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剂量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9-04-20杜为光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放化疗直肠癌

杜为光

(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江苏 宿迁 223900)

直肠癌是原发于直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如今直肠癌患者因手术创伤、经济及心理方面的原因,还有部分患者年老体弱,多伴有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加。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等。本研究探讨高剂量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7年06月~2019年03月直肠癌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龄平均在48~83岁。其中临床分期Ⅱ期~Ⅲ期51例,Ⅳ期5例。入选标准:患者均行影像学CT或MRI检查等,有病理学证实确诊为直肠癌,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治疗方法:放疗采用6-MV X线直线加速器,均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常规仰卧位,热塑膜固定,行全腹部CT增强扫描,并采集数据输入TPS治疗计划系统,靶区勾画为原发病灶和可见转移性淋巴结,总剂量为68~76 Gy;化疗:所有患者均行联合化疗,化疗在放疗第一天开始实施,化疗方案为XELOX(其中奥沙利铂130 mg/m2,卡培他滨1000 mg/m2 PO Bid 1~14 d q3W)方案,共3~6周期。治疗后一个月进行疗效评估,评估依据为盆腔MRI/CT检查及直肠内超声检查。

1.3 观察指标

评价该组指标有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胃肠道、泌尿道、皮肤、血液系统)根据CTCAE v4.0对放化疗急性反应进行分级[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全组及不同临床分期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Ⅱ期~Ⅲ期ORR8 3.9%、PFS 22.3个月;Ⅳ期ORR53.6%、PFS18.6个月;全组ORR78.5%、PFS20.1个月。

2.2 全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见表1。

表1 全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本方法放疗范围大大缩小,且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减少了正常组织损伤,提高病灶剂量,副反应明显减轻,患者的依从性也有所提高,减轻梗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参与度。目前临床上同步放化疗剂量大多50~60 Gy,对于高剂量使用较少,且文献资料也较少。相关研究显示同步放化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在五年后的随访中[3],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甚至高于手术组,且统计学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猜你喜欢

非手术治疗放化疗直肠癌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后放化疗的疗效对比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