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工业分析》专业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9-04-19颜慧琼陈秀琼林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多元化考试

颜慧琼 陈秀琼 林强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考试、考核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指导作用,结合《化学工业分析》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改革原有的考核模式,采取将课堂出勤、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课程学习心得总结以及期末总结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的多元化考试、考核方法,激励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与专业技能。实践证明,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改善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开发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化学工业分析》;多元化;考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107-02

《化学工业分析》是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是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它的任务是运用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的理论和分析手段,研究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废物的组成的分析检验方法。该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和仪器操作方法剖析、解决各种常见工业生产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独立实践动手的能力。课程考核作為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考核方式的选取对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态度、动机及行为选择等都具有评定功能、区分功能、预测功能、诊断功能、教学反馈功能和激励导向功能等[1]。

一、《化学工业分析》考核存在的弊端

过去,《化学工业分析》课程考核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组成,总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线。平时成绩比重仅占总成绩的20%,学生的考核成绩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模式过度地注重于理论学习,往往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实践应用,而且期末考试卷面以记忆性的客观题居多,主观分析题偏少,不能有效地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核模式片面地强化了学生的应试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特别是期末“一考定终分”导致专业课程考核缺乏过程性考核,致使考试和教学功能异化。而专业课程考核“唯分数论”的现象加剧了考试目的的功利化,降低了考试检查教学、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功能,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寄托于考前临时突击,只求考试过关[2]。此外,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方法片面,缺乏考试的反馈机制。由于过去的考核通常在期末进行,在考核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及时地反馈与交流,不利于学风建设和课程教学[2]。

为了充分发挥课程考核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评估作用,整合教学资源,进一步加强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管理,《化学工业分析》课程考核方法打破过去的传统模式,采取将课堂出勤、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课程学习心得总结以及期末总结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的多样化考试、考核方法,激励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通过理论分析,评价和解决一些日常的实际问题。

二、建立突出应用型教育特色的多元化考核模式

应用型教育特色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应该提倡知识和技能并重,以分析问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解决问题的技能为考核主线,摒弃只注重客观理论考查,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考核方式。积极发挥考试在教学活动中的评估、反馈和导向功能,建立考核形式与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

1.注重平时成绩。近些年以来,在国家教育部大政方针的指引下,虽然对课程考核成绩评价方式做了一些调整,将平时成绩作为专业课程考核期末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尚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评分标准供教师参考,这势必会造成平时成绩的设置比重低,缺乏科学的考核指标和监督体制,而且教师打分主观随意,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地评估。这些方面严重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3]。

为了改革传统考核模式,将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应用于平时成绩的评估中,逐步将平时成绩比重提高至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课堂出勤、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和课程学习心得总结四个方面。依据课堂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成绩。另外,在课堂上还可以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通过理论分析,评价和解决一些日常的实际问题。如通过《化学工业分析》的相关标准,讨论市面上流通矿泉水的质量和食用安全问题。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酌情给予额外0—5分的奖励。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规避了主要由期末一次性考试决定课程成绩的弊端,激励学生注重平时学习,而不是期末突击,有效地促进了学风建设。

2.注重反馈机制。考核具有预测、分析和诊断功能。通过多元化考核,学生可以及时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而教师通过考核成绩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教师需将考核成绩分析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师生从中受益。

在多元化的考核模式下,包括出勤登记、课后作业、课程学习心得、专题讨论、期末试卷的考核等,《化学工业分析》的课程考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平时成绩的考核分成若干个项目,使过程性考核始终穿插于课程学习过程中,显著地提高了学生对于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全方面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积极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明显优于往届,说明多元化的过程考核方式的确促进了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4],而且课程学习心得取代了原来的课程总结,要求学生在学期末完成,所以它起到了督促学生回顾和总结理论知识的作用。而专题讨论的开展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研素质,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是适应学生从应试教育学习转向能力培养学习的较好的考核模式,其“过程考核”的理念及课程考核项目设置等对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推进高校考核改革的几点思考

《化学工业分析》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不习惯于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加以引导。本门课程的考核改革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其考核项目的设置和安排及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都比较麻烦,而且具体实施起来较为烦琐,不仅增加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提高了课程考核的成本。另外,如何简化和规范考核的设计、安排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如何既重视个性、人文性,又注重全面性、科学性等[1]?这些问题都需要任课教师在今后的多元化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梳理。此外,在多元化的考核改革中不少学生过分注重平时成绩,完全无视期末闭卷考试,导致卷面成绩较低。同时,专题讨论过于依赖课本,缺乏创新思维,某些学生不适应多元化的考核。因此,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和辅导还需进一步关注。

四、总结

通过这次考核改革,我们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促进了《化学工业分析》的课程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加注重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平时学习的积累,同时也摒弃了过去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的不当措施,达到了专业教学目标。然而在考试改革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客观问题,如考核的设计和安排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公正性评判等,因而如何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提高其公平性也是今后专业课程考核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波,梁小红,刘冬英,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733-736.

[2]聂英.学分制下高校考试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4,(10):56-59.

[3]李红枝,毛建文,古宏标,黄榕波,邢德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高校考试改革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4):379-400.

[4]张晓京.推动“以探究式为基础的学习”[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7-28.

猜你喜欢

多元化考试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