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通产业的经济增长值、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就业增长

2019-04-19李薇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产率流通要素

李薇

内容摘要:在我国经济产业中,流通产业作为服务行业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广义最小二乘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2016-2017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流通产业发展情况,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对其经济增长值、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就业增长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流通产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就业率的提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拥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化,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应从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支持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广义最小二乘法   流通产业经济增长值   全要素生产率(TFP)   地区就业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016年后,我国流通业的年增长速度仅为8.2%,远远落后于第三产业。此外,我国流通产业单位资本回报率也在逐渐降低,造成其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降低。在当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背景下,为促进我国流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高速增长,必须对传统增长要素——资本与劳动进行改革,打破传统发展理念,寻求新的增长模式。

全要素生产率是当代社会经济背景下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不单单需要提高要素的投入使用,更需要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市场通过劳动创造了产品的价值,要想使产品具备使用价值,必须通过将产品价值传递给消费者,才能真正实现其使用价值。尤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市场普遍存在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库存积压等问题。因此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流通产业,提高居民消费率,从而解决生产力过剩等问题,达到市场供需平衡。因此,在适应侧供给改革需求的前提下,必须确保与流通业相关的就业水平等要素的提高。

国民就业难问题一直备受人们重视,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就业的稳定性、就业率的上升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由于信息沟通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劳动力市场与服务产业的劳动供给需求交流不及时,导致用工荒等现象出现。为解决这一现象,需大力发展流通业,促使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劳动需求量,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就业吸纳性。

流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关产业对于人们的劳动力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以电子商务、线上到线下等模式为基础的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使我国农村人口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有效提高自身收入水平,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更能解决农产品滞销等难题。根据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可知,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产业与就业两者结构的变化情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误差,当误差较高时,即使相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也无法发挥其对就业增长的推动作用。此外,各区域流通业发展程度的差异,也会影响其对就业的推动作用。

国内外文献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虽多,但主要侧重于其产业零售业方面的分析。Robert Merton Solow从经济学理论出发,采用索洛余值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可知,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投入产出均衡,还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Jorge moreno选择5个欧洲国家零售业企业作为实证分析对象,根据各国1998-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分析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并为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相关建议。Madeira等学者对瑞典地区零售企业的市场进入需求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构建动态结构模型,分析地区市场进入要求对零售产业生产要素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知,当地区政府放宽市场进入需求时,有利于促进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中小型零售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对于流通产业效率的研究较多,但真正对其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极少,已有研究资料也较早。王晓东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01-2009年各省地区流通产业生产要素进行研究,通过实证找出影响我国流通产业TFP增长以及导致地区差异的因素,为促进我国流通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姚万军对我国山东流通产业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研究,通过构建SBM模型与测量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結果显示,山东省整体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产业技术提高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黄琴选择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地区间流通产业对提高就业率与其吸纳效应的差异性,通过实证分析可知,从整体看,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率的提高作用在不断上升,但从区域方面来看,东中西部地区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东部的就业吸纳效应最为明显,西部地区最弱,尤其是西部产业结构存在巨大的失衡问题。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中流通产业具有重要地位,但现有关于流通产业的研究存在局限性,主要侧重于零售业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等方面,尽管有相关研究得出流通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相关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广义最小二乘法的理论分析为基础,选取我国2016-2017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流通产业进行分析,研究其产业结构转型对其经济增长值、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就业增长间的关系影响,通过研究对我国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及发展提供有效建议,实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

(一)理论研究基础——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对就业具有正面与反面影响

正面影响。据相关研究可知,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品生产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有形化向无形化演变,尤其是在商业时代更加推动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更多的人从农村去往城市从事商业贸易行业,而这种劳动力的变化和产业产值结构间具有高相关性,由此推断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值与收入水平同时上升时,会推动国家劳动力人口的转型,依次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转型规律理念可知,在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中,随着生产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比例会呈现下降趋势,服务行业所占比重会不断上升。之所以造成此现象,是由于在社会市场需求当中,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不高,人们消费收入水平的上升不会对农产品消费产生过高影响,但是人们对于服务行业的需求弹性偏高,人们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都会对服务消费产生极大影响,会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上升。流通产业属于服务型产业,其所涉及的产业范围较广,包括物流业、信息产业、餐饮业、零售业等,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快递行业的快递员、电子商务的客服专员等。由经济学理念可知,在经济活动中,主要由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这四部分组成,而流通产业则属于分配过程。快速发展的流通产业是产品经济政策运行的根本,流通产业推动了区域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必定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而提高了区域整体就业率。由此可知,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有效提高地区就业水平。

负面影响。据国外相关研究可知,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生产技术的发展会使先进技术代替人力劳动,提高失业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产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上升,各行各业都越来越重视技术型人才,希望劳动者能够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水平,对技术型人才的喜好导致了普通劳动者的大量失业,从而导致“创造性破坏”现象出现。所谓“创造性破坏”,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转型会对就业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一个影响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新型岗位,第二个影响则是受创造性破坏的替代效应影响,技术的进步使一些生产岗位被机器所替代、拥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可以满足多个岗位需求,使一部分劳动者失业。同时,由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绝大部分区域的流通业规模较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无法适应产业升级,从而导致大量失业人口出现,降低就业率。此外,产业与就业的结构转型具有时间滞后特征,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就业吸纳率相互影响,同时我国各大城市对于劳动力的选择具有较高要求,例如限制户籍所在地、教育文凭等。这些使我国农村人口难以找到稳定的就业岗位,限制农民工进城打工,加剧市场劳动力资源紧缺现象。

实证分析

相对于其他行业,流通产业对就业的要求普遍较低,且產业规模大,在我国经济产业中占据先导地位。整个流通产业对劳动力就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要求不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巨大的产业规模使得流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就业率。同时,从事流通行业其工作时间较为自由,形成了大量非正式就业现象,尽管这种就业方式不与劳动者签订正规劳动合同,但是也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了自主就业的机会。根据上述研究可知,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地区经济的增长,也间接推动了就业率增长,因此流通产业进行结构转型会造成大量失业率。因此,为发挥流通产业对就业吸纳的作用,本文从经济增长值与生产全要素对地区就业增长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一)数据来源、处理与变量选取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数据的易获取性,本文选择我国31个省级地区流通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来源于2016-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统计局颁布的省级地区面板数据。采用计量回归模型对流通产业结构转型与就业劳动力进行研究。变量分为因变量、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具体结构如表1所示。

其函数表达式为:

上式中,e表示残差项。

(二)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研究我国各地区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从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技术进步指数(TECHCH)、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PTEC)、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cale Change)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这几方面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数据可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在流通产业发展中,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生产技术较为先进,而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较为落后。

(三)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

在对模型进行分析前,需采用ADF检验法对各项变量进行检验,得出各项变量是否存在单位根。通过检验可知,Em、Ci、Te、Ec存在单位根,因此本文采用一阶差分对模型进行调整。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各变量进行检验,分析流通产业对地区就业影响性,各地区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数据可知,我国流通产业经济增长值对就业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观察东部与中西部各变量系数发现存在一定差异性,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经济增长值每上升1个点,东部地区就业人口也会随之上升0.1226%,中西部地区则会上升0.0659%。由此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提高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相对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中西部地区相关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技术水平、流通业专业管理水平等都落后于东部,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中西部交通运输业,鼓励并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

同时,从表3数据可知,我国各地区流通产业TFP对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在我国东部地区,流通产业TFP每增长1个点,该地区就业人口就会上升0.0027%;但在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TFP每增长1个点,地区就业人口反而会下降0.0148%。由此证明,流通产业的发展对各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要求我国各地区政府应当因地制宜,采取对应的措施。例如,对东部地区而言,由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技术等较为发达,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平台的作用,大力发展流通产业,使其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等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若盲目发展流通产业,极易出现“创造性破坏”现象,提高地区人口失业率。因此,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更应重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培训,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理论,选择相关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流通产业的结构转型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其产业结构转型对其经济增长值、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就业增长间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可知,流通產业的发展对我国各地区就业增长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流通产业明显优于中西部。本次研究对促进我国流通产业整体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我国流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就业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提高我国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降低流通产业就业要求,放宽对非正式就业现象的处理。目前,我国流通产业规模虽然较为庞大,但企业较为零散,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企业经济实力较为薄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成本来维持日常全职员工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借鉴国外流通业发展经验可以看出,一些非规范化企业对于就业难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企业可以提供相对应的劳动报酬来确保劳动者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地区,这些非规范化的就业岗位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是十分重要的,是这些群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因此,为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底层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相关部门应降低流通产业门槛,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产业中部分非规范化就业行为采取宽容政策。

大力支持中小型流通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流通产业中,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所占规模较大,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促进产业经济增长与提高就业的基础。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融资难等问题的出现,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各项基础设施构建不完善,使得地区间流通产业发展不均衡。因此,我国中西部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单位,要重视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制定一系列相关税收优惠以及中小型企业融资福利政策,推动地区间的产业合作,地区间互利共赢,为地区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地区政府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为从事流通产业的相关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劳动力逐渐被机械替代。因此,为保证人们的就业率,应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降低地区失业率。同时,无论在哪个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产业技术,实现生产能力的不断上升。我国流通产业要与当代技术相结合,发展“互联网+”的增长模式,不断创新流通模式,例如:电子商务、大数据共享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模式,将物流信息科技化、标准化,时刻掌握产品运输状况。

参考文献:

1.王晓东,王诗.中国商品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测度——基于非线性流程的DEA模型改进[J].财贸经济,2016,37(5)

2.张豪,张建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与溢出效应——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6,35(9)

3.方福前,张艳丽.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1-2008年Malmquist指数方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9)

4.刘芳.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11)

5.张豪,何宇,张建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特征: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溢出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7,5(6)

6.赵洁琼.河北省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

猜你喜欢

生产率流通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