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的乐器提效

2019-04-19林燕娜

新课程·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效力教学模式

林燕娜

摘 要:目前,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模式正在由“音乐歌唱课”向着“乐器教学”模式转变,这显示了小学音乐教学的进步,也表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层次。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乐器教学效力还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立足音乐发展与培养的视角,在迎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从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效力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乐器教学;教学模式;效力

随着小学音乐课程中乐器教学的融入,越来越多的小学开设了乐器教学课程。乐器教学突破了传统、单一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当前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改革标准。同时,通过乐器这种辅助教学手段,将音乐乐理知识逐步地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去,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领悟能力、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身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各项学科能力,进而充分发挥出乐器教学的应有效力。

一、声音美感第一,呈现乐器音色之美

乐器中的音色之美是学生最能够直接感受的乐器之美,因此追求音色之美也是进行乐器教学的首要任务。

1.尽量多地展示美的演奏

首先要给学生以美的第一印象,老师可以自己进行乐器演奏也可以通過播放一些音视频资料,将一些美丽动听的音乐呈现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充分领略不同的音乐乐器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其次还要在课堂上多展示优秀学生的示范演奏,哪怕只是几个音节都可以,只要是音色优美富有变现力都可以展现出来,借此去鼓励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自己在演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地去改进和完善。同时教师应当时刻注意学生的演奏,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将学生的错误扼杀在摇篮里,并把正确的演奏示范给学生听,从而将音色之美充分地展现出来。

2.强调声音美的表现力

所有学习演奏的音都要确保美的音色,只有这样演奏出来的作品才具有美的表现力,而只要养成了追求声音美和表现力的习惯,那么乐器学习就算成功了一大半。老师在进行乐器教学过程中在初始阶段建议保持mp的力度为主,这样既可以养成学生倾听音乐、控制气息的好习惯,还可以保证课堂整体演奏效果的声音美感和表现力。例如在学习《小白船》这首作品中(3/4),在学生学了一个八度并认识低音后练习,引导和要求学生连贯的且圆润的演奏出这首乐曲,演奏时对于每句首的第一个音节进行稍微的突出,其他旋律音,包括乐曲中的小强拍的音量都要服从第一个音节,这样就可以将莹白的月光如珍珠般飘洒下来的感觉充分地体现出来,给听众以美的享受。

二、及早引入合奏,呈现声部合作之美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乐器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针对乐器技能方面的学习较少,主要还是侧重于小学生在乐器演奏过程中的表现力方面。在以班级为学习单位的乐器学习过程中对于乐器合奏来说是最好的表现舞台,乐器合奏不仅可以烘托出乐器学习的氛围,还可以有效地丰富乐器演奏效果和学生的表现力。例如在学习了“Do到La”六个基本音级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合奏《小星星》这个4/4拍的曲子。

通过合奏这首曲子,学生就会发现,简单的曲子也可以合奏得很美、很丰富,且与自己演奏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灵触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合奏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演奏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进而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和乐器演奏的表现力。

三、增加民族乐器,实施地方特色乐器教学

在小学音乐乐器教学课堂中还要积极地融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乐器教学作品,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发扬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先播放一段传统的民族乐曲,然后对该种演奏乐器进行讲解,把学生的注意力抓入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氛围中,最后再教学生如何演奏该民族乐器,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先播放一段极具云南文化特色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在优美的乐曲中学生仿佛看到了月光下美丽的傣族少女在竹林深处翩翩起舞,然后老师就可以为演奏出如此美妙乐曲的葫芦丝的来源、发展、演奏特点等进行介绍,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最后再进行该项乐器的教学,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逐渐形成一套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乐器教育模式。

四、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乐器种类丰富,不同乐器的音色也不太相同,学生在仔细聆听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感受到乐器所创造出的各种美妙、让人陶醉的声音,还能培养他们对于各种乐器的兴趣,这对于小学音乐的整体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安静聆听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若要让学生对聆听产生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悉心准备的教学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我在带领学生认识一个新的乐器之前,并不只会直接地将乐器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展开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我会将乐器先“藏”起来,然后演奏它,再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乐器?这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像什么?你们曾经是否在哪里听到过这种声音等。这时教室安静的出奇,学生都非常认真地投入到乐器的聆听中来,暗自较劲想抢先猜出这种乐器的名称。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奏效,学生既在仔细聆听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良好的习惯,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取得欢乐,激发他们对于乐器学习的兴趣。

2.运用趣味游戏法进行乐器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在乐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乐器与游戏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乐器教学的趣味性。例如《雨的节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一段音频,里面会依次出现不同的声音:小雨、大雨、暴雨。然后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任意器材来表现各种雨的声音。小雨可以通过小声擦玻璃来表现,中雨可以摇晃随身携带的糖果盒,暴雨可以摇晃文具盒等。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加深了知识的记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3.根据学生特点,调整乐器种类

大部分小学在选择乐器时,只能顾及到部分学生的喜好和感受,还有很多学生不愿意使用该类乐器,但是无法得到学校的回应。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适当地调整和更换不同的乐器,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次还可以带领学生利用身边不用的废弃物来自己动手制作乐器,这样不仅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乐器,还可以为学校增加丰富的乐器教学材料。例如:将易拉罐中倒入沙子,充当碰铃;拿家里吃完饼干的饼干桶,制作成打击乐器。

4.运用乐器为欣赏乐曲伴奏

音乐鉴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普遍的教学形式,通过这方面的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欣赏一些曲目时,如果能够融入打击乐器方面的知识,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对欣赏曲目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对乐器以及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欣賞《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时,我先是让学生反复聆听,对乐曲留下一个大体的印象,产生初步的认识,然后再截取部分片段进行乐器演奏,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之前,我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用什么乐器可以演奏出铁匠拉风箱的声音呢?又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铁匠铮铮的打铁声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并在我的指导之下,得出了应该用鼓来演奏拉风箱的声音,用碰铃和三角铁来演奏铁匠打铁的声音的结论。接着我让学生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演奏,这样学生的全部思绪都沉浸在这首曲目之中,课堂教学十分高效。通过乐器伴奏的方式能够为音乐欣赏教学以及其他部分的教学内容注入新鲜的活力,学生通过演奏乐器的方式能够自然而然地理解音乐,并且对音乐产生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五、融合多种学科,提升乐器教学效力

1.与音乐创作活动融合

小学生从一开始接触乐器的几个乐符到后来成功演奏出一段优美的乐曲,都是在各种乐器的辅助下才能完成的,因此根据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的阶段水平,逐渐地引导他们去进行乐曲创作是对乐器最为直观和深刻的体验,也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例如,在学习了“Do到La”六个基本音级以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小乐句创作、填充旋律片段等小游戏。

2.与音乐课外生活融合

每教会了学生一种乐器,就相当于教会了学生与音乐、与世界进行沟通的一种语言,而这种独特的音乐语言能力又有效拓宽了音乐课堂学习范围、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流行音乐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下,小学生与流行音乐有着越来越多的接触空间,如果引导小学生将自己的喜欢的流行音乐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演奏出来,不光可以巩固学生的音乐课程知识,还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大幅度提升乐器教学效力。例如像《嘴巴嘟嘟》《萌萌哒》这类流行歌曲如果让小学生演唱可能无法演唱出歌曲效果,但是如果利用手中的乐器去试着将歌曲的旋律演奏出来就会别具一番韵味。

综上所述,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小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为今后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结合当前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小学音乐教学实际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声音美感第一,呈现乐器音色之美;及早引入合奏,呈现声部合作之美;增加民族乐器,实施地方特色乐器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合多种学科,提升乐器教学效力等提升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效力的策略,希望为改变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瑾.乐器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J].新一代,2014(8):115.

[2]邱莹.浅谈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作用与实践应用[J].快乐阅读,2012(10):64-65.

[3]黄燕君.浅淡口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结合[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1):24-25.

[4]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7.

[5]顾天亮.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效力教学模式
债权让与效力探究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保证合同中保证人违约责任条款的效力研究
论违法建筑转让合同的效力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薄轨枕的效力得到证实
论合意取得登记公示型动产担保时的登记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