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研究 武玟斌
2019-04-18徐丽王晨捷梁虹
徐丽 王晨捷 梁虹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思想,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中国一代代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理论创新。全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思想,充分考虑社会历史的真实生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培养和理论创新,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思想和理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思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性。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社会环境与之前是有所差别的,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更具有新的时代价值。
(一)优秀意识形态工作者培养得到加强
不同的思想文化需要不同的媒介来传播,人作为最关键的传播者在传播思想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软实力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党的十九大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需要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努力,同时对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解释。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马克思主义能否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领导权与意识形态工作者密切相关。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条件下,培养一批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研究的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①。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造诣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使其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②。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研究与建设工作中锻炼和培养出一批理论骨干与实践人才,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计划、意识形态工作者入选“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成为领军人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意识形态工作者,让广大工作者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加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行人才储备。
“理论宣传能否被群众信服,宣传内容能否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宣传者的综合水平。”习近平强调:“宣传工作者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面对党的十九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工作,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宣传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与创新宣传方法。宣传工作者要做的不仅要对宣传语言进行创新,还要对宣传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满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受众群体的现实需求。新时期的思想宣传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渠道的拓展工作,其不断开拓宣传渠道与采用新型宣传载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进行宣传,使马克思主义不再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不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党的十九大后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需要一批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工作者,这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宣传到位。需求的出现促使中国新一批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培养工作开始持续推进。
(二)意识形态理论得到创新
十九大后,日益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世界和处于多元多样的思潮冲击及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中国,实践的不断深入發展,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的保持将会促进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有效应对多元思潮的冲击和侵蚀。
十九大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方向、理论等基本问题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如:全盘西化、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正在侵蚀着意识形态的肌体健康,消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消解意识形态“灵魂”“统帅”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推进意识形态理论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得到创新,使新的意识形态理论能够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切合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党的十九大后中国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处于转型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面对复杂的形势,处于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的马克思主义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和价值引领,消除市场经济自身的自发性、趋利性、多元性,增强市场经济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权威,促使意识形态符合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因此,意识形态理论就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实践中得到不断补充、丰富和创新发展。
其次,经济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创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而绝不能脱离经济基础抽象空谈意识形态主导性。中国革命历史上存在惨痛的教训,在那段时期的中国的革命只是单纯地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强调进行所谓的“继续革命”,与现实生产发展环节相脱节,没有考虑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意识形态理论根本无法进行有效创新甚至迟滞不前,使当时社会和人民群众陷入迷茫的境地,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十九大后中国社会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幅度解放和发展,推动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创新升级④。
最后,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促进了先进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的有益结合。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是建立在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批评以及兼容并蓄地吸收中外各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先进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的有益结合,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包容性、开放性。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道路探索
十九大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提出了科学的思想、前进方向、行动指南,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进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核心思想地位。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的创新。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人民,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争取人类自由和解放。要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领导,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走进基层、走进家庭、走进头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前提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需求的满足是多方面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本生存问题的解决,必须意识到对保护自身权益的追求,追求公共治理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在精神文化层面,人们需要在精神文化层面得到基本满足,提高对基本生存的更高的要求,丰富精神世界;同时,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日益突出的资源、人口、环境的问题,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短缺问题。简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要在更高的层面以更高的标准来满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更高的要求和需求。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必然要面对诸多风险考验,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要及时做出回应并加以科学合理规划和解决。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执政为民、立党为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引领,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性,不仅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高需要,更要满足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使各项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满意和赞许,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⑤。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渐渐浮出水面并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如何解决好生态和经济发展、人口之间的矛盾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长期稳定性。针对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做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因此,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稳定性就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共同体,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有效稳定经济社会长期健康持续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进展,为中国社會发展的实际问题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南。党十九大之后,在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积极实践与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下一阶段的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提供了基本发展方向和定位,建立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要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表达,与国家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完整的衔接,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需要。
三、结语
牢牢地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就要在现实社会中进行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发展和现实实践已经并将长期证明,坚持以民为本,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实现为本,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才能获得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才能真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真正团结带领人民走向最终自由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其根本就要遵循意识形态本身固有的基本逻辑。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以解决中国当前正在面临的问题为着眼点,从“现实的人”出发,改变传统的习惯性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僵化的行为模式,避免出现意识形态刚性,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开创和形成党的十九大后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局面、新格局。
[注释]
①张峰.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性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J].思想教育研究,2016(6).
②田心铭.略论意识形态工作的几个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1).
③秋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求是,2013(19).
④马荣华.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及特征论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2).
⑤方晓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关系[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