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野下的《鲁宾逊漂流记》
2019-04-18张凯潞
张凯潞
【摘 要】《鲁宾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福笛具有现实意义的代表作,从生态批评视野下解读《鲁宾逊漂流记》,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殖民主义对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带来的破坏,有利于更深入地发掘作品价值,为我们当今社会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鲁宾逊漂流记;生态批评;人类中心主义;和谐共处
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生态批评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不同学科都将本学科与生态批评联系起来,构建起新的生态批评视野下的现代学科理念。大量的作家和批评家也开始以生态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一些经典的作品。从生态视角解读这些作品,能够使人们更清晰地发现到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渊源。
丹尼尔·笛福《鲁宾逊漂流记》是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并带有象征意味的作品,《鲁宾逊漂流记》曾被视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寓言,经济个人主义的一部寓言,欧洲殖民主义与的真实再现。从生态批评视野下重新阅读《鲁宾逊漂流记》,对于人类中心主义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会有更深的认识,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掘该作品的深层价值。
一、《鲁宾逊漂流记》的创作背景
《鲁宾逊漂流记》发表于1719年。18世纪的英国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期,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快速发展的资产阶级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的条件下,启蒙运动兴起,人们挣脱了千百年来神学观念的束缚,把一切现象都归之于自然人性或以无神论为基础的人的理性。笛福正是在这股资本主义浪潮下创作了《鲁宾逊漂流记》。
小说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下层资产阶级家庭,父亲信奉清教,是一个经营油烛生意的商人。笛福的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几岁就开始经商,但是屡遭失败,晚景凄凉。笛福在经商的同时还积极投身政治,他的政治见解代表当时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曾因为政治问题而数度入狱。在经济上他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贸易,赞成英国推行的殖民主义政策;在政治上,主张民主,要求信仰自由,讴歌依靠个人奋斗而致富的中小资产阶级。《鲁宾逊漂流记》反映了作者的价值观念,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初期的精神风貌。《鲁宾逊漂流记》成功塑造了鲁宾逊这一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正面典型形象。鲁宾逊所处的正是资本主义四处扩张的时代,在他身上很好地概括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恩格斯称鲁宾逊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者”。
二、《鲁宾逊漂流记》之人与自然
在鲁宾逊流落到孤岛上的时候,小岛“非常荒凉,看来荒无人烟,只有野兽出没其间。”荒岛其实就是人类远古生活狀态的象征,鲁宾逊被动地回到了自然状态。他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征服荒岛,征服自然。所以,鲁宾逊与荒岛之间有一种对立关系。他开垦荒地、种植粮食,驯化动物,甚至驯化了来自食人族的星期五。在海岛28年的生活里,他的生活浓缩了食物采集的原始文明、粮食种植的农业文明和初级的手工业文明等不同时期。鲁宾逊的荒岛生存“无疑体现了人类从远古走向文明的发展进步痕迹,是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世界历程的艺术化描绘。”通过鲁宾逊,我们可以了解到,是人类自己而非神创造了人类世界,而创造世界的重要途径,就是征服自然。
在小说中,鲁宾逊对自然始终采取的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和一切以符合人类利益的为目的的生态价值观。随着鲁宾逊在荒岛上生存的时间的增加,他想改变荒岛使之更加有助于其在荒岛上生存的想法也开始越演越烈。这种以自我生存为中心的思想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鲁宾逊对于荒岛上植物的处置方法都取决于这种植物对他的生存所带来的意义,如果有害则除去,如果有利则扩大种植。对于岛上的动物,在鲁宾逊的眼里,就是他自己的附属,他可以随意的残杀动物,并非完全都是出于食物的需要,而是彰显他个人的威力与统治权。
从《鲁宾逊漂流记》所反映的生态价值观上可以看出,自然界只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工具,可以随意地被使用和破坏,只要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始终贯穿着鲁宾逊的荒岛生存。
三、征服荒岛中的殖民色彩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下看,在资本主义发展浪潮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反映,不仅显示在人对自然的生态破坏,也显示在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失衡,尤其是资本主义扩张中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对立。鲁宾逊的登陆不仅造成了荒岛上自然环境的改变和资源的流失,还使荒岛受到鲁宾逊原本所处的所谓文明世界的殖民思想所侵扰。
鲁宾逊是支持黑奴制和黑奴买卖的,“强烈的控制他人的欲望使鲁宾逊有着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控制他人的欲望强烈,缺乏对其他个体自由平等的尊重。”在鲁宾逊的思想里有着根深蒂固的殖民思想,在他初登荒岛的时候,发现岛上空无一人从而兴奋地喊出了“这一切都将属于我”。鲁宾逊对星期五也是完全性的占有,给他取名,教他英语,迫使他放弃原有的宗教信仰,使他皈依基督教,并将他驯化成忠实的仆人。鲁宾逊多次炫耀对于星期五完全控制后的得意。鲁宾逊作为一个殖民者成功完成了对被殖民者的奴役。
殖民的扩张其实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催生的资产阶级自我主义的显现。对于掌握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思想观念的资产积极的眼里,被殖民地是落后、丑陋的地方,先进的他们有权力、有能力去统治他们,不仅可以侵略他们的土地,甚至也拥有土地上的原住民。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不再是人人平等,而变成了弱肉强食。这种极致的自我主义,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摧毁了“社会生态”。
在殖民扩张中,殖民者疯狂掠夺殖民地资源,严重破坏了殖民地的自然生态平衡。殖民带来的是殖民地自然与社会生态的双重破坏。
四、《鲁宾逊漂流记》生态批评解读下的的社会意义
《鲁宾逊漂流记》的生态解读,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鲁宾逊漂流记》中表现的深刻的反生态主义的倾向和人类自我中心主义思想对当今生态文明社会中人类面对自然界如何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类最自然的改造易如反掌,对自然的破坏也轻而易举。人们过度的、不计后果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会受到大自然无情地报复。沙尘暴、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必将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人类自我中心主义早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生态发展,努力改造解救被污染、破坏的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已开发的自然资源,保护好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也要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关系,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徐霞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李少伟.生态视野下的《鲁宾逊漂流记》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张玮.生态视角下解读《鲁宾逊漂流记》[J].芒种,2013(7).
[4]褚夫敏,申富英.人类中心主义的张扬:从生态批评视角浅析鲁滨逊形象[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5]孙宏新.生态批评视域中的《鲁宾逊漂流记》[J].江淮论坛,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