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

2019-04-19杨雯倩王幸运吴思毅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利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

杨雯倩 王幸运 吴思毅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借助网络媒介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与必然趋势。对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知与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利与弊。通过利弊分析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网络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利弊分析

引言:

在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构建教育强国的客观需求与重要路径。习近平针对教育改革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提升教育公正、公平,增强教育质量。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对其利与弊的全面、准确认知,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助力正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的有效探寻。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利

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与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发展存在积极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增强,教育效果更具渗透性

傳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信息与知识传递,其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信息与知识传递所花费的时间较长。而在当前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更新速度相对较快,各种各样的新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严重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起与应用,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信息传递中所具有的优势引入到教育中,不仅提升了教育内容传播速度,也拓展了教育内容传播范围,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例如,学生在课前复习与课后预习过程中,可借助微信、微博等媒介获取课堂教学信息,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依据思想政治教学要求,从日常生活中获取教学素材,并借助网络平台构建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增强教学效果渗透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性提升,教育效果更具全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其宗旨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促进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思想行为活动中的有效渗透[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效发挥主体作用。然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灌溉式”教学模式,将学生放置到知识被动接受的位置,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培养。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有效改善了这一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屏对屏”交流,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2]。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及时发现与处理学生自身存在的或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基于网络教育论坛、网络个人空间,学生能够进行个人意见的自由发表或与学生共享信息、感悟、经验,当其得到他人关注与认同时,自信心得到提升。由此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显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使教育更具丰富性、全面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化、个性化发展教育改革要求的达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强化,教育效果更具感染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先进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相结合的产物,促进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将教材中静态文字转换为动态的影像、动漫进行展示,以增强教学趣味性、吸引力,从而实现学生课程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与此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实际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传递,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特征。此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数据库的构建,为教育资源整合利用提供了支持,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有利于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理资源的节约。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弊

事物的双面性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既有弊。基于工作经验归纳与总结,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的兴起不仅使信息传递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也使文化交流与沟通更具便捷性。一些消极、低端、恶俗信息流传于网络,并被学生所接收。由于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是非辨识能力不强,从而易受信息影响,形成不正确价值观。与此同时,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流是一种虚拟交流,在虚拟环境中学生无需考虑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长此以往其实际人际交往能力将不断降低,甚至出现恐惧现实交往现象,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3]。

(二)影响教师信任度的有效提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知识学习过程中对网络、新媒体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从而更愿意相信网络社交软件,包括微信、微博、贴吧等软件中流传的信息。与此同时,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快速化虽然有利于教育范围的拓展,但也使学生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形成快速接收习惯,即不注重所传播知识内涵的挖掘与探寻,使知识学习停留在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教学增添了难度,当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与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的知识产生分歧时,学生将对教育者及其传递的知识产生怀疑,降低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度。

结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先进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机融合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表现。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实现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与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发展存在积极影响。但基于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应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一定弊端。只有明确认知其利弊,善于发挥其积极作用,才能更好推动教育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会华.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5 (38):282-283.

[2]于喆,刘晶.浅谈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8 (19):24-25.

[3]刘海廷,滕鹏,孙岑.网络媒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 (06):125.

作者简介:

杨雯倩(1997.10),女,籍贯:河南南阳,民族:汉;

王幸运(:1997.11),女,籍贯:山西榆社;民族:汉;

吴思毅(1999.5),女,籍贯:河南洛阳,民族:汉。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利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
城市老年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研究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弊分析与立法建议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基于网络媒介的中医药信息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