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快,寿命长
2019-04-18兰政文
兰政文
兩位同龄老人,一位健步如飞,一位步履蹒跚,哪位更健康?医学界的最新研究证明:走路的快慢可以预测寿命的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更为准确。
美国一项涉及3.5万名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发现,走路速度每秒钟增加0.1米,死亡风险下降12%。另一项对近500名老人的研究显示,走路速度维持在每秒钟0.8米(相当于10分钟走完500米)或更快的老人,实际寿命可比预期寿命更长;走路最快(速度大于每秒钟1.4米)的老人再活10年的概率约为92%,走路最慢(速度小于每秒钟0.4米)老人再活10年的概率约35%。
○ 步速“预报”寿命
简单的走路速度为何能“预报”一个人的寿命呢?奥秘在于走路的快或慢与心、肺等脏器功能、肌肉力量、骨关节健康以及精神、情绪等密切相关,步速反映了一个人的有氧耐力(即长时间进行有氧运动的能力)大小,比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更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健康状况。
这则信息提示了两点:一是提供了一种简单自我评估健康的方法,即如同量血压、测血糖那样定期测一测自己行走的步速,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二是指明了一条新的延年益寿之道,即把提高走路速度列入晚年养生大计中,持之以恒,有助于活得更长寿。
○ 测量一下行走步速
如何测量行走步速呢?一位美国医生斯蒂芬妮设计的方法是:先在地板上量出4米的长度并做下记号;从站立状态开始走步,以平时的正常速度行走,并记录下走完这段距离的时间;再用4米除以所花费的时间,所得的商值便是步速,与健康老人做一比较。
一般健康成人的步速为每秒钟1.3~1.4米,老年人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步速在每秒钟0.8米左右。如果你的步速超过了每秒钟1米,恭喜你,你算是“走得快”的人了;若不足每秒钟0.6米,应该警惕属于“走得慢”的一类人了。另外,还可以与自己上一次测量的结果比较,看是改善还是减退了。一旦测量结果低于每秒钟1米,或比上一次明显减退,那就得调整自己的锻炼养生方案,在提高走路速度方面多下功夫了。
○ 步速目标值:每秒钟1米
测量出自己的步速慢了,不必过分担忧,正确之举是先看医生,做一次健康检查以排查疾病,并给予正规治疗,调整自己的状态。同时,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制订锻炼方案,向每秒钟1米的健康步速目标靠拢。最值得推荐的运动方式就是走步,属于有氧运动,可明显提高有氧耐力,进而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具体方案是:每星期进行3~5次走路训练,每次保证半小时以上,以微微出汗为度。另外,应在姿势、步态等方面讲究一些技巧。如步行时头部应该垂直,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肩膀放松,既不前耸也不后塌,让身姿挺拔;胸部挺起,并收紧小腹和臀部。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呼吸可调整为走三步吸一次气,再走三步呼一次气。整个过程可归纳为一句话:甩开胳膊大步走。
膝关节不好者不妨借助手杖,一来可减轻膝关节的负重,二来可加大摆臂幅度,更好地锻炼上半身的肌肉群。行走结束后可酌情增加一些柔韧性、平衡性练习,如伸腰、拉腿、单脚站立等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切不可盲目求快,虽说走得快与人的寿命长短有一定关联,但也不是走得快就肯定能延寿。老年人尤其不可为延寿而一味快走甚至“暴走”,那样不仅对健康无益反而可能有害,甚至加重原有疾患的病情。比如患有退行性骨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或老慢支、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如果强行超越耐受能力进行锻炼,反而可能引起膝关节疼痛,或导致呼吸困难、气喘等。
○ 从步态发现疾病
步行需要几乎所有腿脚部肌肉、关节的参与,步行的状态也同时反映了腿脚的健康状况。因此在行走过程中,关注一下步态,对某些特定疾病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1. 步幅变小提示膝关节退化。一般情况下,当脚后跟接触地面的一刹那,膝关节应保持笔直状态。如果不是这样,则可能是膝关节的活动受限,意味着已有退行性病变,这种功能退化可以通过针灸理疗、按摩推拿等方法等改善。
2. “内八字”可能提示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小腿无法伸直,向外侧弯曲,双膝并拢在一起,而踝关节却外翻。
3. 双脚踮着脚走路,提示肌肉紧张或脊柱、大脑受到了损伤。
4. 画圈步态提示脑血栓、脑出血等中风后遗症。
5. 醉酒步态提示小脑疾患,如肿瘤、炎症或内耳迷路疾病、酒精中毒、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表现为行走时抬脚缓慢,落地有力,步态不稳,东倒西歪,无法走直路。
6. 慌张步态提示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表现为起步慢,抬腿低,以后逐渐加快,越走越快,难以止步,身体前倾,手足抖动,一副慌里慌张的样子。
7. 剪刀步态提示脑瘫,表现为行走步幅小而缓慢,常常以脚尖落地,形似芭蕾舞步态。
8. 缩短性跛行提示股骨头坏死,表现为病肢缩短,双髋僵直,腿部外展或内旋活动受限,行走较慢,呈进行性缩短性跛行。
9. 鸭行步态提示肌营养不良与佝偻病等,表现为走路时挺腰鼓腹,臀部左右摇摆如同鸭步,行走不稳常摔跤,下蹲、起立、登楼都有困难。
10. 跨越步态提示坐骨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等,表现为行走时髋关节、膝关节抬得过高,患腿高抬,患足却下垂,脚尖容易碰到地面。
若出现上述状况,应及时看医生,力争早诊早治。
(编辑 林 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