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模式转型策略之思考
2019-04-18张旭辉
张旭辉
【摘 要】2017年以来,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主、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已成为当前监管部门的新要求,“强监管、强问责”已成为银行业监管工作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在宏观经济放缓、货币投放减速、经济结构调整、楼市调控加强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原有经营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实现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各家AMC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为如何推动AMC业务模式创新和经营转型,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模式、转型
一、当前AMC主要业务模式
(一)传统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收购处置类业务是主要指AMC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打折方式批量收购不良资产包,然后根据资产包内各笔债权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包括阶段性经营,债务重组,债转股,折扣清偿,依法清收,破产清算等)实现现金回收和获利。1999年,为了政策性地化解金融系统风险,剥离国有四大行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四大AMC相继成立。历史上,收购处置类业务一直是四大AMC的主业,随着政策性任务的完成,AMC开始进入市场化经营阶段,利润丰厚的类信贷业务比重逐渐增加,而传统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类业务比重逐渐下滑至30%左右。在当前聚焦主业的政策引导下,各家AMC开始重新规划收购处置类业务,通过对资产包进行科学分类,按照并购重组、重点资源、低效回收、擇机处置4类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营销和处置,提成资产的可回收价值。
(二)不良资产收购重组业务。收购重组类业务主要指AMC就其持有的不良债权与债务人、担保人等关联方重新协商,另行约定还款金额、时间、抵质押物等事宜,使还款人的还款能力匹配新的重组协议,并按重组协议向债务人收取本息。相较于传统的收购处置类业务,收购重组类业务回报确定性更高,本质上类似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银行相比,AMC该类项目审核效率高,对客户限制少,发展极为迅速。因此,重组后形成的固定收益类业务一直是绝大部分AMC利润的主要来源。但在当前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央行货币投放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金融监管形势趋严等综合因素影响下,AMC以固定收益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面临极大挑战。
二、传统AMC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宏观经济下行,债务企业违约频发,存量资产风险比重持续攀升。AMC的客户企业往往本身经营就存在一定困难,债务负担较重,在宏观经济下行阶段,往往又要面临去杠杆、去产能和调整库存的多重压力,融资环境愈发不利,债务风险不断加大。特别是四大AMC在2015年以前给予授信的客户70%以上集中在房地产行业,行业集中度高。2014年开始,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房地产市场出现重大拐点,商品房去化急剧放缓,债务企业资金回笼缓慢,债务违约频频出现。虽然各家AMC及时调转投向,但仍无法对冲市场下行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据了解,各大AMC真实的存量风险项目资产比重甚至高达40%以上。
(二)新监管形势下,资本要求提高,处置难度增大,资金成本不断提高。2017年末,银监会印发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四大AMC的资本监管、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MC在收购不良资产时往往用自有资金一次性支付交易对价,但受经济环境及司法追偿效率影响,大量抵押物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置变现,导致AMC资金负担其实非常沉重。长期来看,AMC必须聚焦主业,减少对类信贷业务的依赖,围绕不良资产业务进行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主业优势不强,行业竞争加剧,资产端回现乏力。一方面,各大AMC积极响应“回归主业”的监管要求,集中力量收购金融资产包,短期内都有所斩获,资产结构得以优化。但“重收轻处”思想严重,管理处置手段粗放,资产经营能力不强,资金回收困难;另一方面,随着政策松绑,地方AMC已有超过50家获得牌照,未来还将继续增长。从事银行债转股相关业务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IC)横空出世,未来的不良资产市场竞争必将愈发激烈。新生机构短期内虽然难以撼动传统AMC的优势地位,但因“监管不对称”及“政策红利”等因素存在,其影响依然不容小觑。
三、AMC业务转型发展对策
2018年以来,各家AMC普遍出现了业务发展受限,内生风险加剧,利润水平下滑,经营压力骤增等问题。如何抵御市场风险,形成核心竞争优势,走差异化的业务发展之路,已成为摆在各家AMC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聚焦主业,做大做强主业规模。要坚守主业阵地,做到“改制不改志,转型不转行”,不断巩固和扩大在不良资产领域的优势地位。一是主动营销,重点收购“确保盈利”的行业包、关联包、有重组预期的资产包;二是创新资产收购合作模式,积极加强与地方AMC、同业、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的合作,打好收购处置基础;三是创新处置方法。区分并购重组类、重点资源类、择机处置类和低效回收类等四类资产,分别采取“精耕细作”和“快进快出”的处置策略,最大限度提升资产回收价值,用投行思维提升资产收购、管理、整合、处置等环节的能力。当然,传统资产包业务也存在经济资本占用大、回收周期长、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收窄等弊端,AMC应按照回收周期、资产类型等因素区别对待,对并购重组类和重点资源类资产,通过专项奖励、适用有差异的资金成本等措施实现对传统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的合理引导。
(二)加快培养AMC平台公司,提升业务协同优势。过去,AMC主要依赖各地分公司实施业务操作,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分公司已将精力集中于日益增长的传统资产包收购处置业务,同时,囿于专业能力、业务权限等限制,在利用创新业务提升债权价值方面也难有突破。当前,华融、信达、东方、长城四家AMC都已实现金融全牌照经营,但众多平台子公司都仍处于经营发展的起步阶段,业务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因此,着力培养整体业务协同能力,满足AMC在多个金融领域的发展需要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开展后续其他创新业务的基础。基于不良资产业务的协同,须加强分公司、平台公司间的人员交流,以业务对口为原则,优选各单位骨干人员,到业务协同单位公司交流轮岗,熟悉拟协同业务的操作模式、交易结构、实施方法等关键信息,为日后实施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三)综合运用投资投行业务工具,提前介入拟IPO企业首发上市进程。以拟上市公司为例。在当前的发行核准制下,企业想要上市融资需满足严格的利润指标,因此,拟上市企业往往具有较好地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但因历史沿革、家族经营、融资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干扰,企业往往存在负债杠杆重、资产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依赖的主要厂房、土地权属瑕疵等影响上市的致命问题,而这类问题的解决又需要综合运用资金支持、资产置换、债转股等综合解决方案,这就为资产管理公司的介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每年各省证监局、金融局都会组织多次IPO工作会议,协调解决拟IPO企业主要障碍,若能借此掌握拟IPO企业的主要问题,将给AMC介入创造条件。从收益角度,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扫清障碍,扶持上市,既能赚取超额回报,又能获取政府支持,在行业中赢得声誉,可谓一石多鸟;从风控角度,拟IPO企业会投入大量物力、人力,一旦终止IPO,所有付出将成为沉没成本,故企业必将全力以赴。报告期内若涉及大额诉讼也会成为发行审核中的硬伤,企业往往不愿也不敢违约。综上,介入拟上市企业是公司实施问题企业实质性重组的良好切入点,可对此进行深入调研,设计对应的交易产品。
(四)抓住上市公司债务违约等市场契机,协同拓展问题企业资源,积极推进市场化债转股。AMC应以“风险可控、收益可期”为前提,摆脱政策性债转股时期被动持股、话语权弱、退出预期不明朗的阴霾,以市场化主体身份积极推进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伴随着金融严监管和去杠杆的深入推进,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风险持续暴露,特别是在各项新政影响下,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迫于风险和拨备压力,急需处置和转让上市公司不良债权、大股东股票质押到期违约债权等。其中部分上市公司基本面稳定、经营情况良好,具有稳健的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发生债务违约是由于流动性紧张或受资本市场影响带来的股价下跌,收购该类标的的不良债权风险较低,业务空间较大。上述市场背景下,母子公司要发挥各自牌照优势和专业特长,遴选具有实质性重组潜力的问题资源,协同运作项目。在适当时机进行债转股,化解上市公司债务危机、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彦琪.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分析与运用[J]. 金融资产管理, 2018(3): 22-26
[2]张莫.地方AMC监管划定风险底线,业内人士呼吁全国统一监管规则出台
[EB/OL].[2017-11-08].http://www.jjckb.cn/2017-11/08/c_136735308.htm.
[3]Withmetta.【行業初探4】AMC行业
[EB/OL].[2017-11-19].https://xueqiu.com/5391459342/95924432.
[4]阳金明. 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公司转型升级及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 金融资产管理, 2017(2):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