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研究
2019-04-19于坤林谢志明司维钊
于坤林 谢志明 司维钊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借鉴了国外先进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经验来开发我国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开发流程并开发出了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将成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重要依据,对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267-03
一、引言
职业能力标准是指这种可迁移的综合职业能力由行业领域公认机构批准形成的具备同一执行力的准则[1]。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就是在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开展高职教育与职业标准之间关系的研究,从而能够科学地构建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国内高职院校的一个新兴的热门专业,国内学者对其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十分缺乏,而职业能力标准又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高职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和教育原理的指导下,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并将其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2]。从世界范围来看,高职课程体系开发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职业分析导向”再到“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3]。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是建立在专业学科基础之上将各类课程按知识内容顺序分阶段排列,组成各门课程相互衔接又各自独立、结构庞大的体系。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是按照学习理论确定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方法,把有效的学习过程作为主导思想,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学生认知能力、一般行动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职业分析导向课程体系是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开发的课程方案,主要借鉴国外的双元制、CBE(能力本位教育)、MES(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等课程体系。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该课程体系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界先进的课程体系之一[4]。
三、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教师。目前许多学校虽然都争相开设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但大多面临着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很多教师不是无人机专业毕业的,教师队伍是跨专业临时组建的,缺乏专业的航空知识以及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知识,有些教师还是学校刚引进的大学毕业生,对高职教育不熟悉,教学经验不丰富。(2)实践教学条件不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目前很多开办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校实训条件较差,缺乏无人机专业实训室以及无人机设备,甚至连像样的飞行场地都没有,没有条件训练无人机飞行操控技术,也没有条件进行无人机组装、调试、检修等专业实训,实训条件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要。(3)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不准,特色不鲜明。很多学校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几乎都是针对无人机航拍、航测、植保等目前比较热门的行业应用来培养的,没有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或学校的区域特征来进行无人机行业应用方向定位,比如说林业类、农业类、交通类这些高职院校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都不同,那么这些学校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针对的行业应用方向应该不同。(4)课程开设不合理,课时设置不科学。有些学校刚开办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没有与无人机企业深入地对接,导致课程的开设不能与职业能力对接起来,缺乏无人机行业应用专业课程。课时的设置也不太合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也对接不起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不合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也不合理,有些学校由于实训条件不够,或者是为了降低培养成本,尽量减少实训课程的开设并且实训课时也不足,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5)培养目标不明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很多学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面向社会培养具有无人机组装、调试、检修、操控等通用的基本技能,没有针对具体的行业应用来培养无人机行业应用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不明确。(6)专业教材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由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开办的专业,目前,市面上针对民用无人机应用技术公开出版的教材非常少,很多专业课程市面上几乎找不到相应的教材,专业教材严重缺乏,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目前西北工业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等正在组织相关的骨干教师开发无人机应用技术系列教材。
2.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经费投入不够。开办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培养学生的飞行操控技能需要购置较多的无人机,而且在初学无人机操控时经常会出现炸机现象,一块电池飞不了很长时间就会报废掉;培养学生的组装调试及维修技能时也需要购置大量的无人机和工具、耗材及设备,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如果实训经费投入不够,很难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无人机操控及应用技能的。(2)缺乏企业参入。当前无人机应用技术企业是非常多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也是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成熟的,但是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教育还是远远滞后的,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的。目前有些学校是盲目跟风办专业,其专业建设、课程體系构建、教材的开发以及实训教学等都缺乏企业的参入,导致培养的学生一毕业就失业。(3)课程体系开发不科学。现在有些高职学校开班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其课程的设置没有严格地遵循课程体系开发流程,而是由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自己设定的,既没有组织相关教师去无人机应用技术企业调研,也没有企业人员的参入。
四、国外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现状及借鉴
1.英国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英国是在NVQ模式下实施的职业能力标准[5]。职业能力标准包含了所有职业从业人员要求掌握的所有技能和知识层次。它将职业能力分为特定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三个层次,特定能力指某种特定行业或者岗位群展示的有别于其他岗位的必需的能力,对职业能力的培训主要体现在特定能力的培养;通用能力是相似的岗位群表现出的具有共性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从事各项职业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2.德国职业能力标准开发。德国职业教育主要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制度[6]。德国职业能力标准开发方法主要为行动导向的“能力本位”价值取向。德国的职业能力结构包括两个部分,即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3.澳大利亚职业能力标准开发。澳大利亚职业能力标准主要是对“培训包”的开发,在澳大利亚某个行业职业能力标准是由能力标准委员会来制定的,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主要是开发“培训包”,“培训包”包括8个核心能力领域,“培训包”是由职业团体负责开发的,而教育部门与相关培训机构只起咨询作用。
4.欧盟职业能力标准开发。欧盟职业能力标准包含了四个能力领域及与之相对应的知识能力要求。对澳大利亚、欧盟、美国职教教师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后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注重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个体发展能力,这对我国职教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拟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国外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启示。(1)确立“能力本位”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思想。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最大特点就是“能力本位”,德国职业能力标准开发方法主要为行动导向的“能力本位”价值取向。英国的NVQ模式下实施的职业能力标准以及澳大利亚的“培训包”模式下实施的职业能力标准都是遵循“能力本位”对职业能力标准进行开发的。(2)明确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主体。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在开发职业能力标准时,其标准的制定、实施及评价都属于不同的机构、企业,主体非常明确。由于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在高职学校里面进行的,因此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主体也应该是高职院校本身,企业及其他相关的行业部门只能起辅助作用。(3)构建职业能力标准时应对接职业资格证书。英国NVQ模式下实施的职业能力标准就是采用了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能力标准对接,这种对接使得学习者只要符合能力标准就可以获取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能力对接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更加科学。
五、开发原则和流程
1.开发原则。开发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的基本原则既要遵循科学和规范的原则,又要兼顾实用和发展的原则。
2.開发流程。(1)企业调研。选择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典型无人机应用技术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中对从事该职业岗位所应具有的知识、态度和技能等各项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使专业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更加科学准确。(2)汇总整理。由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执笔,汇总调研反馈的有关岗位职业能力方面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初稿。(3)专家讨论。从无人机应用技术行业企业里面聘请资深专家,召开专家评审会,对职业能力标准初稿进行评审,专家对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仔细地讨论,提出一些修改意见。(4)修订完成。由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对照专家提出的一些意见逐条地进行分析,并对职业能力标准进行认真地修改,使开发出的职业能力标准更加科学准确。(5)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模块体系。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课程模块体系,按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开发课程模块,将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把职业能力标准转化成课程模块体系。
开发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将成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重要依据,对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潘伟男,邓水秀,吕毅,等.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5,(5):49-51.
[2]于坤林.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职教通讯,2014,(15):22-25.
[3]徐伟莲,贾世玲,秦志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及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2014,(7):30-31.
[4]靳哲.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以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学报,2013,(6):54-57.
[5]肖化移,邱滢滢.国外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J].职教论坛,2016,(4):87-91.
[6]胡越,涂颖.清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职教论坛,2017,(1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