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2019-04-19张礼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规律物理实验

张礼

物理规律教学即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后,一直占据着主体性地位。在参阅前辈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基础上,发现物理规律主要由三条途径和基本模式:即实验归纳模式,理论演绎模式和提出假说法三种模式。此外我们强调该教学模式过程中需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和现代教学理念,重视知识与技能教学,体现过程和方法教育性和科学性,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与培养。

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学生学习物理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学生感性知识不足,相关的准备知识不足。学生思维定势造成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抽象思维能力不够成熟。以上这些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往往感到物理规律难学。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一点探讨。

一、创设物理情境

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物理规律,首先需要引导学生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创设好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情境。初中阶段,主要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也可以从分析学生中熟悉的典型事例中发现问题,有时也可以从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展开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创设情境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如,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物理感性知识和数据;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创设的物理情境还应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究物理规律

在初中阶段主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规律,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日常的生活经验或实验结果进行直接归纳得出结论。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通过晒衣服的例子得出的;光的反射定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到的。

(二)先从实验结果或从对实际例子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出定量化的结论如在研究液体压强时,先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其大小跟深度和密度有关,再进一步研究得到它们成正比的定量关系。

(三)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或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然后通过实验寻求证明、修正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如阿基米德的教学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四)在通过实验研究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时,先分别固定几个物理量而研究其中两个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加以综合,得出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变量法),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初中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最近几年的中考中均出现了考察这种方法的题目。

(五)運用已有的知识和教学进行推理、讨论,得出结论(理论分析法)。如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无论是采用的哪一种方法,最后还要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到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字表达。

三、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

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讨论物理规律的物理含义,包括对文字表述的推敲,对公式含义的明确如牛顿第一定律中“一切物体”是泛指任何物体,“不受力”是条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中的“或”字理解是关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这样理解: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讨论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欧姆定律公式  I=U/R中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而且要注意同时性;

(三)讨论这一规律与有关概念、规律、公式间的关系,如焦耳定律公式与电功公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运用物理规律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使学生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物理规律的练习。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经常用学过的规律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通过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逻辑的说理和表达。对于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逐步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运用教学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还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规律独立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自己动手和动脑进行小设计和小制作,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问题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其次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因为物理规律的学习本身是有趣的科学探索与体验,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物理规律、基本实验技能时,要注意发现规律方法的传授、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给学生更多的探究实验方法的机会,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充分地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遵循规律,不断创新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老师只将教材中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但是并不能清晰地体会到物理理论知识以及过程,这样以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就会很大程度上被磨灭。因此,目前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探究式教学法,在遵循规律的同时,要大胆实践与创新,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说在讲解“重力”这一概念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探究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提出两者的关系假设并且不断验证完成。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将得到培养,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并且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最后应当指出:本次教学探究基于有限的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有阶段性,有一个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要求教学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相对的,由于本篇论文,教学研究范围相对不够完全,就抽样的几个规律教学案例为代表对比分析,我还要在教育教学中要进一步学习、领悟、新课标精神,创造性地做好物理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规律物理实验
留言板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找规律
巧解规律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找规律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