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西亚华人春节文化研究

2019-04-19辛宛清

今传媒 2019年3期
关键词:华人马来西亚

辛宛清

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历新年一直都是华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马来西亚华人大多是从福建等地移居,与中国人同根同祖,自然也继承了这个传统。马来西亚华人春节前的准备包括购置年货与房屋清洁。春节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有团圆年夜饭、祭拜祖先、吃汤圆等活动,还有大马华人独特的庆祝活动。热闹的春节文化说明了马来西亚华人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春节;马来西亚;华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3-0000-02

《说文解字》中,对汉字“年”的注释为“谷熟也”。过年,也是古代人民在谷熟节举行的庆典仪式。时至今日,虽然“年”字的本义早已改变,但是“过年”却以庆祝一年以来的收获的方式流传了下来,即中华民族对春节的庆祝。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代表着一年的伊始。春节在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仅仅是因为历史原因,更是因为它象征着幸福与团圆。

马来西亚春节文化的起源

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即使在移民至马来西亚很久之后,许多华人仍有很强烈的源意识,并且也保留着许多中国的传统习俗。伴随着历史长期的积淀,大马华人形成了一套具有马来西亚特色的过年习俗。至于春节的跨度,马来西亚与中国相似,一般是从除夕前几天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最为热闹的当属除夕夜那顿团圆饭,同样重要的还有初九的“拜天公”、十五的元宵佳节这几天。

马来西亚春节节前准备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说明中国人对冬至这天十分的重视。在马来西亚,因为继承闽南传统,大马人对冬至这一天也十分看重,他们往往会在这天吃汤圆和祭拜先祖。其实过了冬至,年味的气氛便开始逐渐浓厚①。从冬至到除夕之间,一般会有两项活动,分别是送灶神和购年货。送灶神是闽南地区民俗,一般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也称祭灶。马来的祭灶民俗源自于中国古代传统习俗,送灶神用的祭品也是荤素均可。但主要祭品必须是糖,因为吃了糖,嘴才会甜,才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马来华人用的糖是用糯米做出的甜粿,十分有当地特色。购年货或许是每个中华民族春节前都会做的事情,马来西亚华人的年货市场一般会在年前二个月形成,这个时候的华人街会逐渐热闹起来,美食、字画还有腊梅,琳琅满目,供大家购买。新年到来之时,除旧迎新不仅可以让家里变得更加整洁有新意,还有很好的寓意。马来西亚华人通常会在年前,把家里的旧家具,旧衣服进行处理,去年货市场换置新的物件,为新的一年讨一个好彩头。

与中国相似,马来西亚的华人也会在家门口贴上象征喜气吉祥的春联。过去书写春联叫做“挥春”,请的都是书法大家或是专业人士来书写。只不过随着时代与社会的發展,现在春联更多的是机器塑料制品,这点与国内也十分相近。虽说春联的制作方式有了些许变化,但是代表着吉祥与平安的春联却依旧在马来华人的心中占有重要位置。有些华语学校也会在门后走廊处贴上春联以及新年字画,这给所有的华人子女早早就带去了春节的热闹气氛,也提升了春节在马来西亚华人心中的地位。

马来西亚春节

中华民族最讲究团圆,除夕晚上那顿年夜饭,或许是全球华人最可能也是最希望保留的项目。大家齐聚一堂,吃吃喝喝,聊一聊一年来发生的事情,这是华人家庭浓厚伦理亲情色彩的表现。其实看一下马来西亚《光华日报》的报道就知道,只要在春节期间,从槟城至柔佛及新加坡的长途巴士车票售价就会高涨一倍,即使如此,车票也会早早售罄,高涨的车票价格也无法抵挡游子归家的热切心情。

正月初九是马来西亚华人春节活动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也就是“天公诞”。“天公诞”传承于福建闽南地区,因为在福建人的眼里,“天公”就是“玉皇大帝”,“天公诞”作为玉皇大帝生日,是需要被谨慎对待的。拜祭天公的供品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甘蔗了。据相传,闽南人曾数遭倭寇侵袭,一次倭寇又来进犯,闽南人躲进甘蔗地里,躲过了一劫④。从此甘蔗被当做福建人先祖的救命恩物。甘蔗用来拜天公不仅因为它有着一层救命意味,还因为甘蔗在福建话里与感谢同音。初九这一天大家都会在家里摆起供桌,桌上放有玉皇大帝像及各类贡品。在槟城的部分华人会选择在这一天去升旗山脚下的天公坛拜祭。这个天公坛在初九这一天挤满华人,香火鼎盛,也说明了马来华人对“天公诞”的重视。

前文也已说过,马来的春节时间跨度与过国内相似,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活动中最后一日。与中国闹花灯不同的是,大马华人在这一天晚上有“抛柑接蕉”的习俗。起初是青年男子向海中抛苹果,期盼早娶贤妻,姑娘则抛柑橘,希望觅得如意郎君,后来逐渐演变成女抛柑橘、男掷香蕉②。如今, 在吉隆坡、雪兰莪州、槟城等地,仍有这样的习俗。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一习俗在中国内没有发现,故是大马华人所独有的,这种传承与变革就显得更为珍贵了。

据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日报《星洲日报》报道,新春最受欢迎的人物是财神爷,最流行的文化活动是舞狮。财神爷很好理解,新的一年,人们为了更好地生财,财神爷肯定要拜。而关于舞狮,相传中国古代南方经常会有瘟疫袭扰,但所幸有一神兽出现,帮助人们消灾祛祸。随后人们发挥想象,利用布匹、竹子扎成神兽的样子,涂上颜色,在村落各家门口舞过,借此来祛除疾病祸害。因为人们创造出的神兽的貌似狮子,便称之为醒狮。其实不论舞狮的来源如何,都是一种寄予人们美好愿望的文化表演形式。相比于中国,马来西亚华人对舞狮习俗的传承有越来越旺盛的趋势。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舞狮采青活动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对于舞狮,其实对马来西亚华人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舞狮采青非常符合华人农历新年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气氛;另一方面舞狮也寓意着吉祥如意,表达马来西亚华人对来年顺利的祈求。

除了大鱼大肉之外,当地华人还会在春节来临之际制作一项重要的美食,年糕。年糕不仅可以拿来自己吃,也可以用来祭拜先人③。为什么把年糕看的这么重要?是因为糕谐音高,年糕年高,也为来年寄予了希望。当地还有一项习俗就是“捞生”。生代表了鱼片还有其他新鲜果蔬,捞生就要把这些新鲜的食材高高捞起来吃,边吃还要边说祝福的话语,人们希望越捞越高,越来越旺。也是希望讨一个好彩头。

马来西亚春节文化的社会意义

其实随着大马春节文化不断的发展,春节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的庆贺。现如今,马来西亚华人把拜年与社交、商业融为一体创建了特别的团拜活动①。这种拜年方式不仅为现在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减轻了拜年所需的时间负担,也互相联络了感情, 最大限度的增进了多边联络的机会,加强了人们间的团结、促进了人们间的交流。现代社会的团拜模式,把传统意义上的拜年创新发展成集体形式,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广度,也提升了马来西亚土著人民对华人文化的了解。

马来西亚华人也会在春节期间推动公益活动的实行。这些活动包括推进华语教育、救助弱势群体以及赈灾等等,这让原本的春节更有社会意义。特别对于马来西亚这种多民族国家来讲,更多的公益活动可以提升春节在其他民族心目中的好感度,让他们更能认可和接受华人春节。春节已经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扬,不仅使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更强,也使我们的文化能让更多的人看见,更多的人体会到。让别的民族接纳与融入,才是马来西亚华人在多民族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

虽然大马华人已经在马來西亚居住了很久,已经在马来西亚扎根,但是春节这样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节日是全球华人不可能忘记的。虽然传承于中国,但是经过时代岁月的发展,马来西亚华人春节也富有当地特色元素。其实不论以怎么样的形式去庆贺,一颗为了祈求明年顺利平安、为了家人团圆热闹的心,是每个大马华人都具有的。

参考文献:

[1]莫光木.马来西亚华人新年习俗研究[D].暨南大学,2010.

2.林秀玉.在马来西亚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节日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王琛发.马来西亚华人农历新年 禁忌习俗与心灵建设[J].中华儿女,2016(3):64-66.

4.Tan, Jia Keat,陈,佳杰.马来西亚华人春节习俗研究——以武拉必新村为个案[D].拉曼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华人马来西亚
有你在可真好呀
CRAZY RICH ASIANS
2016年1月马来西亚天然橡胶库存量同比增加19.3%
2015年11月马来西亚棕油出口环比减少12.4%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北京赢了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