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引入针灸治疗的价值分析

2019-04-20岳月红

关键词:偏瘫中风肢体

岳月红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人民医院,内蒙古 乌海 016030)

中风偏瘫患者的发病人群在不断增加,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如何强化该病的治疗效果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该类患者发病后要接受积极的早期康复治疗,配合以针灸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提高作用[1]。本文对50例患者行早期康复中引入针灸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23例,病程2~7(3.5±1.6)d,年龄28~75(55.9±2.6)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21例,病程1~8(3.9±1.3)d,年龄31~79(55.6±2.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早期康复治疗,包括:采取仰卧位,向外伸展患者的患侧上肢约30º,伸直伸展患者的指、腕、肘关节,将其前臂作以适当的后旋操作。在患者的下肢腘窝处放置软枕,呈弯曲状态摆放患者的髋、膝关节,并将软枕垫在下肢外侧,以免其下肢出现外旋。保持患者踝关节呈90º,在其足下位置放软枕。对患者的头部、背部、四肢等进行按摩,以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避免出现肢体痉挛的现象,每次按摩时间约为30 min,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其采取适当床上运动,当肢体功能慢慢恢复之后,再下床进行运动[2]。

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治疗+针灸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根据患者偏瘫部位选择针灸穴位,取外关穴、合谷穴、肩髃穴等治疗上肢偏瘫的患者,取昆仑穴、太冲穴、阳陵泉穴、绝骨穴等治疗下肢偏瘫的患者,头针取百会穴与曲鬓穴,针进入患者皮层后,其肢体开始出现酸胀的感觉后,停止深入,留针时间20 min,每天进行一次针灸,共治疗4周时间[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ADL量表评分,量表评分越高表示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治疗前患者的ADL量表评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个后均有提高,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其ADL量表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ADL量表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ADL量表评分对比(±s)

对照组 50 24.4±10.2 52.4±11.8观察组 50 27.5±12.1 68.9±19.3 x2 / 1.385 5.157 P/P>0.05 P<0.05

3 讨 论

早期康复主要通过摆放患者患侧,对其进行伸直伸展与弯曲的锻炼,配合按摩等,提高患者的血液循环能力,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关节粘连、肌肉痉挛现象,这些干预刺激可以帮助患者加速肢体功能的有效恢复。将针灸疗法引入中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中,对患者的不同偏瘫部位,采取针灸穴位的方法,起到疏通经络、止痛消肿、祛风止痛、理气化瘀、散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肢体水肿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4]。

分析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到,观察组患者的ADL量表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在接受两个月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要好过对照组,因此,中风偏瘫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引入针灸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将针灸治疗引入中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将其推广与该病的临床治疗上。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肢体语言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