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健品行业的“真”与“假”

2019-04-18宋永言

祝您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批准文号保健食品保健品

宋永言

【受访专家】  马向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蔡金鑫  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技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保健品成为越来越多人养生的青睐对象。昂贵的保健品,赠送给亲友,是表达祝福的好方式,但它们是否真的也能给健康带来诸多好处呢?随着某健、某限极的违规内幕的曝光,保健品是否真的能保健,又该如何选择,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本刊记者走访专家,为您捋一捋保健品行业的质量乱象,一探保健品行业里的“真”与“假”。

一、保健品的定义是什么

在探讨保健品好与不好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保健品。在中国,保健品的定义是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而在美国,保健品叫Dietary supplements——膳食补充品。其说明书上,无一例外地标示以下说明:“These statements have not been evaluat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his product is not intended to diagnose, treat, cure or prevent any disease.”本描述未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评价。本产品不可用以诊断、治疗、治愈或防止任何疾病。

由此可知,在我国,保健品归属于食品,而非药品,且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保健品都不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

二、保健品的审核制度

保健品的准入标准和审核流程关系着市售保健品的质量。相比于美国膳食补充品的准入标准,中国保健品的审批流程在书面表述中是更加严格和复杂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全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工作,负责对保健食品的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委托,负责对国产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资料的受理和形式审查,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试验和样品试制的现场进行核查,组织对样品进行检验。通过审核的保健品,在产品外包装上会有蓝色草帽样标志,即俗称的“蓝帽子”。

尽管如此,作为食品面市的保健品,其审核仍不可能像药品审核那样严格。因此,那些没有获得蓝帽子的、违法宣传的“保健品”自然是不可信的,而即使是获得蓝帽子标识的保健品,消费者在购买时,也要多加留心,避免掉入其声称的“初步研究”“成分演绎”的陷阱。

所谓“初步研究”,是指某种保健品,在科学文献中,会有零星的文献显示它“可能有效”,学术意义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或者“有待于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然而这些“初步研究”往往时隔多年也没有后文,即没有进一步研究,或者是进一步研究后的结果并不理想。但一些保健品往往在营销中夸张地将这种没有结果的“初步研究”夸大成“科学研究发现其具有XX功效”。

所謂“成分演绎”是指一些保健品中只是含有XX成分,却被演绎为具有XX功效,实际上,任何成分要发挥功能,都是需要一定剂量的,一些保健品尽管含有某种成分,但其含量远没有达到有效剂量的标准。

三、保健品行业的质量乱象

除此之外,目前保健品行业还存在一些市场乱象,也是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的。

1. 虚假宣传和夸大保健品的功效

利用老年人对健康普遍关注的心理,以国家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打着免费体检、免费健康讲座的幌子,大肆推销产品。这类产品大都是“三无”的伪保健品。

2. 销售方式游离于非法传销的边缘

中国保健协会在2017年8月底下发的一份关于召开企业筹备(启动)直销业务面临的问题研讨会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部分保健品企业不惜采用激进运作甚至涉传模式运营。有媒体统计,全国目前具有直销资格的89家企业中,累计有79家企业曾被刑事打击、行政处罚,或者被媒体曝光过。更有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带病获牌”,12家企业牵涉传销案。在某健事件中,关于火疗的一些专利说明书中,居然出现了能够烧11个部位,治疗72种病症的夸大说明来进行激进运作。

3. 治不了病,还耽误救命

近期,南京警方破获了一起“抗癌蘑菇”的坑老团伙。按这家公司的宣传,验尿就能知道是否患癌,吃所谓“巴西蘑菇”就能治好癌症。然而,经鉴定,所谓的“抗癌神药”,其主要成分不过是糖和淀粉,根本不存在抗癌功效。

一些更加无良的企业,甚至会往所谓保健品当中添加超出人体可接受量的药物,来达到所谓“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老年人因为轻信保健品的功效,有病不去医院就诊,进而导致疾病加重。

四、我国保健品的细分品类

正规的保健品按食用对象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健康人群为对象,主要为了补充营养素,满足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另一类主要供给某些生理功能有问题的人食用,强调其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

标准规定,保健食品应有与功能作用相对应的功效成分及其最低含量。功效成分是指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主要包括:

1.多糖类:如膳食纤维、香菇多糖等。

2.功能性甜味料(剂):如单糖、低聚糖、多元醇糖等。

3.功能性油脂(脂肪酸)类: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胆碱等。

4.自由基清除剂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等。

5.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

6.肽与蛋白质类:如谷胱甘肽、免疫球蛋白等。

7.活性菌类:如聚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8.微量元素类:如硒、锌等。

9.其他类:二十八醇、植物甾醇、皂甙(苷)等。

参照欧睿(Euromonitor)统计标准,我国保健品产品种类主要包括膳食补充剂、运动营养品、体重管理产品和传统滋补类产品,详见表1。

五、保健品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批准受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效有27种,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黏膜損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等,这些均没有任何治疗疾病的作用。

合格保健品从定义上来说并不具有有害性,但是过度使用或滥用保健品可能会引起肝损伤。研究显示,在中国内地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占26.81%)、抗结核药(占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占8.34%)。其中,13%的中国内地患者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23.38%的患者在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时合并有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基础肝病,而这些患者的肝损伤更为严重,而且发生肝衰竭和死亡的风险更大。

六、保健品的权威认证

国产和进口保健品,都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网站上进行查询,查询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批准文号、产品编号、有效期、厂家信息和保健功能等。通过查询可以确认是不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保健产品,同时对保健产品功效有所了解。

七、保健品的合理购买渠道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网站有撤销保健品广告公示,对虚假和不符合规定的宣传广告和标识予以撤销并公示,挑选和购买保健品时可以先查询保健品的宣传是否被撤销,宣传内容是否真实有效。

1. 认清保健食品标志。

保健食品产品外包装上都有蓝色草帽样标志,标志下方为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原卫生部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年代号)+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为“卫进食健字+(年代号)+顺序号”或“卫食健进字+(年代号)+顺序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能对应一个产品,如果消费者在市场上发现一个批准文号对应多个产品的情况,务必谨慎。

2. 仔细阅读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包含了产品的原辅料、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以及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项、保质期、产品注册和生产等相关信息。消费者应根据产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结合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保健食品,尤其是老年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儿童及青少年、孕妇等特定人群,在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谨慎。要注意,任何保健食品都有一定的适宜人群,有的还标注不适宜人群,消费者在选择时应该也必须加以注意。

3. 选择正规销售渠道。

消费者若需购买保健食品,应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正规销售场所购买。购买时除要认准保健食品标识和批准文号外,还要仔细查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

4.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这是最关键的一条。

保健食品的定义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大白话就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品,不能用来治疗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编辑    宋    瑾)

(投稿邮箱: 656582829@qq.com)

猜你喜欢

批准文号保健食品保健品
保健品知识ABC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最适合胖人去脂减肥的保健食品
直销保健食品业务迎来利好环境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保健食品或可探索“审批+备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