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检测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2019-04-18黄小燕
黄小燕
(鹤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鹤山 529700)
梅毒、乙肝等传染病是目前我国较为高发的传染病,给患者生命安全及社会、家庭发展均造成极大影响[1]。母婴传播是梅毒、乙肝等传染病较为常见的传播方式,其对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险,也直接影响人口质量[2,3]。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孕产妇经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状况在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及改善新生儿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及早发现并控制母婴传播传染病,本研究对我院妇产科3,323例孕产妇实施了传染病检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3,323例孕产妇实施研究。孕妇年龄17岁-40岁,平均年龄(28.4±10.4)岁;孕周15周-39周,平均孕周(27.2±10.5)周。纳入标准:孕产妇;一般资料完整者;自愿配合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晰者。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者;检查配合度较差者;其他系统及组织严重病变者。
1.2 方法 在孕产妇入院后实施基本资料调查,包括年龄、学历、户口所在地等。对所有孕产妇产前检查中均进行传染病(梅毒、乙肝)检测,采集静脉血4 mL,分离出血清,梅毒检测采取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项结果均为阳性则判定为阳性,相关检测试剂盒及试剂分别由上海荣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检测试剂盒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检测过程均严格参照相关使用说明书实施。
1.3 观察指标 分析总结孕产妇检测结果及阳性人群分布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软件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323例孕产妇中共检出梅毒19例,发生率为0.6%;检出乙肝267例,发生率为8.0%。不同学历、不同户口所在地孕产妇梅毒及乙肝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母婴传播是经血液传播感染性疾病较为常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过程将直接影响新生儿出生质量及人口质量,影响了传染病防控效果,也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4,5]。不断加强传染病的早期防控,及早诊断并了解孕产妇传染病感染状况,及早实施针对性干预是减少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6,7]。
本研究对孕产妇梅毒、乙肝感染状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孕产妇梅毒检出率为0.6%;乙肝检出率为8.0%,两者均会影响安全新生儿生命安全,需加强重点防护。梅毒主要通过不良性行为传播及母婴传播,感染梅毒孕妇主要通过胎盘向胎儿传染,从而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引发不良预后[8,9]。而乙肝主要经性接触、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皮肤粘膜传播,母婴传播途径中,孕妇产前主要通过胎盘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分娩中主要通过阴道分泌物及母血渗透至胎儿体内,产后可通过母乳传染给婴儿[10]。及早发现孕妇梅毒或乙肝感染后,需及时实施针对性措施,从而积极阻断母婴传播途径,控制胎儿及新生儿感染状况,改善人口质量。本研究中不同学历、不同户口所在地孕产妇梅毒及乙肝检出率差异显著,随着学历升高,孕妇梅毒及乙肝检出率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学历越高,孕妇认知越高,自护能力越强,不良行为减少,感染风险更低。户口在农村孕产妇梅毒及乙肝检出率更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目前农村长期外出打工人群增多,人口流动性较大,生活环境较差,感染风险更高。因此未来需加强对梅毒、乙肝等相关传染性疾病的疾病知识健康宣教过程,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及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且积极指导孕产妇加强孕前及产前传染病筛查,以便及早实施针对性处理,改善妊娠结局及出生人口质量。
表1 患者检测结果分布状况分析[n(%),n=3,323]
综上所述,在产前检查中应用传染病检测可及时发现孕产妇传染病状况,需根据产前检查结果及早对检测结果阳性孕产妇实施针对性处理,积极阻断母婴传播途径,减少胎儿及新生儿感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