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测定血清PCT与CRP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分析

2019-04-20

关键词:感染性试剂检出率

王 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感染性疾病应及时给予确诊,并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完成相关治疗,否则患者疾病进一步恶化,可出现乱用抗生素等不良现象,增加患者疾病治疗的困难程度,临床中应通过有效的诊断方式完成确诊,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1]。为此,本文主要对联合测定血清PCT与CRP的价值进行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6月~2019年6月设置为本次实验研究的时间范围,30例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细菌感染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7:8,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8~55岁,均值年龄为(36.53±1.82)岁,非细菌感染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3,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8~54岁,均值年龄为(36.46±1.7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采集晨起外周血2 ml进行检验。

PCT检测:使用万孚全自动免疫免疫荧光分析仪,质控液和试剂均为配套试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质控液、和试剂均为配套产品,检验使用的方法为双抗夹心免疫荧光定量法。

CRP检测:使用QuikRead检测,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均为配套试剂,免疫比浊法为实验检测方法。全部检测实验操作均符合实验室相关检验要求。

1.3 观察指标

对比PCT、CRP各指标变化情况和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17.0,用(±s)、(%)表示PCT、CRP变化和炎性检出率,行t、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PCT、CRP变化

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CRP含量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1。

2.2 对比阳性检出率

将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对比,细菌感染组阳性检出率更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2。

表1 对比PCT、CRP变化(±s)

表1 对比PCT、CRP变化(±s)

组别 n PCT(ng/ML) CRP(mg/L)细菌感染组 15 4.21±0.96 43.25±4.19非细菌感染组 15 0.48±0.18 6.38±1.01 t-14.7904 33.1314 P-0.0000 0.0000

表2 对比阳性检出率[n(%)]

3 讨 论

感染性疾病若长期未获得有效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应今早诊断,早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避免抗生素滥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针对危重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疾病治疗期间的费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

PCT是最早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主要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感染后4 h即可在血液检查中获得,并且6 h内可持续上升,并始终维持在该水平,感染程度与PCT含量呈正相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CRP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蛋白物质,在早期感染时含量可显著上升,临床常用于该指标对心血管疾病,创伤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进行相关诊断,但单独应用CRP进行感染性疾病诊断,缺乏特异性,应与其他指标联合应用[3]。

综上所述,联合测定血清PCT与CRP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感染性试剂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思考心电图之177》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