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人名典综合篇(十七)
2019-04-17乔书田
孔子(Kong zi)
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司马迁在《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对孔子的出身、家世以及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对音乐的广学及所表现出来的鉴赏能力,作了难能可贵地记述。
《孔子家世第十七》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Zou)邑。其先宋人也”。父亲名叔梁纥。叔梁纥初娶鲁施氏女,生九女。后求婚于颜氏,“纥与颜氏女野合[1]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三十五岁时,“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孔子到齐国时,与齐太师谈论音乐,第一次听到齐国的韶乐,喜爱得不得了,并向齐太师学习,迷恋韶乐竟达三个月不知肉味。孔子对韶乐的欣赏与痴迷,受到齐国人的赞许。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还记载有“孔子击磬。有荷蒉[2]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又载,“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师襄是孔子的老师,孔子向他学琴的事,在《论语》中也有记载。
孔子编著的《论语》,竟有十来处谈到音乐,可谓鲁国的大音乐家。首先,在《八佾第三·二十三章》中,孔子对鲁国太师谈起音乐时,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之,纯如也,皦[4]如也,绎[5]如也,以成。”意思是说,音乐演奏的过程,是有章可循的,是可以感觉到的,开始合奏,音调和諧、悦耳,乐声清晰、流畅,就这样层次清楚地演奏到结束。
《八佾第三·二十五章》云,《韶》[6],“尽美矣,又尽善也。”这是说“文韶”。说到“武韶”时,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认为“武韶”的内容还不够完美。
《述而第七·三十二章》云:“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说,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时,若别人唱得比自己好,就先让别人反复唱,然后再与其一起合唱。
《子罕第九·十五章》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他从卫国回到鲁国后,就把音乐的各个篇章整理好了,使《雅》、《颂》各归其位。足见孔子对鲁国音乐的贡献。
《先进第十一·一章》云:“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要弄清这段话,先要弄清什么是“礼乐”。古时统治者对“礼乐”的理解是,“礼仪与音乐”是不可分割的,并称“礼乐”。另一种解释是“制礼作乐”。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起始于夏周时期。到周朝,周公“制礼作乐”,形成了独立的礼乐文化。后经孔子、孟子吸收古人之精髓,创建了以礼乐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传承至今。使中华民族成为“礼乐之邦”,又称“礼仪之邦”。孔子强调的“礼”,即指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乐”,即指音乐。认为音乐能调解人的性情,缓解人的喜怒哀乐,从而达到教化人的目的。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先学习礼乐后谋得官位的人,开始是没有俸禄的人。而已有了官位后学习礼乐的人,都是有俸禄的卿或大夫。我要用人,就选用无官位而先学习了礼乐的普通人。
《阳货第十七·二十章》云:“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说,鲁哀公身边有个叫孺悲的人,想见孔子,孔子称病拒绝相见。传话的人刚走出房门,孔子就弹起瑟,唱起歌来,故意让孺悲听到,让他心理受到打击。据说,这是孔子用音乐来教育人的一种方法,让他经受挫折,磨炼其性格。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据传,现存的琴曲《陬操》、《龟山操》、《获麟操》、《猗兰操》等,都是孔子的作品。说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音乐家,毫不为过。
伯牙(Bo ya)
伯牙鼓琴的传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7]撰著的《列子·汤问篇》中。载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又载:“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荀子[8]在《劝学篇》中称,“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9]。”可见伯牙琴艺之高超。
钟子期死后,伯牙失去了之音,从此不再弹琴。
屈原(Qu yuan)
我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鼻祖,战国时期楚国民间乐舞的继承与发展者。关于屈原身世的文字,众说纷纭。然而,最可靠的莫过于屈原自己的陈述。他在楚辞《离骚》开首的八句诗中,作了详细表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阳:即楚人的始祖,又称“颛顼”,生于昆仑一带。苗裔:即后代子孙的意思。高阳之苗裔,是说屈原是楚人始祖的远后代子孙。
伯庸:即屈原父屈章的别号。
摄提、孟陬: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年月称乎,这里指屈原的生辰。虽然没有具体年、月,但,说明屈原生于楚人信奉的所谓“吉宜日”。
正则:即“平”字,屈原的名字。《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有载:“屈原者,名平”。灵均:即“原”字。“原”,是他的字。
屈原的诗歌成就,是文学评论家的事。我们只对屈原在音乐方面的学识,做些探索。这在过去,似乎尚未有过。
《音乐生活》2018年第八期《乐人名典》中,笔者曾撰写过“莫愁”。莫愁,是战国时期楚国宫女、歌舞家。十五岁时,被继位不久的楚顷襄王[10]召入宫中,成为一名歌舞伎。在宫中,她结识了大诗人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并在屈原帮助下,她“融楚辞乐声”,将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及万人能和的《下里巴人》,衍生成为具有浓郁楚调风格的乐歌演唱,誉满宫内外。她还将一些楚辞和当时流行的民谣《阿阳》、《薤露》、《采薇》等入歌,使听者耳目一新。由此可知,屈原通晓音律,且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否则,他无法帮助莫愁在演唱风格上有所创新与发展。
诗,是没有音符的音乐。音乐,是无字的诗。屈原,是楚辞与音乐相结合的大诗人。他的《九歌》,是放逐前(有人说是放逐后)的作品。自由、奔放、热情、活泼,其原本是楚民族广为流传的祭神乐舞。文学史家姜亮夫曾在《屈原评传》中讲,“汉代在文艺上的礼制,大体是承袭楚人来的。所以,《九歌》可能就是汉《郊祀歌》的初本。汉《郊祀歌》中的许多神,都是《九歌》中的神。”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认为,屈原的《九歌》,就是“中国的原始戏曲”。我们分析《九歌》的结构会发现,它与元代及其以后出现的戏曲,特别是散曲中的“套数”,极为相近。
然而,《九歌》是不是屈原的作品,它产生于流放前还是流放后?历来学界看法不一。胡适等人认为,《九歌》与屈原“绝无关系”。而郭沫若等人则认为,《九歌》是屈原放逐前的作品,是“屈原为楚怀王左徒时,受怀王之命,造作的宪令之一。” [11] 更早在东汉时期,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叙》中就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他不仅认为《九歌》是经屈原的作品,甚至连曲子也为他所作。
《九歌》,并非说是九首歌曲。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三”和“九”,凡指“多数”。屈原的《九歌》,由十一篇组成,是完整的一套。开头的“东皇太一”,被普遍认为是“应神曲”,因为它与元代散曲中“套数”的“引子”,十分相近。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曲”,与元代散曲中“套数”的“尾声”,也完全相似。中间写了四对鬼神相恋的故事:即东君(男)与云中君(女);大司命(男)与少司命(女);湘君与湘夫人;河伯(男)与山鬼(女)。词中对音乐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如《东皇太一》:“扬枹(Fu)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今译为:举起鼓槌敲得鼓声咚咚响,疏节奏缓拍板声调安详,/吹竽鼓瑟放声歌唱。/巫女美服舞姿更漂亮,芳香四溢充满大厅堂。/宫商角徵羽五音交响,衷心祝神快乐又安康。)又如《东君》:“縆(Geng)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Ju)/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Xuan)飛兮翠曾,展诗兮会舞。”(今译:紧拨琴弦鼓声相对响,敲击大钟架柱摇晃晃。/笛声、竽声互相交响,思恋灵巫贤惠既漂亮。/舞姿翩翩如翠鸟翻飞,载歌载舞高声诵诗章。)
早在38年前,我国作曲家朱广庆曾创作《〈九歌〉第一组曲》,笔者撰写《古乐余音——介绍〈九歌〉第一组曲》,发表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爱好者》1981年第四期(首篇)。以解读音乐的方式,向人们介绍屈原《九歌》中的四个篇章。朱先生的这首组曲,曾在我国第一届管弦乐作品评选中,获得优秀作品奖。
参考文献:
[1]野合:古时野合的含义,与今天的解释有所不同。古时老夫少妻结合生子者,称为野合。中华书局1959年版《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注释四云:“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孔父叔梁纥六十四岁与颜氏小女结合生孔子,不合礼法,称为野合。
[2]蒉(Kui):装满土的草筐。
[3]翕(Xi):顺畅、和谐。
[4]皦(Jiao):清晰。
[5]绎:层次、顺序清楚。
[6]韶:即韶乐。上古舜帝时期的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夏、商、周三朝均把《韶乐》作为大典用乐。周武王定天下后,封赏姜太公建立齐国,随之,《韶乐》传入齐,与齐国的民风民俗相结合,得到很大发展。公元前517年,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齐,在齐景公重臣高昭子家中欣赏到了《韶乐》,倍加赞赏,竟因此“三月不知肉味”。到汉代,汉高祖将《韶乐》改称为《文始》,成为我国宫廷中等级最高、运用时间最久的“雅乐”。
[7]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尊称“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号冲虚真人。华夏(汉)族。圃田(即今河南郑州)人。除老、庄之外,史上又一位著名道家人物,主张清静无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录有《列子》八篇,其内容早已散佚,后人所见,是据一些史料综合辑成。又名《冲虚经》。
[8]荀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字“卿”,尊称“荀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前238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有《孟子荀卿列传》。荀子认为,人性的本能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这是人之心理本能。认为,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而非“性本善”。同时认为后天所处环境及所进行的教育,是可以抑制和影响人性改变的。著有《荀子》一书,首篇即《劝学》。
[9]六马仰秣:六马,古时天子乘坐的车驾,一般由六匹马拉动,这里泛指拉车的马。秣,通“末”,即“头”。仰秣,即高兴地仰起头。
[10]楚顷襄王:楚怀王长子。生于公元前329年,卒于前263年。芈姓,名横。楚国国君。公元前298年至前263年在位。
[11]宪令:先秦时期的楚国,祭祀活动与军事活动同样重要,属国家大事。所以,作祭祀乐舞属宪令范畴。
乔书田 音乐理论家