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一角
2019-04-18邵永河
邵永河
亭台一角,垂柳几丝,这景致很适合小青年谈情说爱啊。不过,刚刚退休的老吴竟然也盯上了这个角落。乍开始,他时不时与一个长相标致的半老徐娘来这里闹腾。后来,他还扯仨挂俩,搞起了“多角恋爱”。来的人多了,难免争风吃醋,亭台一角俨然成了是非之地。这不,老吴正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清理门户,要么携半老徐娘转移。
噢,别误会,老吴是从演出机构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他退休不减志,每天早晨都来这里吊嗓子唱京剧。凭他字正腔圆的“反串”老旦唱功,越来越多的男男女女都被吸引来过戏瘾,亭台一角经常围着一大群人听戏。
渐渐地,老吴萌生了在这里办个票房的想法,结果一呼百应。可别小瞧这些戏迷哟,戏迷堆儿里可是藏龙卧虎,什么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成份复杂着呢。有卖副食的“挂面张”、蹬祥子车的“板的王”,也有经营企业的“杨百万”、当矿长的“掘金山”。对了,还有一个不愿透漏名姓的戏迷,因他擅长唱花脸,大家图省事,干脆称他为“架子花”。
挑来选去,有八个八面玲珑、神通广大的戏迷能张罗办票房事宜,大家戏称为“八大金刚”。于是乎,“八大金刚”七手八脚地忙开了,有的向民政部门写成立京剧协会的申请,有的置办道具,还有的打扫亭台卫生。最后,这些戏迷们都把目光聚焦在离亭台近在咫尺的垃圾堆上。因为,大煞风景的垃圾堆与即将成为大雅之堂的亭台一角极不协调,且周围居民早有反映,必欲除之而后快。
向有关部门申请清除垃圾堆这个简单的任务,自然交给了“八大金刚”去完成。孰料,个把月光景转眼过去了,垃圾山岿然未动。不用问,“八大金刚”败下阵来了。不然,那“八大金刚”的老大为啥总唱“八大金刚无名鼠辈更不值一谈”呢?
焦急万分的老吴披挂上阵了。他先是找环卫部门,得到的答复是去找街道;找到街道后,得到的答复是找环卫,他就像个皮球被踢来踢去的。最后,他无奈地回到亭台一角,在一句句“有结果吗”的问话中,望着坚不可摧的垃圾堆,神情沮丧地唱开了《遇皇后》:“想当年在皇宫何等安好,到如今我身居在破瓦寒窑……”
就在这节骨眼儿,那个“架子花”悄然离开。他边走还边哼着戏文:“劝国太,免心焦,为臣把本奏当朝。……圣上不准臣的本,摘去乌纱脱蟒袍!”
蓦地,一位戏迷听了,要老吴“附耳过来”。他趴在老吴耳边,建议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将票房移至城区中心地带富人住宅区,那里人脉广、好办事云云。几个算卦先生也时隐时现,窥探着举棋不定的戏迷们,跃跃欲试地要在这里见缝插针,摆摊儿算命。
一时间,亭台一角成了各路人马必争之地。
听了那位戏迷的高见,老吴沉思片刻,摇了摇頭:“不,这块阵地不能丢!”他当机立断,要向新来的区长反映情况。再不行,就组织票友和戏迷们亲自动手,来他个“愚公移山”。
就在他的手指向手机按去的时候,那个“架子花”又出现了。跟上次不同的是,“架子花”一亮相就做出正乌纱、抖龙袍的舞台动作,一段西皮导板把大伙儿唱得如坠五里云雾:“宋王爷坐江山人称有道,汉萧何造律法笔尖如刀。我岂肯袖手旁观装聋不晓,枉受了宋王爷爵禄封高……”
为“架子花”伴奏的并非京胡,而是铲车和垃圾清运车的轰鸣声。只见这些施工运输车怒吼着,向小小垃圾山疾驰而去。街道办和环卫队负责人像跑龙套似的走上前来,在票友和戏迷们面前又鞠躬又道歉,还指着“架子花”说,要不是这位新来的区长转作风微服私访,小小垃圾山就把政府和百姓隔开了。街道办负责人还表示要在亭台一角支上伞篷,为传承国粹艺术的票友们遮阳挡雨,把亭台一角这个票友们活动的场所保护好和完善好。
故事转折得如同戏剧一般,而主要角色却仿佛置身戏外。就在目瞪口呆的戏迷票友们醒过神儿来重新认识“架子花”时,“架子花”指着票友和戏迷们,一脸严肃地对街道办和环卫队负责人说:“他们才是生活中的主角,我们都是为主角跑‘龙套的,可要把这个‘龙套跑好哟!”“架子花”说完,转身离去。
此时,票友们似乎听见“架子花”渐渐远去的“京味儿”:“国太暂住天齐庙,不由包拯喜眉梢,回朝把本奏当朝。”
老吴接茬唱道:“君臣们相会在天齐庙……从今后再不住那破瓦寒窑。”
老吴唱罢,大伙儿哈哈笑了起来,有的眼里还含着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