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影像特征及对比分析

2019-04-18郭作梁陈晓华马兴灿马树华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浅叶多形性腮腺

郭作梁,陈晓华,马兴灿,马树华

(1.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放射科,广东汕头 515144;2.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放射科,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广东汕头 515041)

人体中最大的唾液腺为腮腺,同时也作为腺肿瘤的多发部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上皮性良性肿瘤分为腺淋巴瘤和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前者存在腮腺双侧多发以及受累现象,后者存在临界瘤特性,如包膜不完整,肿瘤细胞应用传统的剜除术可导致术后复发以及病变细胞转移,甚至出现恶变情况[1]。传统的术前病理鉴别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方式进行,但因特异性及敏感性低,增加了肿瘤细胞种植风险性,遭到了学者的多数否决[2]。本文为探究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影像特征及对比分析,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8年8月收疗的腮腺多形腺瘤和腺淋巴瘤患者各2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腮腺多形腺瘤和腺淋巴瘤患者各2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其中,腮腺淋巴瘤共25个病灶,男11例,女9例,年龄为32岁-75岁,平均年龄为(50.12±3.18)岁;腮腺多形性腮腺瘤共21个病灶,男12例,女8例,年龄为31岁-74岁,平均年龄为(51.12±3.18)岁。

1.2 方法 仪器选用:使用西门子多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患者取卧仰位[3],扫描区域从眶耳线至锁骨平面,同时还需对腮腺的头颈部层面进行扫描。参数设置为120 kV,135 mA,层厚为3.0 mm,螺距为0.8,旋转时间0.5 s/圈,矩阵300 mm×300 mm[4]。待医师完成平扫后,可选取浓度为370 mgI/mL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进行前臂肘静脉注射,仪器为高压注射器,剂量为70 mL-80 mL,速度4.0 mL/s-4.5 mL/s,动脉早期扫在注射后30 s后即可开始。图像测量及分析:由我院经验丰富的2名影响诊断医师对全部患者进行病灶的形态、部位、增强扫描特点、囊变坏死以及周围结构的判定及观察[5],对患者病灶密度、大小以及增强扫描CT值进行测量。位置判定:标记为下颌后静脉,腮腺肿瘤部位主要位于深叶、浅叶以及跨深浅叶。深叶肿瘤判定标准为咽旁间隙脂肪消失或内移。大小、形态以及生长轴线判定:多方位重建成像以扫描增强薄层图像为基础,同时可结合轴位对肿瘤大体形态进行观察,可分为类椭圆形、椭圆形、分叶状、结节状等,最大平面可确定生长轴线,可分为上下方向、前后方向等,肿瘤大小通过测量最大长径值。CT值、密度测量:对增强扫描轴位图像选取ROI进行测量,同时区分开坏死区、明显囊变、明显强化及钙化灶的血管影像,取实性部位的3个较大层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分析肿瘤低密度区特性,对肿瘤内低密度进行增强扫描后表现为明显低密度或稍低密度,形态可分为小圆形、不规则形、囊腔样以及斑片状等主要位于病灶边缘或中部。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20例患者共21例病灶,19例单侧单发病灶,1例单侧两个病灶,右侧腮腺15例,左侧5例。21个病灶主要分布于深叶4个,浅叶13个,跨叶4个,5例处于后下方及后方;椭圆形或圆形8个,分叶改变6个,结节状7个;生长轴线处于前后方向6个,上下方向7个,无明显方向性8个。平扫CT值为25 HU-69 HU,当扫描增强后CT值为37 HU-86 HU。病灶处可见囊腔样明显坏死,其中小圆形囊腔影1处,其余为稍低密度区,呈不规则态。如表1所示。

2.2 腺淋巴瘤 腮腺淋巴瘤20例共25个病灶。其中双侧多发2例共4个病灶,单侧多发3例共6个病灶,其余为单侧单发病灶。左侧腮腺9例,右侧11例;25个病灶位于深叶8个,浅叶12个,跨叶5个;后下方或后方为15个;类椭圆形或椭圆形16个,分叶改变以及结节状9个;生长轴线前后方向3个,上下方向17个,无明显方向5个。如表2所示。

2.3 两种肿瘤比较 均多发于腮腺浅叶,但腮腺后下部或后部以腺淋巴瘤较为多见;当腮腺混合瘤中增强扫描薄层图像上大部分可见于稍低密度区,表现为簇状及点状,腺淋巴瘤多见于小圆形囊腔样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更低。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相比,强化CT值及平扫均较低,腺淋巴瘤可见明显强化的血管包绕肿瘤以及血管穿行。

3 讨论

腮腺混合瘤即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群体为中年人。腮腺腺淋巴瘤也称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同时也有多发倾向。两种肿瘤均具有通常的良性肿瘤特点,主要为边界清楚,呈现椭圆形、结节状,多见于腮腺浅叶。腮腺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深叶、浅叶及峡部[6],下颌后静脉以及面神经作为为深叶、浅叶的解剖学标志,而CT图像面神经不易区分。本研究中,多形性腺瘤在腮腺后部或后下部极少,而腺淋巴瘤则较多。

腺淋巴瘤可能起源于腮腺内淋巴结,因未知因素引起腺瘤样发生增生,同时淋巴组织浸润。另一种可能来源于腮腺外淋巴结,其处于异位态的唾液腺导管上皮组织。因此腺淋巴瘤主要病发于浅叶后下部,相似于正常淋巴结。多形性腺瘤大部分处于腮腺浅叶,起源于唾液腺上皮,生长轴线主要分为左右、前后以及上下向,特异性不明显,分为类圆形、椭圆形,同时肿瘤较大则呈现分叶态变化。

通过CT扫描可较好地使得肿瘤组织间细小的结构差异得以显示,其具有辐射剂量低、扫描时间快以及图像清晰等特点,还拥有良好的空间及时间分辨力,目前已经在肿瘤的鉴别和诊断中广泛应用,通过增强薄层扫描使得多数多形性腺瘤内的稍低密度区域得以明确显示,主要呈簇状、点状分布,而较大者则具有显著的低密度坏死,处于肿瘤附近一侧。腺淋巴瘤的切面上可发现较多的小圆形囊腔影,低密度,对比更具清晰性。上述差异与组织结构可能存在关联,多形性腺瘤组织学由粘液样间质、上皮结构以及软骨基质组成,内部存在小面积梗死灶及微小出血灶等。腺淋巴瘤为淋巴间质及上皮组织构成,当肿瘤腺上皮组织的分泌物淤积时,导致针刺导管系统异常,出现腺腔扩大化,淋巴滤泡丰富,出现了囊变情况,并融合成囊,从CT表现可观察到具有明显低密度囊腔影,边界清楚。腺淋巴瘤中淋巴间质以及包膜内外均具有程度不同的微血管,病灶附近的扩张血管通常较多,同时混合瘤中无丰富的血管,但内部含有比例不同的粘液基质、软骨、动脉期呈轻度强化。

表1 多形腺瘤相关病灶对比

表2 腮腺淋巴瘤相关病灶对比

总之,本文通过临床CT影像学扫描得出,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生长轴线、发病部位、平扫及增强扫描CT值、肿瘤内低密度、肿瘤内或附近血管影等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形态、左右叶分布方面等差异并不明显(P>0.05),对于男性患者,特别是中老年群体而言,病灶多发于腮腺后下部或后部,以纵向为主的生长轴线,动脉早期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肿瘤周围可见血管影环或贴壁变化,内部可见血管影穿行,则可能性较大为腺淋巴瘤;而中青年患者中,肿瘤内呈簇状、点状稍低密度区,可见病灶肿瘤一侧附近囊腔坏死,动脉早期CT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则多形性腺瘤可能性较大。在通过CT影像扫描后可有效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以及腺淋巴瘤,可清楚显示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部位、数目、周围结构及形态情况。

猜你喜欢

浅叶多形性腮腺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误诊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区域性切除术对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观察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60例手术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