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仓市18岁女兵长眠在“三八线”南

2019-04-19省档

银潮 2019年3期
关键词:太仓市女兵志愿军

文>>>省档

王维洁遗像

14年3月28日,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从韩国运回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此消息,牵动了江苏太仓市仇永生老人太多的回忆。当年,是他亲手将因病牺牲的同学、战友,年仅18岁的王维洁安葬在三八线南附近。

苏州太仓市档案馆有一份《王维洁烈士病故证明书》。仇永生深情讲述了王维洁在朝鲜战场的最后岁月。

20

17岁女兵成首批志愿军战士

仇永生和王维洁都是太仓新塘人。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到新塘招兵。3月2日,就读于黄渡师范一年级的王维洁和仇永生被录取,成为20军89师267团政工组新兵,负责宣传工作。国庆节后,20军接到紧急调令,王维洁和仇永生跟随部队坐闷罐火车于11月中旬抵达吉林通化。

11月的东北,当地士兵已换上加厚的棉衣、棉鞋。刚下火车的20军战士们还是单薄的棉衣、胶鞋和粗布军帽,王维洁和仇永生一下火车就感到了刺骨的寒冷。20军来不及筹集厚棉衣便匆匆跨过鸭绿江,来到炮火冲天的朝鲜战场。267团政工组共30余人,仅有3个女兵,王维洁虽然是其中年龄最小、个子最矮的一个,但她嗓门最亮,用自制的铁皮喇叭,把《白毛女》《刘胡兰》的选段唱给战友们听,被战士们称为“小百灵”。

部队进入朝鲜后,就在长津湖地区的死鹰岭、雪寒岭和美军正面作战。美军是飞机、坦克加大炮,而志愿军用的则是解放战争时缴获的“万国牌”枪支。为鼓舞战友们抗敌士气,王维洁手拿快板,在炮火中歌唱:“人民英雄志愿军,单衣胶鞋抗击美军,我们的意志像钢铁,掀翻美帝坦克旅……”除此之外,她还要和其他女兵安置伤员,不光要登记受伤战士的姓名、血型,还要想办法给伤员找担架和棉被。一天,王维洁到当地百姓家借牛车,把伤员转移到后方医院,路上遭遇美军飞机轰炸,牛车散了架,她就用两根木杆做成担架,在冰天雪地中拉着伤员送到了医院。

王维洁(中)参加演出

1950年12月,长津湖战役取得胜利。17岁的王维洁因为表现英勇,记三等功。在表彰大会上,没有大红花,没有奖状,王维洁收获的是战士们的掌声。

再入战场,撤退时染病离世

20军89师因为损伤太大被解散,仇永生和王维洁等政工组战友暂时回到通化等待任务。1951年3月,政工组接到参加第五次战役的命令。王维洁和仇永生被分配到20军60师。3月底,部队发出“打过三八线”的命令,至4月中旬,20军连同13兵团终于歼灭了李承晚的5个师,跨过三八线继续挺进。然而,北汉江和昭阳江刺骨的江水成为志愿军最大的拦路虎。师长劝王维洁不要过江,但她坚决不肯。那天,男同志脱了衣服顶在头上过江,王维洁只能穿着薄棉袄过江。到了对岸,她的衣服结了冰,手和脸早变成了紫红色,但她却一直说不冷,坚持参加战斗。

5月初,60师接近弹尽粮绝,美军出动坦克、飞机没日没夜地轰炸,部队作出紧急撤退的命令,大路已被美军封锁,部队只能走山路。此时,王维洁跟随60师撤退,仇永生被调到连队搜集李承晚部队扔下的枪支弹药。

5月19日,仇永生搜山回来,发现王维洁等战友突然开始发烧。但面对美军围堵,部队不能停止撤退。王维洁为不给战友添麻烦,坚持不坐担架,第二天陷入昏迷。部队没有帐篷,也没有药物,卫生员只能用美军的铁帽子烧热水喂她。战友们白天轮流抬着王维洁撤退,晚上只能把她放在树下盖上被子。5月24日,仇永生再次搜山回来,看见王维洁和许多生病的战士,被安置在树下,树上的雪不断地落到他们的脸上。王维洁已喝不下热水,嘴唇发青。仇永生坐在雪地里无能为力,只能看着王维洁的生命一点点消逝。25日下午3点,刚满18岁的王维洁病逝。

部队无法将王维洁的遗体带回祖国,只能就地埋葬。政工组长申郑成和仇永生忍着悲痛,带着两个卫生队战士,把王维洁的遗体抬到一个山沟里,4位战友为王维洁挖了一人深的坑。仇永生请卫生员找来一条白布,盖在王维洁的身上。担心被敌军发现,他们找来枯树枝盖在王维洁安葬处,铺上厚厚的白雪,不留下任何痕迹。

迟到的病故证明书

撤到国内的仇永生立刻给家里去了一封信,请父母向王维洁家人告知详情。然而,王维洁的父母不相信女儿葬身异国的事实。直到第二年,民政局给王维洁父母送去抚恤金,他们才明白,女儿回不来了。后来,太仓新塘为牺牲的烈士建造了一座烈士陵园,但因为一直没收到王维洁的阵亡证明,所以她没能列入。

讲述人仇永生

为找到王维洁的阵亡通知书,退休后,仇永生和当年20军老战友共10人,联名致信20军前军长余光茂少将,请他帮忙。在余光茂少将帮助下,战友们得知,由于当时89师解散,部队建制被打乱,王维洁的阵亡通知直到1954年,在她过世3年后才签发,并送到了太仓县。由于年代久远,战友们又找到原太仓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经过几个月的寻找,在一堆历史文件中终于找到《王维洁烈士病故证明书》。如今,这份珍贵的通知书作为王维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有力证据,被太仓市档案馆收藏。

猜你喜欢

太仓市女兵志愿军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特战女兵
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
吹笛记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
迁校劝学
法国女兵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