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之孔融:史上出名最早的文化名人(上)
2019-04-19木匠
木匠
“建安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建安七子”是指活跃于建安時期(公元196年至220年)的七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玚和刘桢的合称。他们与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和曹植)是“建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的《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千伟长,陈留阮J出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千。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七子”中,孔融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只有他是与营操政见不合的,而且最后还被曹操杀了,而其余六人虽各自经历不同,但后来都投奔曹操,获得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都视曹操为知己,并想依赖他,千出一番事业。
汉献帝时,孔融曾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他任北海相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政声颇著。后经刘备的推荐,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谭(袁绍的长子)攻北海,孔融与之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义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吒(掌宫室修建之官),迁少府,义任太中大夫。因其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因触怒曹操,而为操所杀。
孔融(公元153年至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他是孔子的第十九世孙,其七世祖孔霸曾做过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其父孔宙曾做过太山都尉。他天资过人,家学渊源,更兼读书刻苦,能诗善文,曹丕尝称其文为“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有《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早慧
为什么说孔融是史上出名最早的文化人呢?大家都应该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汉书·孔融传》:融四岁,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这个事让他在四岁时,就成为了被世人称颂的“道德楷模”。司马光出名也很早,但他砸缸时,却已经是七岁“高龄”了。
又,孔融十岁时,有次跟父亲到京师。时,河南尹李膺自矜身份,从不随便接见什么人。他告诉门人,如果不是当今名人和有世交的人来了,都不得告知。孔融很想看看这个李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就去敲李膺的家门,并对门者说:“我和李君是通家子弟。”门人告诉了李膺,李膺就将孔融请进了府。一见是个不认识的小孩,就问:“你与我有通家之谊吗?”孔融从容地说道:“当然了。我的先人孔子与您的先人李老君乃是师友关系。那岂不是说我们两家是累世通家吗?”在座的人,无不赞叹。时,太中大夫陈炜后到,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陈炜。陈炜说:“噢,人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大用。”孔融则接过他的话说道:“那照您这么说,莫非您小时也挺聪明的?”李膺大笑,说:“你将来一定会大有出息的。”
孝义
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他悲痛过度,以致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时人都称赞他的孝行。
孔融十六岁时,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州郡捉拿。俭与孔融的兄长褒是好友,于是就逃到了孔家,恰巧褒不在融在,张俭觉得孔融太年轻了,就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但孔融看到他那副窘迫的样子,就对他说:“虽然我哥不在,我难道就不能为您的东道吗?”于是,便把俭留在了自己家中。
后来,事情泄露,自国相以下,都不想管这件事,使俭得以逃脱。但是,这事后来还是传到了侯览的耳朵里,将孔褒和孔融逮捕入狱。但郡县的官员不知该定他们二人谁有罪。孔融说:“收容藏匿张俭的人是我,应该是我有罪。”孔褒则说:“张俭来找的人是我,我弟弟不知他是一个逃犯,所以罪在我。”主审官义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家门有事,应当由年长的人来承担,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官员疑不能断,向朝廷请示。最后,朝廷定了孔褒的罪,但孔融也因此事义扬了一回名,大家都说他是个“孝义”之人。
刚直不阿,北海为相
后来,孔融接受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杨司徒的一个属员,负责暗访官员中的贪污分子。孔融检举了多位宦官的亲族。尚书害怕得罪皇帝的宠信,派人诘问斥责,融一一陈述了他们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河南尹何进晋升为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自己的名片去祝贺。何府的门人没有及时为他通报,他就把名帖夺了回来,径自去了。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就想派剑客追上他杀了,有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重名,将军如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率而去。不如以礼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胸怀广大。”何进以为然,遂义派人把他请了回来,任命了他为侍御史。
孔融在做了侍御史后,没过多久,就因与中丞赵舍不和,称病回家了。
后来,他义被征为司空掾,授中军侯。在职三天,升虎贲中郎将。不久,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孔融每因经常纠正董卓说话的错误,为董卓所恶,遂被降职为议郎。当时黄巾方兴,黄巾军占了好几个州。时,北海郡(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是受黄巾军冲山最厉害的地方。董卓就示意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同举孔融为北海相。
孔融到郡,召集士民,起兵讲武,既下檄文,义亲写书札,与附近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黄巾军张饶部二十万众从冀州攻北海,孔融迎战,结果被张饶打败。于是,收集散兵退至朱虚县,并收容了四万多百姓,再设城邑,设立学校,教授儒学,选荐贤良。做了很多好事。郡人无后代的,以及四方游士死了,都做棺埋葬。不久,黄巾军义来侵扰,孔融率部迎战,被黄巾军围困于都昌县。幸亏平原相刘备发三干兵救援,方得脱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