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情境,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2019-04-19梅邦华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情境

梅邦华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索性的科目,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既是小学科学课堂的目标,也是它的主要教学方式,而情境教学是实现其课堂目标的方式之一。小学科学课堂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科目,如果运用固定模式进行教学,课堂难免枯燥乏味。而巧妙设置情境,可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可以使课堂丰富起来,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去检验科学的真实性,形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憎恶。

关键词:情境;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为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打下基础,是一门比较重要的科目。它涉及到自然现象如天文地理、宇宙星空等知识,但都是基础性的知识,比较简单,即使教材各单元各自独立,联系不紧密,也不影响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科学课堂,易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会出现不理解、想像不出立体画面等现象。而情景教学可以巧妙的克服这些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一、情境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小学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反对假冒虚伪等责任。小学生自身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也会形成自己的认知,但是这些认知通常是不正确的,需要小学科学教育进行纠正和引导。小学科学由于涉及到一些概念、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等知识,所以经常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而情境教学就可以克服这些弊端,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趣味添加剂,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情境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外界的好奇心,课上多提问,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科学。

比如在《树叶变黄了》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大自然中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树叶的颜色为什么不同?”、“同一季节树叶的颜色相同吗?”、“你还知道哪些树叶?”、“你能说出叶子的名称吗?”等等问题,来引导学生一步步看教材找答案,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等。教师要注意提问题的关联性,提问题是否贴合所学知识点,所提的问题要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防止将学生引导到与科目无关的方向。

(二)创设趣味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兴趣产生的快,消失的也快,所以需要教师保持学生的兴趣度,创设趣味情境。比如猜谜语、做游戏等等。

如在《感官总动员》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并分别扮演各个感官并且打乱顺序,老师一旦宣布开始,学生就自发寻找成员来组成一张脸,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组成。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小品《五官争功》来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

(三)创设实验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小学课堂上,实验是比较受小学生欢迎的。实验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自己体验物质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而且实验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课堂上的理论难点。教师应该设置一些新颖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比如“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实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多次试验后得出结论。

(四)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品质。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用于生活。学习科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生活,并利用一些知识来方便我们的生活。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实际生活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如在《无处不在的力》中,我们学到了生活中减少摩擦的方法。这样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养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利用多媒体,创设多彩的情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学设备越来越齐全,教师可以利用硬件设施如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由直观的“你说我听”转变成依靠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学习科学。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课件,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三、创设情境时的注意事项

(一)创设情境时目的要明确。创设情境必须目的明确,比如创设的是问题情境,那么提出的问题就要围绕本节课的课堂目标,提出的问题尽量明确,不要泛泛而谈,涉及的范围也不要太大,防止学生不知道回答什么,或者不会组织答案。提问题时,要有启发性,并且设置的时候尽量有层次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提炼自己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不要只是为了引入课题。

(二)情境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创设。如低年级的学生,对声音、色彩、动畫比较感兴趣,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设置一些表演、游戏等内容生动活泼的情境,比如一些模拟表演、游戏、活动等。而高段的学生,处在青春过渡期,更倾向于独立思考、自主合作等情境,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探索实验、生活实践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创设的情境要站在学生的知识基础上。兴趣来源于挑战性,教师在设置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有梯度性的设置情境。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用旧的、熟悉的或学过的知识带动新知识的学习。

四、总结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越来越注重教师的角色设定,教师要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助者,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而情景教学能让这种课堂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师要注意课堂上的情境创设,切忌走入误区,要让情境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李水霞.东北师范大学.2014 (10).

[2]情境导向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J].吴向东.课程教学研究.2012 (05).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