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耕作学》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019-04-18赵斌通乐嘎
赵斌通 乐嘎
摘 要:《耕作学》是农科类学生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改革应从熟悉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强化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耕作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耕作学;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5-0152-03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1],开展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作为一所西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河套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农学专业是河套学院重点专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3个层次,第1层次是为其他院校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主要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打基础,这一层次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思维;第2层次是应用型人才,也是农学专业重点的培养目标,毕业的学生掌握基础的农艺知识,学习能力强,善于沟通,能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毕业后主要从事相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工作;第3层次是具有本科教育的知识基础但不从事涉农工作的人,这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河套学院的办学理念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为主,兼顾其他2个层次。
耕作学自从20世纪50年代初由孙渠从前苏联引进到我国[2],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学科的内容、体系及理论已得到了不断充实和完善。《耕作学》是农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完善《耕作学》课程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就业适应面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具有重大影响。根据学院“教学要上质量”的要求,在系部课程建设的总规划指导下,课程组教师从系列课程建设入手,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耕作学课程建设。
1 加强课程建设
1.1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熟悉教学大纲 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框架下,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对地方本科院校职能的要求,有必要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适当的修订,要降低强理论弱实践的基本要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改变“黑板种田”式的教学形式[3],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是各门课程的教学章程和准则。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大纲的要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时必须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期末考核时按照考试大纲审核考题的覆盖面和深度。教师只有能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吃透教材才能站稳讲台。
1.2 借鉴优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 河套学院采用的《耕作学》教材是曹敏建老师主编的,为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共有9章内容,其中8章分为2个模块,作物布局、间套复种、轮作连作和种养结合为种植制度模块,主要介绍农业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物布局、间套复种、轮作连作和种养结合的理论与技术,通过该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在宏观水平上掌握实现农业发展的作物布局技术、作物组织技术和作物可持续发展技术。授课教师把土壤耕作、农田土壤保护与农田培肥归为养地制度模块,主要介绍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土壤培肥、土壤耕作技术,以及实现土壤培肥的一般途径和土壤耕作技术。第9章的内容就是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了解种植制度的区划,内容主次分明,学生对相关的重点,难点、联系都比较明确。
学院非常重视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一线教师不定期去外校相关专业学习,学习其授课形式、授课方法、教学手段。学院和系部内经常开展观摩课和教学技能大赛,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使年轻教师能够站住、站稳讲台。教师上课的关键就是备好课,简单的照本宣科是不可取的,要熟悉和钻研本门学科的相关教材(包括政策和最新研究动态),只有吃透教材,注重地域特点,联系实际,才能合理的确定本门课程哪些内容该精讲、哪些该略讲、哪些不需讲等。教师要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向学生传授先进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形成紧跟社会发展的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实现“讲+学”结合,充分给予学生阅读自学的时间。
教学手段上要推陈出新,可采用“物联网+”、微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等教学手段。同一个教研室的教师,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知识领域,承担着近似的教学任务,可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加强教師之间交流,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为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打下基础。农学专业课程全部实行“课程组”或课程“互助组”。课程讲授由一人变多人,补短板、重配合、老带新,体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水平。
1.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亲其师,信其道”[4]。教学方法必须为特定的教学目的服务,应与不同的教学目标、对象、环境和教学技术条件相适应[5]。教学中师生间能否充分发挥交互作用的功能,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及培养能力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采用典型案例分析、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耕作学》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授课教师主要采用理论讲解、专题介绍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对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汇贯通。不论是在哪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随时都可以举手提问题,畅所欲言。每一次授课结束前,都针对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布置学生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献,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有备”而来,使教学富有成效。教学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总结,扬长避短。
耕作学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直观性强等优势,教师在教学中还增加了网络资源,教学课件由原来的“文字+图片”转变为“文字+图片+视频”。如在讲解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时,边讲解边播放各种种养模式和各地庭院经济的大量图片和视频,尤其是林下养鹅、稻田养殖小龙虾、鸭稻共作等,图文、声光并茂,淋漓尽致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综合、创新等思维能力,教师还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的书目,在课堂中开展小组讨论,并进行评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归纳及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
2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耕作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内容更新较快,要求教师知识面宽,专业业务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新技术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能做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边教学边研究,提高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阅读大量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书籍,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数据库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及时掌握国内外有关耕作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学院鼓励教师参加本学科学术研讨会,不断和同行交流,了解并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和科研信息,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和科研水平,拓宽专业面,善于将学到的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体现在教学环节中,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 加強实验实践环节
实验实践是耕作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该环节,学生巩固和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教学大纲,以能力为主线,开展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形成多模块、相互衔接、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以耕作学为例,实验教学包含3部分:验证性实验、生产实验(进行混作、复种)、研究实验(学生对某一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实验)。例如:验证性实验中作物布局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生态特点进行作物布局,阐明布局的合理性;生产实验中,小麦与豌豆混种,玉米和大豆间作,利用计算光能利用率来分析间、混、套作、复种的意义。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理论水平。教师还积极与校外联系,并组织学生考察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化种植基地、农业生态园区等,加深学生对现行农业生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的认识。农学专业的校外实习由原来的“3.5+0.5”(3.5年在学校学习,0.5年在校外实习)改为“3+1”(3年在学校学习,1年校外分散、集中实习)的培养模式,增加了学生在外实习实践时间,让学生能更好地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培养应用思维。
4 考核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能力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考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用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的手段[6]。单一的考试形式过于简单、粗糙、片面,很难整反映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优劣。以往的考核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新的人才培养大纲增加了平时考核的比例,由30%增加为50%,期末考试由70%降为50%。平时的考核形式也由原来的出勤、课堂表现增加了试验报告、小组讨论、专题研讨、课后作业、实习报告、实习总结等多种形式,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只需教师确定每种考核形式所占的比例即可。考核形式的改变,使学生改变了考前突击的想法,注重平时学习,重视能力锻炼,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实现教研相长
高等学校教师有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地方3项职能。从教学育人考虑,对师资进行了优化配置,把最好和最适宜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安排为主讲,要求“课程组”每一位教师都能讲授承担的这门课程,并要求教师轮替时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都承担有一定的科研任务,教学任务的安排要兼顾老师的科研工作,恰当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服务地方,一是教师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地方相关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献计献策,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二是毕业的学生能在当地就业并运用知识获得岗位和提升,并及时把经验反馈回学校。教学与科研、服务地方相结合,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也使教师服务地方的质量得到提高,教师结合教学情况开展教学研究,达到教研相长,实现“站稳讲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319/zb_2016n/2016_zb08/201612/t20161208_291276.html,2016-12
[2]曹敏建.耕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王松良.评价制度:高校教与学效果提高的动力[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1):86-90.
[4]乐正克.学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重庆市渝北区课题组,陈捷,余国.源农科教结合的课程、教学及办学模式研究报告[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8 -27.
[6]刘世平,庄恒扬.耕作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174.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