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咽癌放疗随访检查中电子鼻咽喉镜和NBI染色的应用探究

2019-04-20刘依男韩宇丹范艳艳

关键词:光波电子鼻鼻咽

刘依男,韩宇丹,范艳艳

(1.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1;2.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鼻咽癌在临床上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高发于鼻咽腔侧壁和鼻咽腔顶部,发病率较高,如今此种疾病也已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影响,针对此种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放射手段进行治疗,但是在治疗之后需要进行定期随访检查,现通过研究我院鼻咽癌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入组起始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全部患者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34~59岁,均值(52.3±4.88)岁,放疗治疗结束的时间与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时间间隔为3月~1年,均值(8.9±3.66)月。

1.2 方法

选择摄像系统主机(型号:OTV-S7Pro;生产企业: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将电脑与此仪器进行连接,这样在检查过程中能够快速将图片传送至电脑,从而可以顺利进行下一步的拍摄工作、保存工作、图片打印工作[1]。医师使用丁卡因溶液喷雾(浓度为1%)对患者双侧鼻腔黏膜、口咽、咽喉部位的黏膜进行麻醉,并配置200 ml达克罗宁+2 ml肾上腺素(浓度为1%)的溶液对患者的鼻腔粘膜进行收缩麻醉,3次以上,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随后医师在患者鼻腔两侧中插入电子鼻咽喉镜,充分观察,若是发现患者病情有复发的迹象,则需要在电 子鼻咽喉镜的引导下钳出鼻腔肿块和口腔肿块,并将肿块送到医院检验科进行病理性检查。在电子喉镜下采用NBI染色,使用滤光器过滤内镜中所发出的光波,NBI系统则主要是采用窄带滤光器,限定不同波长的光,仅仅只留下540 nm波长的绿色窄光波以及415 nm波长的蓝色窄光波,且光波穿透患者鼻咽部位的深度也不一样,绿色波段能够显示患者鼻咽部位中间层的血管,而蓝色波段则能够显示患者黏膜下的血管网,从而能够增加黏膜下血管以及黏膜上皮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2 结 果

全部患者的检查结果表现如下,见表1。

3 讨 论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发现患者在治疗后有很多不良反应,其中喉返神经麻醉可能与放疗治疗之后损伤到了患者的神经、血管、结缔组织受到了损伤有一定的关联;其中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可能是因在治疗中损伤到了患者的黏膜,因此导致黏膜纤维受损、黏膜水肿充血,患者的鼻窦引流系统发生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炎症症状;其中鼻咽癌之所以复发可能与患者的肿瘤生物学行为、照射剂量不合理、身体状况、病期有很大的关系;其中鼻咽腔扩大、咽隐窝增宽则可能与患者在放疗后咽旁肌肉发生萎缩有关;其中鼻咽部、后鼻孔发生了闭锁或粘连,且在鼻部出现了大量的痂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放疗导致肿瘤组织发生了坏死,且医师也未能及时的清理患者的鼻咽和鼻腔,从而导致结缔组织发生增生,从而形成了瘢痕组织[5]。

表1 检查结果情况(%)

综上,鼻咽癌在放射治疗后的随访过程中采用电子鼻咽喉镜进行检查,有极高的价值,能够直接性的观察放射治疗后的副作用和临床效果,也可及时发现病情复发的迹象,建议推荐。

猜你喜欢

光波电子鼻鼻咽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基于DFI-RSE电子鼻传感器阵列优化的葡萄酒SO2检测
基于电子鼻的肺癌无创检测研究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鉴别早期鼻咽癌与鼻咽良性增生的价值
飞到火星去“闻味儿”——神奇的电子鼻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CT初步诊断
纳米材料应用浅析
可探测超级细菌的电子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