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临床技能竞赛赛事内容及展望
2019-04-19周娴
摘 要:临床技能竞赛是江汉大学医学院每年都会参与的重要赛事,为了更好提高医学院的教学水平,从赛事中吸取经验,本文对近六年来的临床技能竞赛的赛事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一定的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临床技能竞赛 分析 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040-01
1 近6年比赛初赛分析
1.1 湖北省赛题目
四届省赛分别在十堰、荆州、咸宁、武汉,省赛初赛的题目基础,题干明确、大部分题目明确的告知具体操作项目,学生只要练习过或者在临床上见过都会操作。如: 现病史问诊,腹部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后穹窿穿刺、胸腔穿刺、体表肿物切除、胃管置入、导尿术等常见操作,如果选手在平时的训练中把要求的每项操作反复练习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一般能得到满意的分数。但是反复练好这些基本项目看似容易实则不易,这需要选手有耐心,有毅力,不怕吃苦的反复联系,并追求极致。除了基本操作外,题目逐年增加难度和广度,并越来越贴近临床真实操作。如:某初赛题目要求选手对有病变的皮肤组织进行活检,考察学生取材后如何将活检组织制作涂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给出结论。该题目选择了选手平时容易忽视的范围,除了考察内外妇儿常规范围,不仅考察到了选手在检验方面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考察了辨认不同类型、不同疾病的涂片知识。另有某考题考察选手对鼻出血急症的止血处理,此题也是在选手一般不容易重视的耳鼻喉范围里考察常见症状的应急处理。
1.2 分区赛初赛内容
中心静脉置管、穿隔离衣静脉输液、动脉穿刺、心电图机操作(真人)、开关腹操作、英文出题不同方式缝合操作、体表肿物切除术、产前检查、胎心监测、后穹窿穿刺、小儿体格检查(真人)等常见操作,选手在平时的训练中把要求的每项操作熟练掌握、在短时间内完成,题目没有特殊设置的前提下,通常情况能获得较理想的分数。但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目的操作也并不容易。我们通常认为的做完了,绝不是开始一个动作加结束一个动作就可以了,而是指整个流程和交代事项的全部完成。无论是省赛还是分区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选手们自己找器械,这在我们平时训练时是很少做的,平时在6分钟可以完成的项目,比赛时进赛场(分区赛的赛场很大,距离大概5、6米)、读题、找器械就得2分钟,也就是说赛前6分钟完成的,比赛要在5分钟内完成,很多项目丢分都是丢在时间不够,没做完。某初赛题目:穿隔离衣并进行静脉注射,在穿隔离衣时,评委会查看你的每个细节,穿好后背后是否穿好,用品的检查等。在选手们平时训练时,虽然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做到了,但是却没做到位,像该项目穿隔离衣时,背后经常没穿好,可是都没有重视和改正;再比如某初赛题目:气管插管后固定时,往球囊内注气,选手们都是口述质如鼻尖,但是从来没想过真正的去检查,评委评分时会查证选手是否操作了,而不仅仅是口述,从出题思路上初赛题目也是费尽了心思。
1.3 复赛和决赛内容
很遗憾,我们六届选手一直没有冲入复赛,最好的一次成绩是1分之差进入华中分区赛二等奖,虽然看起来1分之差就能有一个质的突破,但其实1分体现了平时我们训练的弊端和差距,对于复赛和决赛我们缺乏实战经验,只有观摩到其他院校选手精彩的表现。除基础操作试题,复赛和决赛试题还考察选手的临床思维能力。如:某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气管插管,但插管需征得家属同意,与家属沟通,如同意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忘記这一步,或者跟家属沟通后不同意,选手只能继续球囊复苏,不能行插管操作。但是很多选手因平时训练忽略了这一点,通常会选择把气管插管的操作完整做一遍,这就是分数不高的原因。该题充分考察了选手应该具备与患者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的能力,在互相理解和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才可操作,临床上的纠纷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沟通不畅,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造成的,此案例提醒我们医学生在今后的行医道路上要有人文关怀的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学会保护自己需要学习的基本法律常识等等。此外还有常见的狗咬伤的处理,不常见的蛇咬伤的处理、黄磷烧伤的处理等等,要求掌握动物咬伤后的处理原则,化学物品烧伤的机制、处理原则、注意事项。考题涉及到眼、耳鼻喉、皮肤、检验等科室相关内容,如果选手没有接触过,很难做出判断和处理。我们本科临床专业的学生对这些项目相对比较陌生,一方面是没有很全的训练模具可供练习,特别是五官科的模型和器械缺乏,比如裂隙灯的使用,泪道堵塞的处理等,同学们只能去相关门诊集中培训一下。现在省赛的部分题目已经往分区赛题目靠拢,难度逐年增加,而分区赛的难度也越来越接近国赛,那么平时对选手的训练就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分区赛的水准,而是要以分区赛的水准严格要求选手,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严格把关,不能掉以轻心。
2 未来展望
通过比赛训练的学生在临床技能方面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目前我们已经覆盖了所有的本科生,让本科生教学中临床技能的培训扩展到全部的学生中,比如原来临床技能学的课程由体格检查、问诊、模拟心肺听诊组成其主要内容,现在额外增加学时,增加导尿、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胸腔穿刺、胃管置入、腹腔穿刺六大常用临床技能项目,项目都有相应的模拟人和器械操作,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对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伟,张蔚,王亚民,吴俊华.标准化病人在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5):109-110.
[2] 徐灵芝,鞠吉雨,牟东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0):873-875.
[3] 张庚,张万生,韩冬,李楠,陈彦伶,史春华,王月媛.临床技能竞赛对医学生技能教育的影响[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8,39(05):396-397.
作者简介:周娴(1982-),女,汉,硕士,实验师;湖北武汉人,研究方向: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