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抚育强度对油松生长的影响研究

2019-04-18袁志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抚育树高层次

袁志华

摘  要:在辽西干旱地区,选取40年生的油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不同强度的抚育措施,经过10年的天然更新,对林分层次和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可以促进油松林更好地更新,使林间层次明显,形成主林层、演替层、更新层,其中演替层的油松树木在数量、结构上均符合生产实际的需求;整个林分的树高、胸径结构均出现多个高峰,林分结构更加稳定。

关键词:抚育;油松;层次;树高;胸径

中图分类号 S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5-0123-02

油松为我国特有的树种,具有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强、耐严寒、抗干旱、喜光、抗风沙等特点,水土保持能力较强,可以作为沙漠化土壤造林的先锋树种。目前,油松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造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当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北方地区的油松天然林较多,经过几十年的生长,很多林分郁闭,林木的生长几乎停滞,因此对其林分进行更新一直是各基层林业站关注的问题。

当林分结构在密度上超过合理值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树木的生长,影响林业生产的效益,因此就要通过抚育间伐措施进行调节。研究表明,当林木生长达到一定年限后,抚育间伐措施可以起到调节林间的水热条件、改善林木生长环境的作用,将林分的生态效益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为此,本试验以辽西地区的油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不同的抚育间伐强度,比较油松林间林分层次和胸径生长变化,为该地区人工林的抚育更新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安排在辽宁朝阳地区某林场,林区内油松林龄在30~45年,坡度15°左右,坡向为半阴坡,人工林处于山坡的中段位置。本地区气候为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380mm左右,且分布不均衡,年均蒸发量超过1800mm,年均温5.6℃,无霜期134d,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土壤植被主要有油松、侧柏、刺槐等。

1.2 试验方法 选取40年的油松林作为试验对象,选择立地条件一致、长势基本一致的油松林作为试验标准地。设计3个处理,分别为轻度抚育、重度抚育和自然更新(CK)。轻度抚育的抚育强度为30%,于2008年进行,然后林间天然林更新。重度抚育的抚育强度为50%,于2008年进行,然后林间天然林更新。自然更新(CK):未采取任何人工抚育间伐措施,任由油松林天然更新。每个处理标准地的面积为1hm2(100m×100m),重复3次。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2018年调查3个处理标准样地内油松林内各林层的林分结构,并对各个处理内所有胸径达到1cm以上的油松林木进行树高、胸径的测量比较,其中树高的分布按照1m作为分组标准,统计不同树高级下油松的数量,胸径的分布按照2cm作为分组标准,每个处理3组,重复3次。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抚育强度下油松的林分结构分析 经过对2种强度人工抚育与未人工抚育处理下油松林内林分结构的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对油松人工林进行2次高强度抚育后,与未抚育的对照相比,轻度抚育后的油松林内有3个林层:主林层、演替层、更新层。其中主林层的油松密度为833株/hm2,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20.8m、25.5cm;演替层的油松密度为1067株/hm2,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16.7m、15.7cm;更新层的油松密度为588株/hm2,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4.1m、4.8cm。重度抚育后的油松林内主林层的油松密度为712株/hm2,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18.6m、22.4cm;演替层的油松密度为1215株/hm2,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15.2m、12.2cm;更新层的油松密度为720株/hm2,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3.5m、4.0cm。自然更新处理下的油松林内只有1个主林层,油松密度为1544株/hm2,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15.3m、18.7cm。由此可见,对油松人工林进行2种强度的抚育后,可以使林木更好地更新,层次结构明显,其中轻度抚育的效果最好,2种抚育强度中演替层的油松所占的比例最大。

2.2 不同抚育强度下油松的林分生长 对2种强度人工抚育和自然更新的油松林内林分生长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1)树高方面:2种抚育强度下,经过10年的自然更新,轻度抚育油松树高主要分布在9~10m和11~13m,高峰出现在10m处树高;重度抚育下,油松树高主要分布在8~11m,高峰出现在10m处树高;自然更新油松树高主要分布在6~10m,高峰出现在8m处树高。同时从11~13m树高级看,抚育后更利于油松林树木生长,其中轻度抚育效果要好于重度抚育。(2)胸径方面:2种抚育强度下,经过10年的自然更新,轻度抚育油松胸径主要分布在12~24cm范围内,高峰出现在20cm处;重度抚育油松胸径主要分布在14~24cm,高峰出现在20cm处;自然更新油松胸径主要分布在12~22cm,高峰出现在20cm处。同时,从22~26cm树高级看,抚育后更利于油松林树木胸径生长,其中轻度抚育效果要优于重度抚育。

3 结论

通过对油松人工林不同强度的抚育,调查林下林分的更新情况,结果表明,抚育管理对油松林的天然更新有利,使林间的分布合理,层次分明,主要分成3个林层:主林层、演替层、更替层。其中演替层的油松数量分布比例比较大,符合油松林间结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油松的树高分析,抚育后的树高高峰点在10m处,轻度抚育在12~13m处株数较多。从油松的胸径分析,3个处理高峰点在20cm,抚育处理后22~24cm株数多于自然更新处理,轻度抚育较好。综上所述,对于本试验的油松树龄来说,轻度抚育的效果最好,能更好地改善林分层次和结构,促进树木生長。

参考文献

[1]刘建科,冯小芹,胡勐鸿,等.不同间伐强度对小陇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结构和天然更新的影响[J].林业科技通讯,2017(5):3-9.

[2]孟庆军,刘心娟,路国兵.抚育间伐对鲁中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林业工程学报,2015,29(1):130-132.

[3]贾芳.京北低山区油松、侧柏人工林抚育间伐效应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4]李勇,韩海荣,康峰峰,等.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光合作用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2):1-6.

[5]贾双竹,彭博,贾哲,等.大强度抚育对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J].河北林果研究,2017(1):11-1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抚育树高层次
人工福建柏胸径与树高关系的研究
不同种源马尾松树高与胸径生长相关模型研建
数学作业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