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期水环境变迁和水利建设关系分析

2019-04-17曹国振张晨冲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2期
关键词:水利建设水环境

曹国振 张晨冲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赖以生存离不开水,水环境作为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迁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政治生活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水利建设是稳定水环境和平衡水资源分配的重要工具,不同时期的水环境变迁影响着不同时期水利建设的走向,因此,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不同时期水环境的变迁出发,对其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关系进行简略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水环境变迁;水利建设;水环境与水利建设的关系

一、水环境变迁的原因:

(一)气候振荡

五千年来,中国的气候大致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在温暖期,气候趋于温暖湿热,水环境中的水生生物数量增加;在寒冷期,气候趋于干燥寒凉,搬运活动加强。而在由暖到寒和由寒到暖的过渡阶段,气候往往出现不稳定和一定程度的振荡,自然灾害频繁,直接后果就是引发严重的水旱灾害。

(二)滥垦滥伐

地表植被起着稳定地表水,蓄积地下水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患灾害对人们造成的不利影响,植被的覆盖率直接影响着水环境的稳定。由于大量屯田,过度开垦, 加之滥砍滥伐,平原、丘陵和山区的森林迅速减少。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场进一步缩小,导致这一带水环境告急、生态环境恶化,就是重要例子。

(三)不合理开发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及其不均匀,一直以来都是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局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是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历史上就有很多水资源利用及不合理的情况,水资源浪费、污染等也造成水环境的变迁。

二、水环境变迁的影响:

(一)影响人们的身体状态及生活习俗:人类通过食物和水摄取人体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当地环境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多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习俗,如我国许多地方因饮用地下水的氟含量高而得地氟病(俗称黄斑牙病),因缺碘而导致甲状腺肿大等。山西高原上,因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导致当地浅层地下水中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钙离子含量高,长期饮用这样的水,特别容易得尿道结石、肾结石、胆结石病等。

(二)影响着文化迁移、扩散的形式:各种文化自发源地向外传播有扩散式、跳跃式等多种方式,水环境的变迁对文化迁移的方式、速度等都有着间接的影响。如黄梅戏的形成和演化,与其黄梅县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优美抒情的黄梅采茶歌、山歌、樵歌、渔歌是孕育黄梅戏的基础。

(三)导致人类生存空间的改变:中华文明史是和水患连在一起的,远古时代由于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结束,冰河溶解,氣候转向温暖,带来了最初的江河泛滥,人们为了躲避水患灾害,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居。近现代也有很多因为水环境变迁而改变人们生存环境改变的例子。

三、水利建设的原因:

如上所述,水环境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迁,而水环境的变迁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水环境变迁对人类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好的利用水环境对人类的积极意义、推动社会稳定发展,水利建设便成为了治理水环境的一个重要工具。

四、水利建设的作用:

(一)从经济上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它关系着粮食生产、工业建设、现代农业等多方面的发展,适应于时代的优秀的水利工程对推动经济建设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从政治上看,水利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水利建设影响着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利于促进不同地区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

(三)从文化上看,水利是培育地域文化的优良沃土。合理的水利建设造福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培育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形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色文化色彩;

(四)从社会生活上看,水利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有力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以来,水环境步入艰难的发展阶段,水资源不足、水资源浪费、污染现象屡禁不止、一些江河湖泊面积萎缩、湿地环境恶化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况。合理的水利建设,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面临的这些困境,为人类生存提供安全的水质保障。

五、不同时期水环境变迁与水利建设的关系:

从历史上看,水利建设,有的是为了解决水环境变迁对人们造成的不利影响,有的则是出于统治者特殊考虑而建设,反而一定程度上引起水环境的变迁,起着引导和未雨绸缪的作用。

因此,不同时期水环境的变迁与不同时期的水利建设,二者实为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回顾历史上的多项水利建设工程,例如古往今来为人们所熟知的“大禹治水”的故事、修筑都江堰、京杭大运河、开凿灵渠、修建坎儿井等工程都是水利建设适应于水环境变迁,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例子。

结语:

不同时期水环境的变迁和水利建设,无论发生的先后顺序如何,二者都是水环境发展过程的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只有利用好水利建设的重要作用,才能维持水环境的稳定发展,才能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有关水利建设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我们应该利用好这样的契机,适应现今水资源的发展现状及水环境状况,建设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水利工程,造福于当今乃至后世。

参考文献:

[1]王双怀.五千年来中国西部水环境的变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5-13.

[2]韩宝平,冯启言,焦险峰.水环境变迁对社会、文化演变的影响——典型实例简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62-66.

猜你喜欢

水利建设水环境
新型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的策略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
彭阳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水域下游平原地区水乡特色县水环境治理的瓶颈与对策分析
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