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心制”之下的中国电竞联盟
2019-04-20石翔
石翔
一早上,宁泽涛宣布退役的消息迅速刷屏,有人惋惜天赋的可能性就此丧失,有人感叹运动生涯的艰辛。目光被再一次聚焦到里约奥运会之前的代言问题,伊利和蒙牛的赞助商权益之争。
体育背后遵循着一个基本的商业规律,谁创造价值,谁获得最多的利益,其余的利益分配则以和内容本身的人相关程度而逐步递减。这是所有以人为核心的内容产业都逃不开的规律。
两三年之前的电子竞技,无论是否蛮荒,从流入现金整体上的分配来讲仍旧大致符合这个规律,运动员们拿掉了总体比例中最高的收入部分。这些年轻人还没学会雇佣更好的团队来服务自己以创造更高的价值,但是生态本身是仍旧是健康的。
三年时间过去了,整个中国电子竞技最大的发展可以聚焦在一个词——联盟化。俱乐部们被游戏发行商以强力的手段整合在一起,联盟无处不在。“体育联盟”这个词其实并不产在中国,在中国电竞之前中国的体育世界里从来没有过联盟一说,那是美国的东西,支撑了整个北美商业体育巨大市场的根基所在。
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的《晏子使楚》里有这么一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当北美商业体育的联盟来到中国,入乡随俗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长得像联盟,实际上确如体制之内的篮管中心、乒羽中心、游泳中心一般酸涩。到底是服务好每一个联盟里的运动员,还是完成好绩效指标以图升迁,这是中国特色电竞联盟的关节所在。或者,联盟本身身处一个大企业腰部的时候,又有谁能逃得出权力循环的驱使呢?
联赛一届接着一届的打,杠杆之下高楼平地起,席位一个接着一个的卖,赞助和版权一年比一年多。可是到头来,观众仍旧不愿意付费,运动员也没赚到足够更好提升自己综合能力和支撑商业运营的真金白银,那平地而起的高楼会不会有轰然倒塌的一天呢?
游泳中心要拿宁泽涛一半的赞助費,几层盘剥下来到宁泽涛手里不过两成出头,这时候讲的是知遇之恩,而不是商业规律。到头来,队员退役,成绩惨淡,到底谁还是赞助商眼里的优质标的呢?
如今走在前面的中国电竞联盟赞助和版权收入加起来要超过三亿,可是创造这些价值核心的人却没能在一个商业联盟跟随着联盟在商业上的爆发激发出更高的价值,制造不和谐声音的人也会被迅速的控制。那当杠杆到期,谁来支撑联盟继续的运转呢?
当我们回到创造这样一个商业机构初衷的时候,中国电竞的联盟们到底应不应该被称之为体育联盟,还是另一种形式的体制权力强加于体育的再现。如今哪怕是传统的中国体育都在向着协会管理转变,而电竞却在走过去的老路。
未来,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