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眼与心》到中国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2019-04-19沈焱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中国画

沈焱

摘要:梅洛·庞蒂的《眼与心》是其生前最后一篇重要论著,也是其主要的美学著作。该著作使得艺术家,尤其是画家,在参与认识世界这一方面得到重要的地位。通过品读该作品,对中国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理论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总结其对中国画绘画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眼与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国画

道法自然

梅洛·庞蒂是一名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他将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觉现象学”。在他看来,我们对本质的研究就是现象学的问题研究,这个“本质”就是我们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于画家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

梅洛·庞蒂认为视觉是心灵之窗,画家是献身于世界以后才把世界改变成为图画。在《眼与心》中有一个论点说道:人有一只能看见内心形象的“第三只眼睛”。对画家而言,画家的心看见了原来外行人看不见的世界存在,但是这个世界并非凭空捏造,而是画家领会到世界变化,感触世界后以,由自己的维度而创造出的内心世界,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绘画语言,画面符号是被人创造总结而来的,并非是将大自然刻板的搬过来,这种维度是从大自然开始,终结于画面,与中国画“道法自然”思想所相通。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在其核心内容中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画家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思维体例有着深远的影响。画家应对自然崇尚,师法自然,然则画家若是一味地对自然进行描摹,作品就会毫无生气,十分板滞。在画家的艺术创作过程当中,其作品不仅仅表现了画家对自然客观的物象尊重,与此同时画家也会将个体的自我情怀融入自然,以至“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高妙境界,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历程中,这种思想始终伴随贯穿着这历史长河。

畫家在进行绘画创作时,物我融会,心手一体,将自身的手绘自己的心,绘自己心灵的树、石、水、云之景。在这种时候,物与人是息息相应,融合贯通的,画家以沉稳的态度与饱满的热情对待自然,对自然之景举行融合,达到“忘我”的境界,这种成熟的思维方式成为了画集创作时的主体命脉、情感与精神。想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必须对自然有所悟,个体与自然融合之时,便是绘画时变化的“孤姿绝状”生于笔底以致“触毫而出”。

张璪以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主张不光是对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师的重要性进行的强调,同时更强调由心而发,首先经由过程“师”而走向造化,再由造化终得心源的方式。若是没经历师造化,万事万物就不能进入画家的灵府,思维一片空白,就谈不上的艺术创作进行,但若不得“心源”,光师造化,不免这样的创作方式只是对物象的简单描摹而已,所绘的不过是“物之赘疣”。也就是说,画家必须献身于世界,才能把世界转变成为真正的图画,用眼看,世界是一种远距离的占有,而伴随着内心的深入,得到的就是一幅画的创造,是世界的内部交流转换。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及中国道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在和谐的相处中应准确感触,感染世界应有的秩序,这不仅是对艺术家与自然建立起的浓厚情感表现,而且也说明了中国绘画中的观念也正是从此类自然观念所衍生出来的。由此更能说明,“师造化”与“得心源”正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师造化”是“得心源”的前提条件和根本。画家的“触毫而出”与对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观察无法分离,画家对外在事物变化规律和生命进程的把握,“眼与心”的交流亦不可分。

天人合一

《眼与心》中提到,心灵是依照人本身身体的思维活动去思考,而不是依照其个体的意识来思考。对心灵来说,身体是它的出生空间,又是一切别的现存空间的原形。画家需要用眼睛告诉自己的内心要用什么手段,将眼前的山成为画面上的自然之景。

通俗来讲,画是可以被怡情的,它可视可触,可感可读,可赏。更深层的说它可存人世真情,亦达通天机造化。对于华夏民族而言,其绘画作品的生成方式具有独特的体式格局与途径,有着相对完整与精深的理论体系,因此这个民族构成了有别于其它民族绘画的审美取向与尺度。

无论哪个画家,在他作画时都会有构思,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想象。在这一过程中不得不承认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在他们内心滑过,或者是兜兜转转之后,将自己原先不确定的想法又加以肯定成为心灵的最终想法,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转移到别人的眼与心中。

阴阳观及、物我相融、物我双忘、天人合一的思想,贯串着整个中国传统绘画的进程与历代画家对艺术的实践过程。对“天趣”、“人趣”、“物趣”美学属性的存眷和寻求,和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表现的过程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妙手并留下了多不可数的佳作,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中国人对自然的偏执,中国画更多展现的是面对自然,自我反省,以人为本的态度,中国人的审美要求是力求自然美与品格美的统一结合,前者是后者的“写照”,后者赋与前者“精神”,也便是所谓的画品如人品,画如其人。

结语

中国画的繁荣不仅需要浓郁而良好的创作氛围,更是以画家广博而深厚的修养为基础的。作为正在探索与学习中国画的年轻一代更应培养这种修养。善于观察,发现自然,感知自然,感悟自我,将所见所得,为我所用,使之成为拓展自己艺术领域的新途径,新动源。将眼与心这种关系融通运化,是成为优秀画家之路中修养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画家对自身进行完善,形成艺术风格的必经之路。人人尽知此理,坐实却各有千秋。对在绘画路上所有的修行者而言,更应去感应万事万物隐藏的难言之意,含着品格与才情进行绘画创作,相信真、善、美永存,坚信观察是心灵之窗。通过“看”,从物质幻觉中解放出来,获得自己的维度,将属于自己的绘画本身的“自我表现能力”,提高到内在的表现。我坚信,做到眼与心的融通交流,道法自然,师法自然,在绘画的道路上一定能“天人合一”。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