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情缘
2019-04-18王溱
作为一个不擅长记时节的人,每年都要等到听见外头水涌边锣鼓震天,才恍然想起,噢,端午又快到了。
我居住的地方在广州东边,一个空气还不错的小区。十年前城市东进的触手刚伸过来时,小区周围都还是大片大片的农田菜地,说好听是住在世外桃源,说不好听就是住在村里。现在这一带虽然建了许多现代化的购物广场、电影院什么的,但村子还是村子,只是变成了更现代化的村子。犹记得刚搬过来时,小区边的河涌还散发着瘆人的臭味,多亏了前些年治理得力,河涌终于有了点小桥流水的样子。但不管有没有臭味,附近几条村的人每年端午前都要到这条河涌里进行龙舟训练和比赛,雷打不动。每到这个时候,河涌的两岸,或是横跨河涌的那几条小石桥上,就会站满了小区里遛娃的人,或怀里抱着一个,或手上牵着一个,或是看得入神,根本不知道身边的娃跑哪里撒野去了。
即便不是正式比赛,参与划龙舟的选手还是很投入的,随着锣鼓声的节奏嗨嗨喊着号子划动手中的桨。你会发现,几个月大的孩子可以瞪着眼睛看好久,龙舟的鼓声,吆喝声,以及龙舟头上飘动的红绸,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都是极具诱惑力的;但两岁以上的孩子就没那么长的专注力了,觉得好玩看了一会儿,在大人的半拉半哄中又看了一会儿,之后就吵着闹着要玩别的了;至于那些会自己到处跑到处玩的孩子,早就被河涌边的泥土、野草、蝴蝶什么的吸引去了,龙舟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可以换一个平时大人不会带他们去的地方玩耍。
这不怪孩子,真的。孩子是最真实的了,有意思的我就关注,没意思的我就走开。我有点想不明白的是,龙舟明明很有意思,为什么这些小屁孩就是不屑一顾呢?
对于龙舟,我是定居广州之后才开始关注的。还得感谢自己囊中羞涩,住不起老城区中心区,在广州这么多年一直就住在城乡结合部,才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接触到龙舟的机会。虽然不曾专程去看,但路过时瞅上几眼,多少也能对这种民俗盛事有所了解,多少能感受到龙舟在这里意味着什么。
龙舟,在村民们心目中,可不仅仅是一个应节的体育项目。它是一条村传承下去的见证,是宗族后人实力的体现,也是村民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曾经就听一个来小区卖菜的老人说过:只要我们村还在,龙船就一定在。龙舟在村里可是神圣的,平时没有比赛的时候,村民会把龙舟封存在水底,把龙头供奉在祠堂,或是干脆整艘龙舟搬进祠堂,享用香火叩拜。比如天河区车陂的苏家祠堂里,就一下摆了三个龙头,威风凛凛煞有气场。到了端午节前夕,族人再举行仪式把龙船“请”出来,“潜龙勿用”一下变成“飞龙在天”,作为本村的法宝“飞”去与其他村一较高下。
如果经常路过祠堂的话,运气够好是可以看见村里赛完龙舟大摆宴席的壮观景象的。这种宴也就是他们口中说的“龙船饭”。广州本地人大都知道,吃龙船饭是有寓意的。以前说“吃了龙船饭,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改成“吃了龙船饭,生意兴隆,全家健康”。这大概也跟很多村子渐渐改造成新城区,农民不再务农而是改行做生意或打工有关吧。“龍船饭”一般是全村出动,摆桌的摆桌,做菜的做菜,都很卖力干活,然后团聚在一起大吃大喝大庆祝。这样大型的宴席,需要的桌子可不少,在以前还没有外包给宴会公司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家的圆桌搬到祠堂来。于是,你可能会看见三三两两的人一边走,一边把圆滚滚的桌面像滚铁环那样推着往前走,人多的时候,场面煞是壮观。我听说“吃龙船饭”可不仅仅是指参加端午宴会的意思,这里边还真的有煮一种饭叫“龙船饭”的。我又听说这种饭是用糯米做的,加上了各种各样香喷喷的配料,起先是给划舟的人吃了好有力气划舟的,现在主要是供全村老老少少取回家吃,讨个好意头。我还听说有些村是公开摆的流水席,欢迎任何人前去蹭饭,可惜我脸皮薄,我一直没勇气去蹭。
直到前两年,沾我单位某位民俗研究专家的光,终于第一次有机会受邀到广州西北面某个社区观看龙舟赛,并名正言顺到祠堂吃“龙船饭”。我兴奋不已,早早就带着家人到江边霸好位置等待比赛开始。没想到比我还心急的人多的是,江边最靠近水的那一排,早已经被人占得七七八八。我们在人群里穿梭寻找了许久才终于找到一个方便观看的位置,赶紧一屁股坐下。第一次看龙舟赛的老爸说,就这里!赶紧坐好!就是外头有人撒钱也不走了。
这里只是珠江的一个小小的支流,江面不宽,却也够好几艘龙舟齐驾并驱进行竞技。龙舟赛还没开始,已经有几个村的队伍在这江面上来回练习。当时儿子年仅五岁,对这场面还是很好奇,看着看着就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问了我许许多多关于龙舟的问题,比如划龙舟为什么要打鼓呀?龙舟那么小上面坐的人会不会掉出来呀?他们坐在船里面脚会不会泡到水呀?……我都比较耐心地回答了他,不懂也没关系,反正有手机,可以查。回答到最后,我忽然冒出来一个想法:谁说这些小屁孩对龙舟不感兴趣的?明明就是我们没有给足够的机会给他们去接触,去了解嘛。
显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有民俗研究学者早就提出,民俗文化要传承,必须从娃娃抓起,也必须提供足够多的机会让市民去了解和参与。近些年,为了让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国家以及一些专家学者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的:比如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传统民俗进校园,各种各样的民俗展览、民俗演出、民俗庙会,应该说,民俗文化与大众参与之间的桥梁,还是零零散散搭建起不少的。听说近期车陂还建起了专门的龙舟博物馆,想要系统地了解龙舟就更不是难事了。我觉得吧,人对自己民族的东西天生是有依恋的,那种情愫就深埋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全身而不自觉。在小孩子成长过程中,之所以注意力会慢慢被别的东西吸引,那也是必然的,并不代表他就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了。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可以关注的东西原本就太多太多。但是等他体验得足够多了,足够丰富了,自然会回归传统,自然会在某个节点被点燃血液中的情愫,对传统文化又重新找回婴童时的专注。这种“从专注渐渐到不关注,再到成年了重新关注”的过程,大至是每个人心智成长的必经阶段吧。也可以说,是每一项传统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的一种断层与回归。
我自思绪万千,边上已锣鼓如雷。龙舟赛正式开始了,气氛突然一下子紧张起来。我脑中忽然迸出屈原的诗歌中对沅陵龙舟赛的描写: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这两句,拿来形容眼前所见最贴切不过了。原本嘻嘻哈哈说笑打闹的选手们都变得满脸严肃,眼中只剩下手里的桨,耳边只剩下擂鼓的声。这些参与划龙舟的选手,平时也都是各忙各的,有的还居住在外地甚至海外,但每年这个时候大都会不辞劳苦地专程回来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会,并且摇身一变, 就成了代表村里出战的龙船手之一。说也奇怪,平时没有集合训练,甚至连面都见不着的人,这会儿聚在一起,倒像是一起训练了好久似的,舞起桨来十分默契,喊起号子十分整齐。我猜测,凝聚他们的,大概就是宗族的血脉吧,也可以说是一条村荣辱与共的观念,一种为族人争光的荣誉感。
这让我想起一个这两年很火的综艺节目,其中有一集就是要明星嘉宾们组成一个龙舟队,用三天的时间强化训练,然后参加那一年的大学生龙舟赛,与海内外各大高校的龙舟队伍一决高下。這些明星个个都是经常练功的,身体倍儿棒,体育项目也各有所长,本以为搞定一个龙舟赛轻而易举,没想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划龙舟是讲情讲义的,是需要全体成员默契配合、齐心协力,并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完成的。像这个散兵游勇式的明星队伍,即便里边的人体力再好,力气再大,配合度不够也枉然。果不其然,这队伍不仅练习进展并不顺利,还陆续出现了掉桨、翻船等险况,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想来划龙舟这种特殊的运动项目,精神上的东西比有形的东西还要更重要些吧?我猜想,若是非本村的人,再怎么厉害,大概也很难有同宗同族那样的默契。所以龙舟赛上从来不用担心哪个村会高薪请外援来参加比赛,谁也不屑于这么做,做了也没用。
思绪被整齐的加油声拉回现场。比赛已进入冲刺阶段,桨起桨落水花开,整齐的号子伴鼓来,高昂的龙头,在水中威严前行,五彩的旗帜随着鼓声打节拍……这一瞬间,我相信每一个在现场的观众都可以感觉到那一份凝聚力,不知不觉就为场上的人揪紧了心,龙舟划得好不好,快不快,变成了观众与选手共同的事情了。
难怪有人说龙舟赛是一种荷尔蒙型的比赛,不到现场去观摩,你还真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一条条黝黑的胳膊,一块块健硕的二头肌,随着划桨的节奏鼓起又拉伸,鼓起又拉伸,这肌肉似乎一直拉伸到嘴角,你可以看到脖子上的肌肉也跟着嘴巴一起在大声吼叫。水花随着桨溅起,幸运的顺着肌肉的凹痕滑落到龙船上,不幸的被衣服粘附,等待着与汗水一起在结束后被拧干。有多少项运动能比划龙舟更加具有美感?难怪每年龙舟赛时,总有摄影爱好者冲到最前面,甚至坐上小船跟拍,不拍到荷尔蒙爆棚的细节特写誓不罢休。然后这一切,会在相机中凝固成一张名曰“传统之美”的照片,永久留存。
看完赛龙舟,就可以浩浩荡荡走去祠堂吃“龙船饭”了,这也是我们期盼已久的环节。我们跟着人流缓缓步行,浩浩荡荡横穿大马路,穿过牌坊,渐渐深入村内,来到隆重布置好了的祠堂。祠堂内及外边的大广场都摆满了桌椅,目测得有上百桌,每个桌上都飘着红彤彤的一次性塑料桌布,很是喜庆。桌子编了号,据说是按照名望和资历来排号的,本村资历深厚的老人、名望家族,可以安排靠前的号码进祠堂吃饭,其余的论资排辈坐到外边的桌子。
我们这些来蹭饭的,自然是坐在外头,但我坐不住啊,这一切太新奇了,拿着手机到处走到处拍。祠堂门口齐刷刷摆着一排烤乳猪,还有一埕一埕的酒,这样的场景可不多见,我打听了一下,原来这是给龙舟队准备的奖品。待仪式开始,村里有名望者宣读龙舟赛名次时,各个队伍就会在一片欢呼声中派代表上去扛乳猪,抬酒,高调显摆自己团队努力拼搏得来的荣誉。有的队伍一拿到酒就立刻打开,招呼各个桌的朋友都去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最乐的就是全场一醉方休。你拿杯拿碗亦可,拿矿泉水瓶装走亦可,更豪气点的,直接抬起来往嘴里倒吧,掌声能把你淹没。
这时候厨房就吆喝着上菜了。厨房实际上就是在祠堂外搭的一个临时的棚子,里边十来个穿塑胶围裙的正忙得热火朝天。每一样菜式都要炒上百份,这可不是小工程,还好师傅们手脚都麻溜得很,炒菜的一掂勺锅里的菜就乖乖在火中翻滚,再一勺勺舀进摆得整整齐齐的盘子里,盘子叠盘子,堆成一座座小山,你说震撼不震撼?端菜的也不含糊,一盘盘叠进手里的托盘,也是叠成小山,再一盘盘循序摆到桌上,那么多桌子,愣是记得清清楚楚,哪桌都不重复,那桌都漏不了。当然菜也是很讲究的,一桌十二道菜,每道都有个好意头的菜名,吃的人觥筹交错,碗筷叮当,图的就是一个热闹吉祥。
第一次吃这样的大餐,别说儿子了,我都觉得新奇。从他们大碗喝酒的神态中,从他们抬着乳猪发出的欢呼声中,我感觉到了这个传统节日最独特的韵味——一种温暖的归属感。
听说每年端午节前后广州都会举行“国际龙舟邀请赛”,我猜想此次比赛获胜的队伍,大概就能有机会到这个专业级别的赛事中去争夺名次吧。我问隔壁桌的一位老大哥,他端起酒说,喝吧喝吧,今天龙舟赛不是看了么?还没看够哇?我顿时领悟到一种难得的豁达,可不是么?对于村里人来说,赛事本身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祖先拜了,仪式举行了,龙舟请出来了也热闹过了,龙船饭也吃了,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这种豁达,算是村里人的自信与淡定吧,但实际上龙舟到今时今日,还是难免会遭遇一些尴尬的。龙舟的传统没变,精神没变,礼节没变,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老传统难免会遇上新问题。
比如每年“请”沉睡了一年的龙舟出来时,按传统需要“采青”,也就是把嫩绿的禾秧采至龙船上插以“唤醒”睡龙。但就发生过有人村头村尾到处找不到“青”的事情。也难怪啊,都没人种田了,哪来的“青”?
再比如往年龙舟赛,放鞭炮那是必备项目,噼噼啪啪才叫节。可是当农村变成城中村甚至变成新城区时,又遭遇了燃放烟火炮竹的禁令,传统仪式难以施行。
还有人方面的问题。由于没了农田,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做生意。做生意的还好说,时间相对自由,每年划龙舟时不仅能准时回来,还能出钱出力为村里人所乐道。但有些打工的就很尴尬,假日也就3天假期,有的甚至只放一天,远的根本回不来,路费也贵,导致有些村面临年轻劳力不足龙舟赛居然凑不齐人的窘况。此外还有做龙舟的人才凋零问题,年轻人不愿意学这门手艺,老师傅的技艺面临失传……
不管怎样,端午赛龙舟吃龙船饭,这是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传统,毋庸置疑,以后也会继续延续下去。可喜的是,龙舟赛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在寻求新历史时期的传承和发扬道路,并已经有了许许多多令人欣喜的实践。许多村落的宗祠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龙舟传统甚至变成一个旅游项目得以新生。龙舟除了大到国际小到村际的各级赛事外,还有龙船说唱表演、龙舟号子表演、龙船制作展示、龙舟知识问答、龙舟动画电影……种种迹象表明,龙舟已不仅仅是村民们的龙舟,它已经是全体国人的龙舟。龙舟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会有更广阔的天地与所有喜欢龙舟的人延续情缘。
作者简介:
王溱,80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广东省小小说学会秘书长;发表作品百余篇,多次入选各年度选本及初高中语文试题;出版有《超乎想象》《网络时代的粤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