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方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19江舜利陈淑芳王建伟
江舜利 陈淑芳 王建伟
摘要:骨科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也是培养学生建立临床思维的重要阶段,在骨科临床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传统的骨科临床教学模式常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但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自主能力,由于骨科临床教学的难度大、课时少以及信息量大,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灵活运用能力,难以促使学生将临床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提高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式;骨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199-02
一、引言
骨科学是外科学的基础学科,临床专门对骨骼肌肉系统进行详细研究,采取物理方式、药理方式及手术方式保持骨骼肌肉系统的正常功能,骨科学是医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传统骨科学教学过程中,常采取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常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主要强调骨科学的相关知识,并且在教学中覆盖的骨科学知识较广,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难以掌握骨科学的内容并将其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内容与特点,将各种教学方式组合,并利用实物标本、多媒体以及实际病例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有效时间内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根据以往骨科临床教学经验,将多元化教学方式应用于骨科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好评。
二、骨科临床教学特点和问题
骨科临床教学能促进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具有促进作用。骨科临床教学与其他医学教学相比,前者与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等存在一定的联系,能有效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并且骨科临床教学内容包含关节、创伤等知识,具有较广的知识面与专业性。由于骨科学的内容多、概念抽象化,其一直是外科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在刚开始接触骨科教学时通常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内容较复杂,难以将理论学习内容与接触到的病种相结合,使学生产生畏惧学习的心理,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在骨科学习时丧失积极性。传统骨科临床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骨科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致使骨科学习的质量明显下降。
三、多元化教学在骨科临床教学的方法
1.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各方面的应用逐渐广泛,将其辅助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中可以发挥其自身的教学优势。传统骨科临床教学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且骨科临床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治疗方法、原理等理论教授使学生在学习上感到空洞无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由于传统教学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较差,教学任务常以完成指定内容为主,学生在骨科学习上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致使该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而通过多元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能促使学生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下展开合作式学习、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等,将骨科临床教学中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通过制作成动画、图像以及文字等方式进行讲解,能使教学更具生动立体化。在此骨科临床教学中,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被完全调动起来,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骨科学习中,使学习不再显得枯燥、无趣与沉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将知识点贯穿于临床带教。医学生在大学系统学习中已经掌握许多基本知识,但由于学生无法真实面对病例而缺乏正确的理解,不能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因此在临床带教中教师需要针对典型病例从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促使学生在临床带教学习中将所学知识与病例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对骨科临床知识的有效理解。在带教过程中教师需教授学生基本技能,由带教教师在病房中给学生演示骨科的基本操作,如石膏外固定术、关节穿刺术以及皮肤牵引术等,在教授时还需注意强调常犯的错误,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此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带教教师需重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可通过教学查房、接诊患者以及问诊等方式完成临床思维的培养,学生通过病例问诊与辅助检查的方式做出自己的判断,并由带教教师对其做出相应的指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
3.病例讨论教学方式。病例讨论教学方式可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探讨学习,促使学生能掌握骨科临床相关知识,通过提问关于骨科病例的相关问题,指导学生对其进行积极讨论,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提升,从而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结合病例提出问题的方式,给学生足够时间的思考并做出临床诊断,在教师指導下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推理与分析,能有效找出疾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探讨临床治疗方案能促使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如同置身于临床中,更有效的进行骨科临床知识的学习。另外,通过教师提出骨科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更能加深学生对骨科临床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如以胫骨骨折病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在该病例中不仅需要有专科体格检查的体征资料,同时还需有病例的基本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诊断与分析。学生在骨科临床学习中对病例进行分析与探讨,在骨科临床教学的方面来看,能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而学生的临床思维就是判断临床诊断是否正确的关键。
4.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分层教学主要以教学理论进行指导,由于学生智力与知识基础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重点掌握教学的个体化与结合骨科实际教学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与准确的分层,给予学生分层教学能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促使骨科临床教学的效率不断提升。随着我国医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单纯的骨科理论知识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骨科临床教学的需求,骨科临床教学需将教学目标转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方式,以此促使学生学习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将分层教学方式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中,能使教学目的、内容以及方法都具有多层次,既照顾了学习能力优异的学生,又解决了理解能力较差学生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骨科知识的兴趣,并保持良好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此,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使每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与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在实际面对病例时做到有章可循。
四、结语
现代医学教学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对于新一代医学生而言其不仅需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同时应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因此需积极对临床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不能把理论知识学习作为教学目标,而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将多元化教学方式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中,能有效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骨科临床知识过程中培养临床思维,从而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
参考文献:
[1]陈红卫,吴国林.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9):1775-1776.
[2]张学东,王雪飞,张亚奎.以PBL为主导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