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研究

2019-04-19许崇雯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展示博物馆设计

许崇雯

摘要: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是一项兼具艺术性与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设计者考虑到视觉上的美观性,更加要兼顾空间结构利用的科学性。馆藏品的展示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设计者需要在充分表达博物馆主题的同时将设计理念以视觉感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本文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探究博物馆空间陈列展示设计的意义,思索陈列空间与展示方式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关于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

引言:

博物馆是典藏和陈列实物的场所,对于公众来说是集合教育性、艺术性与知识性的活动场所。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蕴含着文化传播与实现社会经济价值的双重需求,设计者需要将抽象的设计思路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充分体现文化底蕴和馆藏品的艺术价值。关于博物馆学的研究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我国在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上很少从不同展品的特质出发,主要侧重于体现教育性和传递知识的功能。

一、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的意义

博物馆陈列空间设计是展览设计的一部分,除了合理利用空间结构之外,光影和色彩的呈现也会影响到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效果。对于馆藏品来说,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不仅具有展示性和藝术性,同时具有保护性。以美术作品为例,美术作品尤其是画作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光照和与空气接触等原因发生整体褪色等问题,在设计美术作品展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关照和照射角度变化的影响,避免馆藏品在收藏和展示过程中遭到不必要的破坏。博物馆的主题多种多样,对展品的保护措施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法,设计是需要充分考虑事迹展览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在满足陈列空间美观性的同时保护展品的艺术价值。

对于参观博物馆的公众来说,博物馆是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场所,因此在设计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参观体验性和安全性。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博物馆是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进行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过程中,参考实际的使用需求,结合教育需求和人体工程学特征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要确保学生和其他人群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受教育的目的。在满足娱乐性和提高体验性的层面,博物馆陈列空间设计要强调符合主流公众的心理需求,提高参观过程中的舒适性。举例来说,在瓷器展览馆的陈列空间设计过程中,过于拥挤的空间和狭长的展示空间既不利于保护瓷器藏品和公众的人身安全,也会导致公众在参观过程中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降低整体体验度。

对于博物馆本身而言,合理的陈列空间设计是凸显展馆特色,体现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展馆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上的语言,向公众传递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和主题特色。展馆陈列空间要着重体现藏品的主题特色配合馆内其他设施以及装饰烘托文化氛围,凸显馆藏品的艺术价值。同时,馆内的陈设和展示空间设计要富有质感但不能喧宾夺主,要成为馆内文化内涵的衬托。除此之外,博物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文化价值的传播和弘扬具有积极意义。博物馆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二、博物馆陈列空间与展示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博物馆学的研究中,对博物馆主要类型进行划分,结合不同特点进行陈列空间设计可以有效促进博物馆学的研究,提升博物馆整体文化价值。博物馆具有三大基础功能:收藏、展示、研究,其中展示是主要面向公众的核心功能,最适合的展示方式是由展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展示的方式需要准确传达展品的文化内涵,同时提高受众在视觉上的体验。受众需要通过视觉上的信息接收感受文化内涵,准确理解展品的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传播过程中的知识信息,常见的展示方式可以分为互动展示法、场景展示法、生态展示法和独立展示法等。展示方式的选用要与陈列空间的设计相配合。

互动展示法所适合的展品通常在外观形象和文化内涵上没有直白的关联,需要受众在参观过程中将视觉形象转换为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传统的展示方式是将藏品安置在透明的橱窗中,通过文字介绍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文化信息,而互动展示法打破了传统的展示形式,提供了人与展品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会,是一种趣味性更高,接受度更高的展示方式,利于实现教育和知识传播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适合于偏重娱乐性和公众体验的陈列空间设计相配合,强调公众在参观过程中的互动性体验和实际感受。

场景展示法强调将展品还原到实际的应用场景和原始空间当中,能够让公众通过参观的形式直观的了解到展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特色,通关使用环境了解展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可以说在这种展示方式之中,外部环境也是展品信息的一部分。场景展示法适合用于建筑和历史事件相关的展品,在设计陈列空间的过程中,设计者要注重体现展品的特色和背景还原,要求空间设计具有极高的专属性和独特性,通过对外部环境的设计烘托气氛,凸显特定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影响,将外部环境和展品本身融为一体。

生态展示法是随着生态博物馆的兴建而产生的展示方法,生态博物馆的展品包括物质形态的野外展品和非物质形态的展品,如地方民俗文化和社会形态等等。生态博物馆在空间上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由于生态博物馆的展品是物质形态的展品与文化背景、地域特征、社会形态的有机结合,因此空间上也有别于静态的物质展品展示,需要体现文化背景和展品的中体融合,通过打造统一的展示空间实现对公众的教育意义。

独立展示法适合用于展品外在形象与其内在文化内涵有直接体现的展品,适用于独立展示法的展品通常是艺术价值较高,可供用于观赏的艺术品,精美的瓷器、独具匠心的雕塑和构思精妙的画作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设计适合这一类型的展品的展示空间时,设计者需要在光照角度、空间布局和可移动性上有所侧重。展品在空间上的分布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均匀布置,避免过于舒朗或稠密,同时要对馆内的自然光照条件进行全面的观察,考虑光影的自然变化和折射、反射等因素的影响,充分凸显展品的艺术价值,保护展品不受破坏。

三、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的思路

从程序上来说,博物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产生的,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和表达,关于博物馆学的研究也随着人类社会的文化进程不断深入,博物馆的内涵和建设水平是区域文化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的标志性元素。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和规划是一项兼具系统性、创造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工作,在程序上需要遵循概念设计、展示设计、阶段划分和施工过程等程序,设计工作需要从艺术感观、展示目的、参观路线等角度出发。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需要首先考虑展品的特点和展馆的主题,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展示方式,在确定整体设思路的时候从协调性出发,将室内环境、室外环境与展品主题相融合。在确定整体思路之后,展示空间的设计要注意运用其他结构与装饰烘托整体氛围,在明确展会设计基调的前提下配合统一的装饰风格,在色系的运用和建筑材料的选用上为整体艺术风格服务。博物馆承担着大众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既有知识性又具有娱乐性,因此在设计陈列空间的过程中需要对参观路线有所规划,迎合大众心理,让受众在参观过程中有愉悦的体验。博物馆是面向大众的场所,受众的年龄分布跨度较大,设计展示空间的过程中要兼顾安全性,避免公众在参观过生中发生意外,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展馆需要具有加强的应对设施,为公众提供安全通道的同时展馆能够在安全设施的作用下保护展品的安全。

从方法上来说,设计陈列空间需要完成资料统筹、分析设计要素和确定方案等工作。资料统筹的意义在于了解展品的文化背景,完成受众定位、展示方式选定和锁定展馆布置目标等工作。设计博物馆陈列空间需要结合公众的心理需要,满足大众的预期,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强调和突出展馆的文化语言和设计风格,让公众在参观过程中对展馆空间和展品产生情感,提升整体主观体验。受众定位的工作意在通过对多数受众群体的调查了解最主流的心理倾向和需求,在设计师通过环境和设施的渲染对受众进行引导并引发情感共鸣。展示方式的确定将直接影响陈列空间的设计理念和出发点,以美术馆为例,展品多为名画、雕塑、书法和瓷器等作品,这些作品具备极高的审美价值,通过独立的展示即可以体现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对于美术馆而言,独立展示法是最适合的展示方式,在确定展示方式的基础上就可以选用最为匹配的陈列空间设计方式以达到整体的协调性。博物馆具有教育和娱乐的功能,在设计陈列空间之前,设计者要对博物馆的主要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如果强调与可行就應该在设计理念中融合更多互动性的元素,让受众有参与度,如果强调教育性则应该注重对展品文化背景和原生环境的展现。

从目的上来说,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要体现展馆的功能性。展馆内不仅是一个对展品进行展览的整体空间,其中也存在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博物馆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大型的基础建设,除了对公众进行知识传播之外,博物馆也可以体现社会经济价值,同时成为文化传播和弘扬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进行陈列空间展示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对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有清新的认识,在划分区域和设计参观路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功能需求,实现建设目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展馆内的各个区域之间应该各自具有鲜明的功能划分,彼此之间既有显著的区别又有紧密的配合。功能区计划分混乱将直接降低博物馆核心功能的体现,影响教育以及娱乐目的的实现,也会间接影响博物馆的社会经济价值。因此,从目的上来说,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要基于满足实际功能的需求,对每一个功能区有明确的定位和划分,配合合理的参观线路刮花,逐步实现博物馆陈列空间设计的主要功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核心功能。

从效果上来说,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需要达到充分体现馆藏品的艺术及历史价值,凸显博物馆展馆特色的效果,陈列空间的设计要与展品的展示方式相辅相成,让设计风格为展品增色,成为展馆和展馆表达内涵的途径。公众的参观过程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公众需要在参观过程中满足自身增长见识、接受教育、满足娱乐需求的目的。因此,从效果上来说,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需要满足两个层面上的要求,一是要充分适应展品本身的特色,迎合展馆的展示需求,成为烘托氛围的有力手段;二是要满足公众的参观需求,适应给公众的心理需求。除了传统的展示方式之外,设计师可以在设计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过程中借助现代化的设施和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展品的原生空间和历史信息,让参观的公众有更加真是而深入的体验,从整体上提升展馆的展示效果。除了视觉感观之外,设计者可以运用其他感观丰富公众的参观体验,提升展馆的展示效果。以科技馆为例,除了视觉效果之外,设计者可以巧妙添加听觉和触觉等感观体验,让受众通过多重感观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感受科技的魅力,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在满足娱乐性需求的同时达到接受教育的目的。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效果的体现需要设计者在确定整体基调的前提下不断丰富细节,体现设计思维的层次感和递进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是集合了教育性、文化性、经济性和娱乐性的综合性场所,对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博物馆的主要功能集中于收藏、展示和研究等三个方面,不仅要对公众具有教育和学习作用,同时要对展品和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展示和保护的作用。设计者在进行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实际的过程中,要尊重不同主体和展品之间的差异,尊重文化背景,充分认识到展示空间与陈列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万杰;博物馆陈列展览与公共文化服务原则[J];博物馆研究;2009年04期

[2]严建强;胡群芳;博物馆展示中的时间因素及其变化[J];中国博物馆;1998年02期

[3]李建军;冯静;科学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张虹;资迅时代的博物馆——数字博物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王丽;博物馆如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3期

[6]单雅莎.革命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 (08):215-216.

[7]吴岳.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7 (02):120-121.

猜你喜欢

展示博物馆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博物馆
有种设计叫而专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露天博物馆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