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2019-04-19陈凯伦
陈凯伦
摘 要:从陶行知思想中了解到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自主成长,教师要学会放手。并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环境,其中每一个人才会是自己的主人。当今社会中,自主性强,有自信的人遇事不慌不乱则容易成功。而幼儿时期恰是培养人的自信心、自主能力良好时期。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就要让他们学会不依赖他人,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采取行动。自主性不仅是人的品质特征,也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让幼儿学会自主,便于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 自主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92-01
给孩子自主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生存环境,能够培养出孩子积极、健康的情绪及情感。干涉和束缚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1891-1946年)在“五四”运动爆发时,他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的爱国运动。1922年担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3年迁往北京,一直到1926年,它主要从事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创建了南京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即后来的晓庄示范,陶行知担任校长。在此期间,陶行知结合杜威的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1]根据陶行知的理念思想,我们应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让他们更好的成长。而且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对他们充满热情、充满期望,积极引导孩子慢慢成长。但孩子的成长要尊重他们的天性,不要轻易制止孩子本该在他们美好的年纪中应该做的事情。
1 幼儿园环境中的自主发展
幼儿园的自主发展体现最多的是在区域游戏中。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形式。在区域活动中,能以幼儿为主,幼儿可以自由探索,体验活动的乐趣。也是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提高幼儿自主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学,使教育形式更有效、更贴近幼儿生活。
2 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让其今后能自主成长
记得顾陈琳刚进幼儿园时,是班级里哭的最厉害的小女孩了。眼泪总是止不住的往下流,一直需要老师的拥抱。对于小班幼儿初入园的焦虑症,她的适应期也很长,这个月的午饭发现她总是不吃饭追着老师说“我要奶奶,要回家……”等老师耐心说服她吃饭时,她总是把自己碗里的饭菜放到其他小朋友的碗里,然后把小勺子放在碗里敲一会儿,趁老师不注意把剩下的饭菜倒掉,碗放在指定的桶里假装吃完了午饭……
分析:小班幼儿初入园的焦虑症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就可以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与顾陈琳家长交流发现,在家奶奶照顾比较多,小孩比较依赖奶奶,总是担心到幼儿园会见不到奶奶。每当这时,我就会告诉她奶奶很快来接,你快快吃饭。加上她在家奶奶喂饭较多,以至吃午饭时的心里原因和自己吃饭的能力导致她总是不专心吃饭。
经过一个月的家园配合,幼儿自己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交到了许多朋友,心情变得开朗起来,上学也不哭闹了。吃饭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心里的焦虑感逐渐消失的原因,顾陈琳饭菜吃的很干净知道蔬菜有营养,吃饭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就是有时候的吃饭不专心,相信以后会有所改善的。
3 创设开放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
从教育内容说,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办什么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说,适宜什么形式的学校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消亡论,而是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以前,幼兒游戏间存在的问题较多,而且幼儿自我安全意识较弱,所以教师参与游戏指导的时间较多。经常控制幼儿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但往往这样做,时间久了,会在不经意间限制了幼儿的兴趣,也阻止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与此带来的问题便是:幼儿向老师告状的次数不减反增,教师常常为了活动规则和处理幼儿间的纷争而花费较长时间。所以,现在为了幼儿自主发展,尝试将区域活动进行开发,具体开放如下:
(1)活动投放材料的开放:区域活动的玩具、材料,游戏玩法、规则,让孩子自己设计,自主创作。
(2)活动空间的开放:幼儿自由选择教室里各个地方开设的区域活动进行游戏,不应场地的限制而影响区域活动。
随着区域活动的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与此同时,幼儿渐渐能处理简单的区域活动中幼儿间存在的问题了。很少和老师告状了,虽然在活动中偶尔出现了分歧,但他们不是马上找老师解决问题,而是互相寻找问题的原因,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自主解决存在的问题。
游戏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反映,儿童可以通过游戏掌握基本的社会关系。而游戏区域的设置可以说是实现这些的基础,好的区域设置有助于幼儿从一种社会游戏层次发展到下一个社会游戏层次。
4 对幼儿以鼓励为主,进行开放式的讲评活动
“教学做合一”,以反对教、学、做分家的教育现象。另外,陶行知先生还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提出了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的教育思想。[3]通过让幼儿积极参加讲评活动,可以让他们在说一说的过程中回顾自己的做法,并进行反思,让幼儿在多次思考中加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独立的个性,帮助幼儿建立健全的人格。
5 家庭环境中的自主发展
顺应孩子的兴趣和天性,让幼儿自主选择兴趣爱好。当孩子成为幼儿园的适龄孩童时,大多数家长便开始考虑:应给孩子参加什么样的兴趣班呢?音乐还是美术呢?如果学乐器的话,学钢琴还是古筝呢?现在的兴趣班培训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家长们的选择范围很广泛,而且家长们对于兴趣班的种类了解也不够多。所以这便成为了幼儿园适龄孩童家长考虑的问题了。值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初期,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细节,多鼓励幼儿,让幼儿尝试着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拥有好奇心,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兴趣。遇到问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在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为幼儿自主成长与发展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游戏。
参考文献:
[1] 陈文华.中外学前教育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DB].中国山东网,2009.[3] 桂景宣.学前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