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投放美工材料 促进幼儿均衡发展
2019-04-19郭敏
郭敏
摘 要:区域游戏是幼儿园孩子发展各种能力、取得各类知识的纽带,区域游戏的通过材料来展现它的教育价值,不同材料的投放使得幼儿发展也有所不同。本文介绍了幼儿园美工区材料如何投放合理,促进全体幼儿均衡发展。
关键词:幼儿 美工区 多层次 材料 投放 均衡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97-01
幼儿美术区域教育要事先思考区域材料如何有层次性的投放,猜想不同的材料对不同能力幼儿所产生的效果。教师要以从简单到负责的要求进行材料投放,这样不同能力的幼儿可以选择与自己认知相一致的材料进行操作。通过对班级美工区的观察研究,美工区的材料层次性的投放有以下几点途径:
1 美工区材料的选择
1.1 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
老师在准备区域材料时一定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材料。如果幼儿认为材料是无趣的那么我们的活动不会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活动也将会变得非常的枯燥。我们也是结合家长、社区积极的收集各类材料。幼儿园常备的基础材料有勾线笔、蜡笔、剪刀、固体胶、绘画纸、彩纸等;在基础材料上有所提升的材料有硬卡纸、炫彩棒、宣纸、小喷壶、瓦楞纸、海绵纸、一次性筷子、棉签、颜料等等;废旧创意材料有报纸、盒子、海鮮壳、毛线、瓶罐、树枝等等。我们通过观察感知幼儿的能力为幼儿提供相适应的材料。
1.2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材料
小班的孩子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中班和大班孩子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现在的美术材料琳琅满目,在选择美术材料时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材料。
2 美工区投放材料的层次及种类
在美工区材料的摆放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生长程度、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资源的摆放。
2.1 幼儿的绘画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小班的孩子将平时的绘画活动当成是游戏,我们要让小班幼儿通过涂鸦慢慢的学会使用简单绘画工具和材料。为幼儿供应水粉、海绵等材料,引导幼儿通过简单的材料丰富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想象。中班孩子的小肌肉通过一学年的练习有一定的发展,用勾线笔能够画出线条,能用图形去表达简单的事物。区域内就可以提供一些动物、人物、风景的图片供班级的幼儿进行临摹。大班的幼儿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他们能够观察到事物细节的部分了。大班的孩子在掌握蜡笔、颜料、水彩笔等工具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能够对这些材料进行相应的延伸,如蜡笔和水粉结合的涂蜡法、颜料和水壶结合的喷洒法等等。
2.2 幼儿的手工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泥工,认识部分泥工材料是小班孩子的泥工主要的活动,了解泥工是可塑的,他们的泥工活动是用手压压扁搓搓圆,我们可以在区域中提供橡皮泥、面粉和水、塑形泥等等。中班的可以用泥工材料去表现生动形象的简单作品,例如汉堡包、薯条、甲壳虫等等,我们也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豆子、木棒、盖子、水彩笔等让泥工作品更加深动形象。大班的孩子能够通过老师准备的泥工材料和废旧材料进行作品创作,灵活的展现物体的细微部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可以更多的给幼儿提供废旧的半成品材料和泥工进行结合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纸工,小班区域里的纸工主要是用手撕撕纸或者将纸团成圆形,区域内可以准备色彩不同、柔软不同的纸让幼儿自由的操作。中班幼儿纸工在小班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纸工内容变得丰富了有剪刀剪纸、彩纸折帽子花朵,我们为中班的幼儿准备材料时要充分的考虑到中班幼儿技能的发展,为幼儿提供难易适中的材料。例如,为幼儿提供正方形的纸引导幼儿进行折叠,剪纸的材料也要提供线条简单的图纸让幼儿沿着线条剪。大班幼儿的纸工技能就更加的复杂了,我们提供的纸质材料要多样,还要为幼儿提供辅助材料。
2.3 幼儿的欣赏材料
小中班的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我们可以提供简单的自然风景、美术作品、装饰品。大班的孩子随着自己认知的不断增加,幼儿欣赏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大了,幼儿欣赏的内容可以不断的复杂化、抽象化,科幻故事、名人画作等类型的美术作品。
3 多层次材料投放进行差异教学
3.1 根据幼儿的差异制定不同的目标
在幼儿园生活的的各个环节,我们每一处都会发现孩子间的差异,“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是纲要和指南中经常提到的。尊重个体差异要和教育目标放在一起,尊重不是让孩子跟随老师,而是老师去看到孩子不同的一面,为每一位孩子制定发展目标。在同一情境里,每名幼儿的表现是不同的。如在班级的纸工活动,幼儿间的差异尤为显著。有一次教孩子们叠啄木鸟,叠孩子们都会四个对折的步骤,到了第五个翻纸的步骤就会有小部分孩子不会了,最后能折到剪脚步骤的幼儿班级就只有十个。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差异性很大,参差不齐的现象班级里经常会有,我们要看到孩子的能力给每位孩子提出相应的目标,给予每一位孩子发展的机会。
3.2 多层次材料促进幼儿均衡发展
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致会随着自我能力的提高发生改变,我们要仔细的观察对区域的材料进行及时的置换,使材料投放呈现层次性。当我们在美工区投放某一个材料,当这个材料的操作要求对幼儿来说已经不具备挑战性了,那么幼儿就会对这样的材料失去兴趣,我们就要考虑删减材料,或者新添相应的材料,提高操作的要求,使幼儿发现材料中更具挑战的新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总之,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关注材料投放的层次,材料应随着幼儿目标的达成而改变,材料的调整可以燃起幼儿挑战的欲望。幼儿在丰富的多层次的材料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断的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冠珠.谈小班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创新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