管理》特别筛选出2019年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两会”十大关键词,为企业管理者把准2019的前行方向服务。

1、制造业减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几年利用营改增等载体,平均每年给企业减税降费1万亿元。今年下决心进行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减税降费红利近2万亿元人民币。4月1日减增值税,5月1日降社保費率,将全面推开。

“大规模减税降费,是要动政府的存量利益,要割自己的肉。这是一项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改革。”李克强指出:给制造业等基础行业、给带动就业面最大的中小企业明显减税,实际上是“放水养鱼”、培育财源。“我们还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这也是一项改革。从趋势看,应该给实体经济、给企业让利,让它们在国民收入分配蛋糕中的比例更大,这样能更多带动就业,让就业人群增加收入。”

李克强指出:今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是一项重大改革和重要抉择。占增值税50%多的制造业增值税率明显降低3个百分点,建筑业等部分行业降1个百分点,其他所有行业确保只减不增。对所有中小微企业实行普惠性减税,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从原定的20%,降到16%。

2、“智能+”

2019年3月5日,“智能+”一词首次出现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不难看出,“智能+”已经开始接棒“互联网+”、人工智能正成为今后改造传统行业的新抓手。这是“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取代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人工智能”,可以理解为人工智能的升级版。

在“智能+”时代,高新技术对产业的渗透将不断走进深水区,信息沟通也将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能实现互联互通。值得关注的是,多数国家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已经走过了萌芽阶段,接下去将进入拉开距离的快速发展期。中国拥有最多的用户群体,在推动技术应用的决心和调动资源的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但面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还需加强原始创新,这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

3、5G发力

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已成为当下全球通信行业的热点。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指出:如果说从3G到4G的升级还是在基于速度的变化,从4G到5G的升级则是从万人通信到万物通信,再到万智(人工智能)通信的跨越。

“我更期待利用5G技术发力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领域。”张云勇谈道,“这也是我们非常看好5G技术应用的一个点,未来也会发展为5G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化的一个点。”

谈及推动5G技术发展的核心,张云勇说,推动5G的发展关键要靠“3+1”。他介绍,“3”代表市场驱动、政策驱动和技术驱动。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用户市场,5G被列为2019年全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各地方政府也已在积极谋求5G技术的战略合作等。至于技术驱动,还存在芯片和操作系统方面的制约。“从根本上说,这是全产业链的问题。以芯片为例,即使有了设计,但材料、生产工艺等都需要综合考虑。”张云勇坦言。

张云勇表示:除去上述三个关键驱动因素之外,5G技术的发展还需要一些立法保障。例如,自动驾驶的发展需要相关交通立法,无人机将涉及到空域管控,以及5G工业互联网涉及大数据隐私立法等。“因此,未来通讯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这‘3+1:即技术驱动政策驱动市场驱动这三个驱动力,再加上一个保障性措施,就是行业监管和立法”。

4、就业优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代表通道”中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是就业优先政策的升级版,使政策体系有了确定的目标。

而“就业优先”正是制造业受到今年“两会”极大重视的重要背景。

蔡昉表示:过去中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主要是经济增长速度等,但随着中国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速与就业之间的弹性系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把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实施的依据,目标可以更加明确,也在就业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之间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机制。

针对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为何将城镇调查失业率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蔡昉称,5.5%是比较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比较充分就业”不是指零失业率,而是指失业率不包含周期性因素,主要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这部分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功能、好的信息传递机制等有关,解决这一问题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培训、教育、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完善市场功能,让求职者和有用人意向的企业更好衔接。

5、技术+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在“两会”期间表示: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里,正出现一个变化——数字经济逐渐由消费者导向,向生产者导向转换。

而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白重恩认为:一方面是量的变化,需要更多数字经济人才。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很多是通用的,一个应用可以服务几亿甚至十几亿消费者。但是,生产者的应用往往是专用的,针对每一个场景就要设计一个应用,这需要更多的人才投入。

另一方面是质的变化。这样的人既需要非常熟悉技术,也需要对企业的管理非常了解。所以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得企业管理的人才。经济管理学院有更大责任培养出更多既懂技术、又懂得企业管理的人才,还包括对现有的企业家增强数字战略管理能力,为产业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6、工业互联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围绕这一主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张英指出:建设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对于技术人员和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能力,既需要懂工业运营需求和网络信息技术,又要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目前,企业原有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满足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

在2019年两会上,值得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大议题,聚焦于“振兴制造业”

对此,张英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一是加大工业互联网人才政策扶持力度。建议把工业互联网人才纳入相关部委《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这类文件中,并作为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之一,同等享受其政策优惠。面向重点高校,率先探索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

二是设立工业互联網相关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议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领军企业、知名院校等联合,在全国制造业重点集聚地区,深化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互动,共建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以及依托有关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

三是加大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和引进支持力度。建议针对全球高层次工业互联网人才,参照紧缺人才引进办法,以最大的力度吸引海内外工业互联网领军人才和团队。同时,加大对工业互联网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激励力度。建立高技能人才(如工业互联网人才)职级晋升制度,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

7、“效率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传统行业要充分利用5G带来的市场机遇,推动智能化改造,创造出更多“效率红利”——“效率红利”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抓手和新动能。

杨元庆提出这一系列建议的大背景是,近年随着劳动力、市场、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红利的释放殆尽,中国制造亟待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从全球范围来看,制造业格局也正在发生巨变,发展中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业,发达国家引导高端制造业回流,中国制造业面临双向挤压。

为解决以上问题,杨元庆提出:应“明确效率红利的政策导向”“加强对智能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打造智,能物联网标杆案例”等。

效率红利的释放有赖于成熟市场机制。杨元庆认为,加强市场监督有利于效率的提升,呼吁政府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和反垄断的执法体系。

8、科技打假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注食品药品领域的假冒伪劣和打假问题,并提出通过科技加多元共治的模式来打假。

食品企业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胡建文提出:“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日益成熟,有的电商平台积累的商品溯源和防伪技术为打击侵权假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联合技术成熟的互联网企业建立公共的食品药品防伪溯源监管平台。消费者利用智能手机下载识别软件,就可以知道食品的产地、厂家等详细的信息,让不良商贩和劣质产品无处遁逃。”

公安执法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特级优秀警察郝世玲在建议中指出:“比如:阿里巴巴开创了12项专为打假而生、不断迭代的‘打假黑科技,联合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消费者等社会各界共建打假共治系统,将原本散落各处的打假资源、信息线索、鉴定资源聚合到一起,实现了对制售假全链路的溯源打击,从根本上解决了假货流出的问题。”

看来,几十年来不断升级政府和民众共同参与的打假活动,正在走向“科技打假”时代。

9、《外商投资法》

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意味着,中国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认为:外商投资法立法体现了科学性和民主性。既按照客观的、科学的原则进行立法;同时经过多方讨论,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德勤中国副主席蒋颖在过去的调研中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对于将中国市场作为投资首选地的定位没有改变。中国市场的消费红利、转型红利、制度红利等给外商投资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但外商投资企业反映最突出的是中国法律体系的不透明性和自由裁量权过大,对于企业投资带来不确定性。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指出:应对贸易摩擦、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坚持多边贸易规则,坚持全球经济一体化。把举办进博会、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以及这部法律的出台等举措串起来看,所有的外国投资者、企业家都能看到,中国是实实在在彻底地开放。

同时,“这部法回应了到目前为止外商投资的疑虑、担忧,包括国际舆论上的一些讨论,比如强制技术转让。说明我们优化外商的营商环境是动真格的。”杨成长说。

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是否会如同过去中国加入WTO一般对国内企业、民族工业带来压力?杨成长表示肯定会有:“从这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我们不怕竞争,变压力为动力,这对激发我们自己的科创能力、科创活力大有作用。”

10、“科技伦理”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关于加强科技伦理建设践行科技向善理念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强科技伦理建设,践行“科技向善”理念。

“我国正全面进入数字社会,构建包容、可信赖、可持续的数字经济社会。数字技术在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信息过载、数据安全等问题。基因编辑婴儿、数据和算法滥用等违背科技伦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凸显了科技伦理的重要性。”马化腾说,“对科技伦理的关键问题在认识上有共识,行为上有共振,才能发挥好科技伦理对科技创新的调节作用,促使科技活动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科技伦理,数字中国建设离不开科技伦理,数字时代的商业竞争离不开科技伦理。”马化腾说。

马化腾建议,国家层面要针对相关新技术制定伦理准则,对新技术应用进行引导和规范。行业主管部门应采取与行业主体、学术团体、社会公众等多利益相关方合作的方式,制定相关伦理准则,并支持行业自律,包括建立伦理审查、成立自律组织、制定行业标准等。同时,要加快研究新兴技术领域的法律规则问题。另外,还应积极推动新技术领域的全球治理,参与国际标准、规则的制定,包括推动建立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全球共同伦理框架,确保人工智能持续造福于全人类和全世界的发展。

总结

振兴制造业是2019资源倾斜方向

总结起来,无论李克强总理“给制造业等基础行业明显减税”,还是“智能+”接棒“互联网+”,为制造业赋能,抑或5G技术发力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以及“就业优先”、“工业互联网人才体系”、“效率红利”、“科技打假”“、科技伦理”等,绝大多数与企业相关的“两会”关键词,是与振兴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相关的。

制造企业在2019年,务必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辜负社会和行政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的战略机遇;在2018年严重受挫的互联网和新经济,则须重点关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换的时代背景,在中国经济重要板块的深层转换中,找到新的“效率红利”。

猜你喜欢

两会伦理制造业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