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意义初步分析

2019-04-20

关键词:不合理药学疗程

梅 震

(泰兴市第四人民医院(虹桥卫生院),江苏 泰州 225444)

抗菌药物疗程范围较广,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1]。本文针对我院100份抗菌药物处方,总结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在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中随机挑选出100份,时间选取为2017年6月~2019年5月。将处方分为对照组50份、观察组50份。分组方式由时间决定,对照组选自2017年6月~2018年5月,未使用药学干预;观察组选自2018年6月~2019年5月,使用药学干预。对照组:男女患者之比为51:4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46.51±2.34)岁。观察组:男女患者之比为53:47(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5岁,平均(45.78±2.32)岁。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信息上分析,两组表示出P>0.05的结局,提示组间差异微弱,可比性强。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a)纳入标准:(1)资料完整可随访者;(2)单重感染患者。

b)排除标准:(1)发生过敏反应这个;(2)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者。

1.3 方法

将处方分为对照组50份、观察组50份。分组方式由时间决定,对照组选自2017年6月~2018年5月,未使用药学干预;观察组选自2018年6月~2019年5月,使用药学干预。具体如下:①参考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制定医院管理制度,拟定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限制,严格遵循规范进行药物的使用;②留存治疗档案,记录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③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定期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解决患者服药期间的疑虑,防止患者盲目用药。

整理两组数据,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率,平均用药疗程以及平均费用。

1.4 观察判定标准

不合理用药统计无指征用药、剂量不当、疗程过长、不合理联合用药以及其他不合理现象。统计单项不合理用药率和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2]。

1.5 统计学方法

由SPSS 19.0分析结果,疗程、费用(±s)行t检验,不合理用药率(%)行x2检验,以P<0.05为有分析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合理用药率比较

观察组单项不合理用药率和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分别为18.00%(9/50)和20.00%(10/50),均远低于对照组的28.00%(28/50)和32.00%(32/50),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合理用药率比较[n(%)]

2.2 平均用药疗程以及平均费用比较

观察组平均用药疗程以及平均费用分别为(3.16±1.24)d和(215.41±15.33)元,均远优于对照组的(5.15±1.62)d和(357.84±18.61)元,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16,4.7817;P=0.0000,0.0000)。

3 讨 论

感染性疾病由各类微生物引起,主要是细菌感染。抗菌药物是临床常见的抗菌治疗的药物[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引发各种不良后果,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此项试验中,观察组单项不合理用药率和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用药疗程以及平均费用均远优于对照组。表明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坚持药学干预,可显著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可促进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化,降低不合理用药率。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学疗程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差评不合理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