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纪律审查流程优化的几点思考

2019-04-19胡春云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3期
关键词:执纪纪律纪检监察

胡春云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要求纪律审查工作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纪委全会精神,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做好纪律审查工作,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纪律审查流程优化进行研究探讨。

一、对纪律审查流程的认识

1.纪律审查工作的内容

纪律审查是企业纪委、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严

肃党纪党规的中心环节。新形势下,纪律审查工作要强调政治性、纪律性,突出党纪的特点,对照党章和党规党纪,重点查找党员干部在遵守、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2.纪律审查流程的内容

流程是管理学概念,主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对企业而言,是一系列工作环节的连接流转,比如:涉及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决策、审批、会审、签字、授权、批准等管控类活动的过程。纪律审查流程是将问题线索从受理、核实、审查、审理到处分的一个完整过程。按照流程管理理论,纪律审查工作流程体系应以问题线索为核心,党的纪律为标准,工作规则为遵循,使各工作环节成为相互连接、相互印证的一个整体运作系统。

3.实施流程优化的理论依据

管理学认为,组织的发展过程就是通过各种业务活动的实践

及业务流程的优化,不断整合企业的各种能力,以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核心竞争要通过流程的优化和再造得以实现。纪律审查流程作为企业流程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需要不断进行流程优化、整合,更好地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流程优化的程序和办法主要有思想发动、诊断调研、优化整改、体系建设、推广应用等阶段。

二、对企业纪律审查流程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1.纪律审查流程优化是贯彻落实党章和党内法规的内在要求。十九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纪律检查机关的执纪职能被写入党章,纪律审查是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二条明确提出,要“依规依纪进行执纪审查”。《工作规则》更是对监督执纪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规范。要贯彻、落实、维护党章和党内法规制度,加强党的纪律监督,就要切实加强纪律审查工作流程管理。

2.纪律审查流程优化是深入贯彻十九大、中纪委全会精神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中纪委二次全会明确要求,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的新任务,面对纪法衔接、执纪执法贯通的新问题,纪检监察干部要增强执纪审查的本领,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才能更好地履好职、担好责。

3.纪律审查流程优化是加强纪检监察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切实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纪检监察部门要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纪律审查工作规律,及时发现流程运行中的有效性、适应性,开展流程梳理,扎紧制度笼子,进一步规范审查程序和工作纪律,有效管控风险点,强化对执纪审查各环节的监督制约,构建好自我监督体系,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肩负起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职责。

4.纪律审查流程优化是适应烟草行业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党中央坚持以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为重大政治任务,严肃查处企业多个重大腐败案件,这说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这种形势下,强化纪律审查工作流程管理,有利于巩固反腐败的压倒性态势,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纪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对企业纪律审查流程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原有工作办法是纪律审查工作流程的基础。多年来,纪律审查工作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等规定,严格落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的工作要求,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其次,现行的党内法规制度是流程优化的依据。近年来,随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工作规则》以及行业相关规定要求的陆续颁布出台,为开展纪律审查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政策支撑。

四、流程优化过程中需关注的问题

1.纪法不分、认识不到位。过去一段时期,与“纪律审查”相比,“查办案件”的提法更常见,执纪与司法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造成有的纪检监察人员纪法不分,对自身职能抱有老观念,对纪律审查工作流程认识混乱。十八大以来,中央把严明党的纪律提到新的高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纪检监察部门“三转”逐步深化,要求纪委强调执纪职能,摆脱惯性套路,从“查违法”向“盯违纪”转变,工作流程需要重新梳理。

2.方法单一、制度不健全。以往,纪律审查一般指纪委立案调查的案件,纪检监察部门多把主要力量集中在这类案件上,办案人员工作方法较简单。随着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深化,原有的程序办法已难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用纪律管住每一位党员,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除了立案审查,还要更多地采用提醒谈话、约谈函询、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多种形式,并相应地建立健全相關实施办法,改变过去不是“好同志”就是“阶下囚”的状况,因此,原来的工作流程办法亟待完善。

3.线索较多、管理不规范。以前,纪检监察部门案件线索来源较多,常常是源头多、线头多,管理不规范,有的纪检监察部门甚至存在“办与不办部门说了算”甚至“个人说了算”等问题。《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的实施,对线索管理、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审理及监督管理等各环节都进行了规范,特别对问题线索处置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标准,因此,工作流程也需要与之有效衔接,不断改进。

五、企业纪律审查流程优化

1.以《工作规则》为遵循,优化纪律审查工作流程。

《工作规则》出台后,对照原来的纪律审查工作流程进行分

析,使新老工作流程具体如下表:

2.以流程理论为指导,细化纪律审查工作程序。

按照流程优化工作要求,以流程管理理论为指导,在梳理部门流程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工作规则》等相关规定,对配套文件进行细化、优化,修订完善《问题线索管理办法》、《立案审查工作办法》等配套措施,绘制问题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及处分、复议复查等流程图,查找和识别纪律审查过程中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进一步严明纪律,防范风险,完善体系。

3.以责任担当为保障,强化纪律审查工作职责。

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

严治党要求,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原则、直面问题,切实履行纪律审查职责。一是增强约束力。二是增强防范力。三是增强震慑力。

(作者单位:红云红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执纪纪律纪检监察
零陵区:学校纪检监察员“充电”
监督执纪故事三则
警惕战时执纪陷入“五大误区”
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举办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
新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资中县:“三招”化解乡镇执纪难
纪检监察工作如何突破
三台县:“三大行动”从严执纪
纪律
纪律是所有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