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罗坊会议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2019-04-19刘求福江小华

祖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时代价值现实意义

刘求福 江小华

摘要:1930年10月下旬,罗坊会议在江西省新余县罗坊召开,这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动委员会的一次联席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表现出了实事求是、团结统一、民主集中、调查研究的革命精神,其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罗坊会议   革命精神   时代价值   现实意义

1930年10月25至26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新余罗坊主持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动委员会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1]会议讨论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简称《罗坊会议决议》)。此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其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关系到红一方面军、江西省行委政治路线的转变,关系到能否成功粉碎敌人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本文想结合罗坊会议的一些内容谈谈毛泽东、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罗坊会议期间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团结统一、民主集中、调查研究的革命精神以及它们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堅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当时革命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在罗坊会议上,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对其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一方面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的革命形势,毛泽东认为“阶级的矛盾超过阶级统治自相矛盾时,统治阶级必然要作出最后的挣扎,暂时抛弃自身矛盾联合起来对付革命”[2]。同时,毛泽东同志在罗坊会议上也指出,第一次我们能轻易攻克长沙,是因为敌人无援兵、无工事,且轻敌麻痹,但我们不能持续占领长沙,既是因为我们红军的战斗力不强,更是因为支持我们的群众力量不够。第二次我们也是因为仍然缺乏群众基础,单靠红军的军事力量,也未能顺利攻克长沙。而后来能够攻克吉安,关键就是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帝国主义殖民中国的面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一定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扼杀中国革命,《罗坊会议决议》指出:“美帝国主义已经感觉到它所统治的南京政府,遭到了革命形势的威胁”、“在英帝国主义方面,镇压中国革命,也是急需。”[3],他们之间必然会相互妥协、联合,支持南京政府围剿革命。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主要体现为从中国面临的多变的外部形势和中国社会现实从发、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基础出发、从中国基本国情和人民的发展要求出发,对我们新时代新阶段新情况作出科学的分析、判断和指导。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4]。

二、发扬团结统一的精神,对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形成统一认识

党的团结统一是指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以及行动上的一致,它是党的力量所在。我们党非常重视党内的团结统一,《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党员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在罗坊会议上,党内军内对一些问题确实有不同的看法、认识。比如关于红军的行军方向问题,中共中央长江局代表周以栗带来指示,要求按“立三路线”去攻打大城市,即先攻长沙再取南昌会师武汉。对此,有的同志认为必须无条件执行中央的决策,但毛泽东同志认为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红军不宜进攻长沙、南昌,而应有计划地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在民主讨论过程中,与会人员对这一问题争论得非常激烈,有人赞同毛泽东的观点,有人反对,也有人保持中立,尽管如此,大家始终坚持以团结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各抒己见。毛泽东同志发扬团结同志、顾全大局的精神,先说服周以栗、彭德怀等人,然后和他们一起去说服其他同志,最后形成意见的一致和思想的统一,通过了罗坊会议决议,达成了行动上的一致。

当时,在革命队伍内部、在共产党党内、在红军高级领导人之间,对一些重大事情和重大决定出现一些分歧、争论都是正常的,也都是可以允许的,这种争论是不同认识的争论,是不同观点乃至观念的碰撞,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党和红军的生存、发展。相反,在会上不同观点正常的交流、碰撞,可以避免党内、军内原则性的分歧乃至分裂,最终形成党内、军内的团结和认识思想的统一,这正是共产党的伟大之处。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纪律要求,是每个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式越复杂、肩负的任务约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5]。我国改革开放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诸多复杂多变的问题,全党必须增强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中央权威,坚决落实中央重大部署和决定,实现新时期新目标。

三、坚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会议探讨的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决议

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和集中相辅相成。它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执政过程中形成的组织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罗坊会议上,也讨论了如何粉碎敌人的“围剿”进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些同志主张率领全部红军东渡赣江“诱敌深入”,以打破敌人的“围剿。而江西省行委的一些同志和一、三军团的一些同志不太同意把敌人放进苏区,主张红一、三军团“夹江而阵”主动出击。对此,彭德怀在会议上说道:“因三军团之五军和十六军大多数是平江、浏阳人,八军大多数是阳新、大冶人,地方主义者利用这一点来反对过江,主张一、三军团分家,夹江而战”[6]。

当时,在那样复杂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最终得以通过?毛泽东同志将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结合,各抒己见、民主讨论,并先后获得了周以栗、彭德怀等同志的支持。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作为三军团长的彭德怀坚决执行了总前委决定,坚持了在民主基础上的高度集中,下级服从上级”[7]。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党内一旦形成决议,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即使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也必须执行决议。当时,作为红三军团长的彭德怀同志面临红三军团部分干部的反对,但仍坚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强调要遵守决议,他的这个态度在当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他后来回忆:“我说,有意见到河东讨论,但不能妨碍行动,更不能说一、三军团分家,这些问题总算是大体得到解决”[8]。

习近平同志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9]。民主集中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证,贯彻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和党的自我完善,在实际工作对重大问题决策的讨论、研究和民主决策,防范“一把手”的绝对权力,杜绝“一把手”或少数人的“一言堂”,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顺应民心。另一方面也可杜绝对重大问题的议而不决,保证党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高度一致。新时期坚持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中央权威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对重大的决策进行前期调研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并且要求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也一定要重视调查研究,要依靠自己的调查研究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和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的形成、发展,和毛泽东同志的倡导息息相关。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央苏区的土地问题,在罗坊会议召开的间隙,毛泽东找到了从兴国来当红军的八位农民,作一个调查会即“兴国调查”。毛泽东非常看重这次调查,因为调查较为深入全面,特别是关于农村土地的情况。他在《兴国调查》中指出:“这次调查,较之我历次调查要深入些。第一,做了八个家庭的调查,这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其实没有这种调查,就没有农村的基本概念”[10]。在调查过程中,毛泽东都是亲笔记录,最后又将记下的内容请八位兴国农民核实之后才确定下来。毛泽东同志就是坚持这种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的调查方法和工作作风,积累了内容丰富、生动而又深刻的调查材料,写下了《兴国调查》,为全党全军树立了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农村社会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确立和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同志的这种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11]科学的决策来源于调查研究、源于社会实践,贯彻落实好科学的决策也需要调查研究,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我们一定要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确保各项事业持续、有序、健康发展。因此,坚持和发扬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和作风,更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江西省委党史委,中共江西省委党史室编.江西党史资料(第6辑)[M].1988.

[2][3]一九三0年十月二十六日,罗坊会议决议。《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

[4]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DB/OL].学习时报,2012-5-28.

[5]习近平同志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2013-1-22.

[6][7]彭德懷自述[M].人民出版社,1981.

[8]毛泽东自述[M].人民出版社,1993.

[9]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DB/OL].人民网,2012-6-28.

[10]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1]调研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N].人民日报,2013-07-26.

(作者简介:[1]刘求福,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教学管理处主任科员;[2]江小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教学管理处处长、教授。)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时代价值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赣南中央苏区美术文化内涵研究
论赣南苏区美术文化在苏区革命精神的呈现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