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数据管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2019-04-19刘丹
刘丹
摘要:为为了完善《产品数据管理(PDM)》课程的教学体系,提高《产品数据管理(PDM)》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构建相应考核模式。论文首先分析了课程的特点和原有考核方式的缺点,提出了该课程考核应该考虑多样性、过程性、学生参与性和有效性的要素和原则,并基于以上原则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产品数据管理(PDM)》;课程考核;探索
中图分类号:TH1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102-03
一、引言
《产品数据管理》(简称PDM)课程是我校应对现代制造企业两化融合和数字化工厂建设需求而开设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选修课。产品数据管理(PDM)是一种对制造企业产品形成过程中有关信息和过程进行统一管理的技术[1]。产品数据管理平台已成为现代制造企业不可或缺的设计信息、生产信息、用户使用及反馈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的平台。
《产品数据管理》课程主要从应用角度介绍产品数据管理(PDM)的概念及系统的主要功能,结合典型PDM/PLM系统介绍PDM系统的对象模型及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了解PDM的实施方法与应用集成技术。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PDM/PLM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产品管理信息表达与交流能力的素养,运用PDM/PLM平台软件解决实际实施问题,培养学生掌握先进制造业流程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意识。为学生将来从事制造业信息化服务,PDM/PLM软件实施、维护及开发,以及从事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交流沟通、协作以及掌控企业实际系统的能力。短期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融入企业,参与企业PDM应用、实施和二次开发。
从软件角度看,PDM系统与CAD、CAE等CAx技术系统不同,它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类系统,因此该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系统性很强的课程。从教学内容和特点看,该课程包含理论和实践和两大部分。在教学模式上,该课程开设之初,采用的是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部分课堂模拟为辅的方式。实际教学过程中,PLM软件平台属于管理和应用技术融合类软件,功能比较复杂,与传统应用型软件比较,要求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及产品开发流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较好的理解软件各项应用功能的意义和作用。由于缺乏实际的企业体验,仅通过文字性的工程实际案例介绍,学生感觉产品数据管理离自己很远,在理论学习时,学习枯燥无味,学生往往更倾向于软件功能学习,达不到课程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课题组从2014年开始了PDM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教学中,采用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改革。为了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同时也开展了相应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二、原有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本门课程主要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平时成绩。由于本门课程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和实践技能,而闭卷考试仅适用于理论知识的考查,对于操作技能仅能以要点方式反映在试卷上,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
2.考核评价体系陈旧。过去本门成绩的考核,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0%,主要评分依据为到课率;第二部分是上机操作,占总成绩30%。主要考查学生对系统基本功能的掌握,主要评分依据为最终实验报告;第三部分是期终闭卷考试,占总成绩60%。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点和系统操作要点的掌握程度。以上考核方式,难以考核本门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方面的要求。
三、课程考核的要求
为了全面衡量学生对PDM内涵的理解和系统掌握水平,需要对该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在参考相关课程考核方式的基础上[2-5],项目团队认为在课程考核改革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和思路。
1.考核形式多样性。课程考核是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4]。因此在考核环节的设计中,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试卷、到课率等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设定不同的考核方式。
2.过程性。过程性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改变过去注重结果的考核方式,而应该对结果形成过程进行监控,加入最终考核结果中;另一方面,基于考核多样化的特点,应该在教学环节中,设置多个考核节点,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到课率、半期、期终考试这样的考核环节。
3.学生参与性。改变过去考核过程完全由教师评定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考核评价过程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组织学习、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及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效果。
4.实效性。实效性指对在教学考核环节的设计及考核标准的设计上,是有效的、明确的。一方面,要能准确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考核的设计要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考核什么,知道如何努力才能获得更好成绩。
四、课程考核的设计
根据以上考核要求,开展了《产品数据管理》课程的考核环节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应该达到既实现对理论基础的学习效果的考察,又能体现理论到实际操作的蜕变。
1.考核方式的多样性的体现。在PDM教学改革中,课题组采用了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模式进行了教学。因此,课程考核设计中考虑了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设计了不同考核方式。如任务驱动教学环节,要求通过课前任务安排,要求课前完成教师预习要求,在课堂上进行任务讨论和分析,针对这一环节,考核指标中增设了课前预习效果分、课堂讨论参与分、讨论逻辑思维能力及理论结合能力等评价。如项目教学环节中,除传统评分项目外,增加了项目参与度、协作度等评分项目。
2.考核方式过程性的体现。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课程考核分为了四大部分,即平时成绩、系统实践、综合实训、最终试卷考核。在课程考核改革中,加大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在课程考核中,设定平时成绩为20%,实验成绩为20%,综合实训成绩为30%,最终试卷考核为30%。其中平时成绩改变过去以到课率为主的评价方式,在课程教学环节中设置了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小组作业、随堂测试、案例分析并将这些环节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范围。
3.考核中学生参与考核评价的体现。根据课程特点,在课程开始之处,将班上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一次任务均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在评分过程中,评分组成由:小组各成员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小组组长评价,其他组评价及教师评价四部分组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实效性的体现。根据不同环节,设计了明确考核标准及各项分值比例。以PDM实践操作为例,为考察学生对PDM内涵及系统功能的理解能力,课题组在课程最后阶段设计了一个综合实训的项目(具体评分细则如上表所示)。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在PDM平台上进行实际操作。教师简单设计了任务背景和内容,要求各组根据要求,制订任务计划,根据要求,设定安排人物角色,合理分配任务。在考核方式上,采用了项目组长打分和教师打分的方式。在评分规则上,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评分规则和评分比例,使各小组成员能明确了解该项训练教师想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五、结语
由于产品数据管理课程对具体应用和实践要求比较高,传统的闭卷考察知识点的考核方式难以全面衡量学生对PDM的掌握水平。课题组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建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从过去的考查学生理论改变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及技能,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参考文献:
[1]安晶,王伟,黄曙荣.“卓越工程师”背景下具有行业特色的PDM精品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135-136.
[2]叶凤云.ERP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2):32-33.
[3]荣瑞芬,闫文杰,李京霞,等.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232-234.
[4]徐譞玮.美国大学课程考核方式对我国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以芝加哥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2):155-156.
[5]夏晶晖.应用型本科教學中技能型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6):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